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有的自負皆來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于我的軟弱,嘴里振振有詞...

我就記得我本科畢業(yè),我覺得我達到了法律的巔峰狀態(tài),我什么都懂,什么案件都敢做,什么案子都敢分析,大家有想過嗎?我99年本科剛畢業(yè)讀研究生第一年,我基本上講遍了所有的法學部門法,我除了國際法沒講過,其他法我都講過。我當時在給人講自考,現(xiàn)在覺得這真是誤人子弟啊,我真的不懂啊,我連市場營銷學都講過,你現(xiàn)在讓我去講,我再也不敢講了。前幾天有人找我講課,說羅老師聽說你課講得特別好,唉呀我說一般呢他說來給我們講民法吧,我說你說什么?

他說民法典啊,講民法呀,一天講一條,我說我學刑法的呀,他說難道你不懂民法嗎?我說我確實不怎么懂,他說你不是法學博士嗎?我說不懂,唉呀他說怎么那么慘,后來又說羅老師那民法你不能講,你學刑法的?我說對。那你來給我們講刑事訴訟法吧?我說我也不懂,我真不懂,我現(xiàn)在也就講講刑法對吧?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我刑法其實好多也不懂,那確實太復雜了,各位理解我的意思沒有?

人類的知識,即便你再優(yōu)秀,你對人類的知識的理解是很小很小的,你在某個專業(yè)屬于最杰出的學者,說實話你對這個專業(yè)的知識你可能連1%都掌握不了,所以承認自己的無知乃是開啟智慧的大門。


承認自己的無知乃是開啟智慧的大門。蘇格拉底說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這其實是一種比喻,因為蘇格拉底肯定是知道了一些事情,但是當你知道了一些事情,在知識的海洋中你才會意識到自己的渺小,你才會發(fā)現(xiàn)你真的就相當于什么都不知道。這就相當于我有這一瓶水,我的知識含量是這一瓶水,我站在大海邊上,我覺得我所擁有的水,簡直可笑。我站在大海旁邊,我對于那種擁有大海含量的知識,或者說我擁有一點知識,我在搞笑,我只能說我什么都不知道。我這個水在廣袤的大海面前算得了什么嗎?所以這就是為什么當你知道的越多,你越覺得自己不知道,而當你越不知道,你越覺得自己知道。未經(jīng)省察的人生,沒有意義。


未經(jīng)省察的人生,沒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