宇宙總是回應你潛意識深處的語言
記得第四道的葛杰夫曾經(jīng)講過一句話,他說,人類其實非常愚昧,如果你有足夠的智慧,你會發(fā)現(xiàn)即使你眨動眼簾,那背后的力量也來自于整個存在,而并不只是你本人?!叭绻麤]有整個存在的推動,即使想讓一片樹葉掉落都是不可能的”這是印度教的話。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這個是對的,真的是這樣。因為人類的思考是那么狹隘,那么自我,太驕傲了,以為事情都是他在做。
不是的,沒有任何事情是一個人在做,這不是宿命論,而是整體論。沒有整體,你能做成什么事呢?當然,你也可以倒過來說,沒有個體,整體也無法做任何事。作為個體,你必須是跨出第一步的那個人;作為整體,就是當你跨出第一步以后,所有的漪漣,所有的律動就隨之而來了。整個宇宙是一張網(wǎng),這張網(wǎng)的任何一點有人碰了一下,整個宇宙都開始振動了,整個宇宙都會跟上。
老子在《道德經(jīng)》的第四章就是在講這個,道是用之不盈的,他一直在旁邊等著你,你只要發(fā)出你的愿望,整個生活就會把你想要的推向你。這就有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希望你的愿望不要發(fā)錯方向,因為宇宙沒有判斷,宇宙就像一面鏡子。這就是為什么有人在結(jié)婚十年以后離婚,覺得我找錯人了。而這個醒悟花了整整十年,你為什么當初不早點醒悟呢?為什么當初你要發(fā)這樣一個愿望,吸引這樣一個人來?這一點都不能怪對方,只能怪你。因為你當初的愿望就是希望吸引這樣一個人,每一個人的潛在愿望實際上對他的另一半是有明確指向的,沒有你的明確指向,宇宙根本就不可能把這樣一個人推動到你身邊。
宇宙之所以會把這樣一個人推到你身邊,有幾個原因:第一個,你內(nèi)心潛在的愿望實際上暗含著一些具體的目標。比如說,潛在的愿望是找一個漂亮的女朋友,這句話顯然是很表面的。但是在你的潛意識深處,你對這個漂亮是有要求的,你希望她長得像林志玲,或者希望她長得像某個電影明星。在潛意識深處你對“漂亮”這兩個字是有定義的,你也許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定義所在,但是宇宙卻聽到了,因為宇宙從來就不聽你表面的語言。
宇宙直接回應你潛意識深處的語言,因為潛意識深處占了能量的百分之九十九,你表面的語言只占了百分之一。所以當你希望要找到一個天女的時候,你也許就要花更長的時間了,你也許要花十年甚至更久,因為天女不太容易找到。所以要降低你無謂的愿望,而且你要仔細檢視你愿望背后的具體目標,免得你給宇宙指錯了方向,以至于浪費更多的時間,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即使你心里希望找到一個天女,而且你對這個天女的要求絕不愿意降低標準,可不可以?可以。宇宙不會判斷你的標準。你可以要求找到一個天女——也許要花更長的時間,但是是可以的。但是必須符合第二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這個天女在某種能量的趨勢上必須與你匹配,與你整體的個人能量匹配。
如果你是一個煩惱重重的人,你是一個陰暗的人,你在生活某個傾向面有特殊癖好,這一點即使你沒有有意的展現(xiàn)在你的要求里面,但在你的能量層面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非常清晰了。當你在吸引目標的時候,它會自動的與你現(xiàn)有的能量層面匹配,也就是你找到的這個人也將是個煩惱的人,也將是一個在某些方面有特殊傾向的人,即使她有一張林志玲的臉,天女的臉,她的心卻一定跟你的心在本質(zhì)上是相應的——她一定是一個非常作的人,非常多的心靈埋怨的人。當她靠近你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人徒有其表,為什么心里會這么作、這么埋怨,她幾乎每一天都在埋怨。
這你不能怪她,因為你的心里也是在埋怨。一個埋怨的人會找到另一個埋怨的人。這就是印度教里提到的:一個乞丐一定會找到另一個乞丐,而一個國王一定會找到一個王后。他們在能量的頻率上一定是對等的。你要理解,這就是道的法則:同頻相吸。那個道對你的要求沒有任何判斷。你要學會聰明一點,不要給老天爺制造難題,也不要給你自己制造難題。這只會讓你花更多的時間,兜更大的圈子,也許那個圈子是十年,十年以后你才會發(fā)現(xiàn),其實我不要這樣的人,我要另一種更實惠的人,長得好看有什么用,我要實惠一點。然而這個圈子兜得太大了一點。
這就意味著克里希那穆提講的那句話:要發(fā)現(xiàn)你真正本質(zhì)的需要,就需要深深的智慧和敏感。不要向外看,而要向內(nèi)看。要發(fā)現(xiàn)你里面的這些愿望是否合理、是否足夠智慧。永遠不要要求別人怎么樣:要求別人有多年輕,多聰明……而是要要求你自己,挖掘你自己的思想,你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簡單順利。
如果你看《56?UP》那個紀錄片,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小時候愿望都那么不切實際、光怪陸離、沒有具體化的人,他們長大以后生活也比較盲目;而那些長大以后很成功的人,他們幾乎在7歲的時候就有一個相當具體的目標:他希望到劍橋去上大學,目標如此具體;他希望成為大律師,結(jié)果這個人后來真的成為了大律師,他從7歲開始這個目標就如此的明確。這并不是說他出身好、背景好,而是他的心靈深處已經(jīng)達到了這樣一個清晰化的高度。
整個人生實際上不賴老天爺,也不賴業(yè)力。你不要責怪是你的業(yè)、你的命運不好。你的命運僅僅是你的背景,而你是一個有主動選擇能力的靈魂。你仍然可以重新選擇,你仍然可以超越你的業(yè),這是可以辦到的。怎么辦到?用你的智慧明確你的目標。
用你智慧的雙眼把你的目標挖得夠深,使它變得更加具體。這本來應該是通過20年的教育來完成的一件事,但如果我們接受的教育已然失敗,那么別無他法,你只能依靠自己的探索。如果現(xiàn)行的教育無法讓你發(fā)現(xiàn)你的所愛,你就只能像我一樣自己去找到圖書館,然后扎進去發(fā)現(xiàn)你的所愛。人畢竟是活的,這條路走不通,你可以走旁邊一條路,所以,沒必要埋怨世界、埋怨社會、埋怨教育。一切都可以依靠你自己的主動選擇來實現(xiàn)。
摘自《道德經(jīng)禪觀》夕陽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