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薩斯“迷失”之后,再來聊聊ES是不是好車
?2022款的雷克薩斯ES前不久上市了,這是這一代ES(也就是第七代ES)自從2018年上市之后,推出的第四個年款的版本。

這四個年款每一個都有著細微的變化,比如從2018款到2020款,ES 200的發(fā)動機從167馬力的6AR-FSE換成了173馬力的Dynamic Force Engine系列M20A-FKS,變速箱也從6AT換成了CVT,其他也有一些配置上的小調整。
不過我猜ES的買家應該不太關注這些變化,即便是換了發(fā)動機變速箱這么大件事,在他們眼里應該也不覺得有啥好吹的。畢竟這2.0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本來就最可能是他們花了30多萬買這輛豪華中大型轎車的癢點,雖然他們是能接受,但其他人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這一次2022款的雷克薩斯ES,也有一個重大變化,那就是全系標配了12.3英寸的中控大屏,并且加入了Carplay,原本多媒體系統(tǒng)的Remote Touch也變成了“Direct Touch”……好吧這個詞是我創(chuàng)造的,意思是現(xiàn)在ES的屏幕操作需要直接觸摸屏幕了。

其他的細節(jié)變化則還有手機APP互聯(lián),能夠實現(xiàn)遠程啟動這類多它不多少它不少的功能,總之就是變得“智能”了一些,應該是對于雷克薩斯車主來說剛好足夠的智能程度。
由于這一代ES上市幾年以來,基本上都保持著一種不太理性的市場行情,所以我們很少涉及到這款車的內容,因為買它的人也基本不會從我們這類內容里去尋找這款車值不值得買的答案,我們頂多是在一些別的話題里調侃調侃雷克薩斯ES。
但在今年,ES乃至雷克薩斯這個品牌可以說是整體遇冷,不僅同比下滑,并且跑輸大市。

或許是出于此因,當前這款雷克薩斯的當家車型市場行情已經比之前理性了許多,反正現(xiàn)在買ES是不用加價了,所以是時候認真地看看這款車了。
機緣巧合之下,我試了試ES 200和ES 300h,應該足夠全面了,畢竟買ES 260的人,真的很奇怪不是嗎?(除非是在買的時候有價格方面的優(yōu)勢)
ES 200到底能買嗎?
ES 200這車經常被人調侃,包括我們也不時會拿它來開開玩笑,比如上次某篇文章里說到“……開著一輛零百需要15秒的車……”的時候我放了一張ES 200的配圖,評論區(qū)就有朋友發(fā)現(xiàn)了這個小九九。在此澄清一下,我只是想表達ES 200是加速慢動力弱的代表車型之一,沒說它百公里加速要15秒哈。

我們也不會再用“夠不夠用”這種模棱兩可的描述來形容ES 200的動力,因為它的動力水平,對于相當一部分人來說確實就是不夠用的。但作為一輛豐田系的車,雷克薩斯ES 200依然繼承著完善度相當高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它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整套動力,從油門響應到發(fā)動機輸出的線性程度,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ES 200油門初段的響應度比起我的Giulia 280要好得多,你可以開得非常細膩,在車流中,無論是防止別人穿插,還是你要在別人面前穿插,都是比較得心應手的,也許“公路閃電”的綽號就是這么來的。

當然,再次強調,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你要是遇到需要大腳油門才能擺平的問題,那么ES 200可能擺不平這個問題。
談完了動力,再看看其他方面。
首先是由于動力儲備較弱帶來的“連鎖反應”,那就是發(fā)動機噪音的存在感會比較強。
豐田最新的這一系列Dynamic Force Engine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聲音比較粗沉,正如我們之前說的,跟馬自達的創(chuàng)馳藍天聽起來很像。
這樣的聲線似乎不太符合雷克薩斯的調性,而這套動力系統(tǒng)中CVT變速箱又會相對積極地調動轉速,盡管隔音做得還可以,但對整體的行駛氛圍還是有一點影響。

至于底盤轉向,轉向系統(tǒng)比上一代好了許多,上一代ES的轉向響應實在是又虛又慢,這一代TNGA化之后,手感就扎實了許多,但仍然是一種比較中庸的設定。
底盤由于硬件規(guī)格層面就很普通,所以不會給你多驚艷的表現(xiàn),作為一輛雷克薩斯,它可以調得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得體,甚至懸架在運動的時候發(fā)出的那種很悶的聲音會讓你覺得這底盤很扎實,但在工況復雜的時候,比如路面有密集的顛簸跳動時,動作就不那么精致了。

其實整體而言,ES 200也是一款優(yōu)缺點分明的車,很多人吐槽它動力弱,橫置平臺以及前麥弗遜懸架等硬件規(guī)格也對不起它30多萬的價格和級別。但怎么說呢,ES 200的體驗并不算差,只是看你需求是什么樣的,ES全系標配一套L2級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這放在德系選手那都是連高配車型都得選裝的東西,
我倒是認為,動力弱規(guī)格低這些方面的弱點有點被過分放大了,它確實是ES 200的缺點,只是大家有時候可能只看到了缺點。那我的Giulia也有缺點呀,空間小,在動力性和實用性這兩個維度,這兩款車可以說是兩種極端,那為什么買Giulia就值得被歌頌,買ES 200就會被調侃呢?當然了,我也知道歌頌Giulia的人其實很少,只是他們愛上網,不然Giulia的銷量怎么會比ES差那么多呢對吧?
ES 300h值得再加10萬嗎?
大家可能也有發(fā)現(xiàn),ES這個車系雖然銷量最好的是200,但路上跑的300h也不少。
ES 200和ES 300h的入門版本都叫卓越版,配置層面幾乎是一樣的,只是300h多了個做作的尾翼。兩者的指導價分別是29.69萬元和37.99萬元,算上其他購置費用的差異,兩者落地價差目前在10萬元左右,那么這套混動系統(tǒng)是否值得你多花10萬元去選擇?兩者之間除了動力系統(tǒng),其他方面的體驗有差異嗎?

首先,ES 300h無疑是更完整的ES,豐田這套混動系統(tǒng)雖然已經沒什么新意,但架不住好用,就是馬自達的6AT一樣,它在動力響應以及絕對的動力水平上都比ES 200都要更好,路面帶一點濕滑的時候你突然來一腳油門,前輪會馬上滑起來。但缺點也跟ES 200一樣,極限加速能力比較欠缺,只是ES 300h相對來說不會讓你那么容易觸碰到它不擅長的領域。

另一方面,混動系統(tǒng)也讓這車在大多數時候都來得更暢順絲滑,整體氛圍都變得恬靜了些。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發(fā)動機在運作的時候噪音雖然不大,但車廂里是能聽得出來的,你也可以說是ES這車隔音做得比較好。對了,這里也再次點明,這次試駕的ES 200和ES 300h均為入門版,搭載的輪胎規(guī)格為215/55 R17,所以不能作為ES 300h中高配車型搭載235/45 R18甚至235/40 R19的參考。

除了動力系統(tǒng)方面,ES 300h的底盤轉向跟ES 200也有細微的差別,可能是因為重了100kg,以及前后配重略有不同,ES 300h體感上會顯得更有韌性。而轉向方面,雖然大體上的特性相同,但ES 300h的方向盤會稍重一點。

所以ES 300h確實是更好的ES,只是它是否值得10萬的差價,這是個問題。
我又要說句不恰當的了,同門的豐田凱美瑞,其2.0G豪華版與2.5HG雙擎豪華版差價僅為4萬,而且雙擎豪華版的配置還比2.0G豪華版更高。
不知道這樣對比是否過于膚淺。
也許正如我們此前所說,ES 200和ES 300h面向的群體是不一樣的。
ES乃至雷克薩斯為何遇冷?
說來也是微妙,雷克薩斯被捧上神壇似乎也不過是幾年前的事,大概就是在這一代ES推出前不久的時候,更準確地說大概是目前在售的這一代RX推出時的事。而現(xiàn)在正是恰逢RX迎來換代,雷克薩斯的熱度似乎正在退卻。

這又是為什么?我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幾年前大家總說ES就是豪華版凱美瑞亞洲龍,在這種說法的另一頭又有另一派觀點對此表示否認,這支撐了雷克薩斯作為豪華品牌的顏面。

然而這些年拆車節(jié)目愈發(fā)流行,不拆不知道,一拆就發(fā)現(xiàn)ES的底盤無論是結構還是用料都跟十幾萬的卡羅拉沒啥區(qū)別,這下可好,雷克薩斯真變成豪華版豐田了。

實際上呢,我們早就清楚底盤結構用料這些事實,只是在體驗之后,還是能發(fā)現(xiàn)雷克薩斯的調校上終歸還是會比豐田要優(yōu)秀一點,不僅是“換殼”這么簡單。比如ES的質感就是比凱美瑞亞洲龍好,NX也比同價位的漢蘭達質感好。
但大家都知道了雷克薩斯溢價程度高,對這個品牌也就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雷克薩斯也就不那么“神”了。我甚至在想,這次2022年款的ES驚人地加入了Carplay,是不是正是因為雷克薩斯意識到危機,所以從這“細微之處”做出了“一點點”改變。

只是這一點點改變顯然是不夠的,我還覺得現(xiàn)在的雷克薩斯整體的車廂氛圍,從設計和用料、做工的角度來說,已經不像我們以前認識的那個雷克薩斯了,漸趨豐田化,這顯然是不應該的,隔壁謳歌就是個血淋淋的案例。作為豪華品牌,你得保有一些自己的鮮明的特色,一種低定位品牌替代不了的特色。
如果豪華品牌沒有這樣的特色,那就算是一種迷失。

同時,雷克薩斯也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的旗艦車型LS為什么沒有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反倒是成為了全品牌優(yōu)秀力度最大的車型。豪華品牌如果旗艦車型不夠說服力,那也是一種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