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的淄博營地,秋天賞紅葉的好地方

1、黃櫨
科普:①黃櫨樹芯是黃色的,在古代被用做黃色染料(拓黃),為皇袍專用色。在日本會在黃櫨染中加入蘇木(紅色染料)調(diào)色。

②北京香山的紅葉就是圓葉黃櫨,不是楓葉,網(wǎng)上大部分香山紅葉圖都是別個地方的
③視頻中的為博山紅葉柿巖景區(qū)中國國家地理營地
④黃櫨最佳賞葉期是11月左右
簡介:黃櫨(學名:Cotinus coggygria Scop.)為無患子目漆樹亞目漆樹科漆樹族黃櫨屬的一種植物,是中國重要的觀賞紅葉樹種,葉片秋季變紅,鮮艷奪目,著名的北京香山紅葉就是該樹種。
別名:紅葉、紅葉黃櫨、黃道櫨、黃溜子、黃龍頭等
分布區(qū)域:原產(chǎn)于中國西南、華北;南歐、敘利亞、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亦產(chǎn)。


2、小花扁擔桿
簡介:小花扁擔桿(學名:Grewia biloba G. Don var. parviflora (Bge.) Hand.-Mazz.)是錦葵科扁擔桿屬植物,落葉灌木,高1-2米。生長于山坡、溝符、灌叢及林下;喜光,耐寒,耐干瘠。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富有腐殖質(zhì)的土壤中生長更為旺盛。
特點:口感是面面的,有甜味
別名:小花扁擔木
分布區(qū)域:分布于中國廣西、廣東、湖南、貴州、云南、四川、湖北、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北、山西、河南、陜西等省區(qū)。

3、毛泡桐
簡介:毛泡桐(學名: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 Steud.)是泡桐科植物。生長于海拔可達1800米的地帶。較耐干旱與瘠薄,在中國北方較寒冷和干旱地區(qū)尤為適宜,但主干低矮,生長速度較慢。
特點:木質(zhì)較軟,可以做古琴
別名:紫花桐、岡桐、日本泡桐
分布區(qū)域:分布于中國遼寧南部、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和江西等地

4、馬兜鈴
簡介:馬兜鈴(學名: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實如掛于馬頸下的響鈴而得。馬兜鈴為馬兜鈴科馬兜鈴屬的多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
特點:果實像小鈴鐺
別名:水馬香果、蛇參果(四川、貴州)、三百銀藥(福建)、秋木香罐、青木香、天仙藤(江蘇)、兜鈴根、獨行根(唐本草)
分布區(qū)域:中國黃河以南至長江流域,南至廣西。

5、桔(jié)梗
科普:桔子正規(guī)寫法應(yīng)該是橘子,民間俗寫右邊成了吉祥的吉
簡介:桔梗(學名:Platycodon grandiflorus)為桔??平酃俣嗄晟荼局参铮扇胨?,花可觀賞。
特點:花苞像五角星氣球
別名:包袱花、鈴鐺花、僧帽花
分布區(qū)域: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和西伯利亞東部

6、“昆蟲旅館”
營地聽取狐主任建議,在木頭上打眼,可以吸引獨居蜂類筑巢給植物傳粉,也可以吸用其他昆蟲筑巢。

7、斑衣蠟蟬
簡介:斑衣蠟蟬(學名:Lycorma delicatula)是同翅目蠟蟬科的昆蟲,在多種植物上取食活動,吸食植物汁液,最喜臭椿。斑衣蠟蟬是多種果樹及經(jīng)濟林樹木上的重要害蟲之一,同時也是一種藥用昆蟲,蟲體曬干后可入藥,稱為“樗雞”。
別名:椿皮蠟蟬、斑蠟蟬、椿蹦、花蹦蹦、樗雞、灰花蛾、花姑娘
分布區(qū)域:東北、華北、華東、西北、西南、華南以及臺灣等地區(qū)。


8、茜草
簡介:茜草(學名:Rubia cordifolia L.):茜草科,茜草屬多年生草質(zhì)攀援藤木,長通??蛇_3.5米;常生于疏林、林緣、灌叢或草地上。
特點:果實可以吃,根為紅色可做染料
分布區(qū)域: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和四川及西藏等地;朝鮮、日本和俄羅斯遠東地區(qū)亦有分布。

9、甘菊
甘菊與委陵菊的區(qū)別:委陵菊花骨朵是白色的,開花后才是黃色
簡介:甘菊(學名: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 (Fisch.ex Trautv.) Ling et Shih)是菊科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米,生長在海拔630-2800米的山坡、巖石上、河谷、河岸、荒地及黃土丘陵地。甘菊喜肥、喜光照、忌遮蔭,耐寒、稍耐旱。
特點:可做綠化,可以給其他植物招來益蟲
分布范圍:分布于中國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東部)、江西、江蘇、浙江、四川、湖北及云南

參考來源
植物智網(wǎng)
百度百科
維基百科中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