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進學解(韓愈)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諸生業(yè)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p>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wù)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yè),可謂勤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謂有勞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上規(guī)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莊》、《騷》,太史所錄;子云,相如,同工異曲。先生之于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學,勇于敢為;長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為人,可謂成矣。然而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跋前躓后*,動輒得咎。暫為御史,遂竄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
先生曰:“吁,子來前!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yī)師之良也。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馀為妍,卓犖為杰,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huán)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論是弘,逃讒于楚,廢死蘭陵。是二儒者,吐辭為經(jīng),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yōu)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tǒng),言雖多而不要其中,文雖奇而不濟于用,行雖修而不顯于眾。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窺陳編以盜竊。然而圣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閑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財賄之有亡*,計班資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y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
國子先生:韓愈自稱,當時他任國子博士,唐朝時,國子監(jiān)是設(shè)在京都的最高學府,下面有國子學、太學等七學,各學置博士為教授官,國子學是為高級官員子弟而設(shè)的
治具:治理的工具,主要指法令,《史記·酷吏列傳》:“法令者,治之具?!?br/>畯:通“俊”,才智出眾
庸:通“用”,采用、錄用
六藝:指儒家六經(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jīng)典
異端:儒家稱儒家以外的學說、學派為異端,《論語·為政》:“攻乎異端,斯害也已?!?br/>苴(ju 第一聲):鞋底中墊的草,這里作動詞用,是填補的意思
緒:前人留下的事業(yè),這里指儒家的道統(tǒng),韓愈《原道》認為,儒家之道從堯舜傳到孔子、孟軻,以后就失傳了,而他以繼承這個傳統(tǒng)自居
躓(zhi 第四聲):絆,語出《詩經(jīng)·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币馑颊f,狼向前走就踩著頷下的懸肉,后退就絆倒在尾巴上,形容進退都有困難
南夷:韓愈于貞元十九年授四門博士,次年轉(zhuǎn)監(jiān)察御史,冬,上書論宮市之弊,觸怒德宗,被貶為連州陽山令,陽山在今廣東,故稱南夷
三年博士:韓愈在憲宗元和元年六月至四年任國子博士,一說“三年”當作“三為”,韓愈此文為第三次博士時所作,元和七年二月至八年三月
孟軻好辯:《孟子·滕文公下》載,孟子有好辯的名聲,他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意思說:自己因為捍衛(wèi)圣道,不得不展開辯論
荀卿:即荀況,戰(zhàn)國后期時儒家大師,時人尊稱為卿,曾在齊國做祭酒,被人讒毀,逃到楚國,春申君任他做蘭陵令,春申君死后,他也被廢,死在蘭陵,著有《荀子》
踵:腳后跟,這里是跟隨的意思
財賄:財物,這里指俸祿
庳:通“卑”,低
瑕:玉石上的斑點
昌陽:昌蒲,藥材名,相傳久服可以長壽
豨苓:又名豬苓,利尿藥,這句意思說,自己小材不宜大用,不應(yīng)計較待遇的多少、高低,更不該埋怨主管官員的任使有什么問題
國子先生早上走進太學,召集學生們站立在學舍下面,教導他們說:“學業(yè)由于勤奮而專精,由于玩樂而荒廢;德行由于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隨俗而敗壞。當今圣君與賢臣相遇合,各種法律全部實施。除去兇惡奸邪之人,提拔優(yōu)秀人才。具備一點優(yōu)點的人全部被錄取,擁有一種才藝的人沒有不被任用的。選拔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造就人才。只有才行不高的僥幸被選拔,絕無才行優(yōu)秀者不蒙提舉。諸位學生只要擔心學業(yè)不能精進,不要擔心主管部門官吏不夠英明;只要擔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擔心主管部門官吏不公正?!?/p>
話沒有說完,有人在行列里笑道:“先生在欺騙我們吧?我侍奉先生,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多年了。先生嘴里不斷地誦讀六經(jīng)的文章,兩手不停地翻閱著諸子百家的書籍。對史書類典籍必定總結(jié)掌握其綱要,對論說類典籍必定探尋其深奧隱微之意。廣泛學習,務(wù)求有所收獲,不論是無關(guān)緊要的,還是意義重大的都不舍棄;夜以繼日地學習,常常終年勞累。先生的學習可以說勤奮了。抵制、批駁異端邪說,排斥佛教與道家的學說,彌補儒學的缺漏,闡發(fā)精深微妙的義理。探尋那些久已失傳的古代儒家學說,獨自廣泛地鉆研和繼承它們。指導異端學說就像防堵縱橫奔流的各條川河,引導它們東注大海;挽救儒家學說就像挽回已經(jīng)倒下的宏大波瀾。先生您對于儒家,可以說是有功勞了。心神沉浸在古代典籍的書香里,仔細地品嘗咀嚼其中精華,寫起文章來,書卷堆滿了家屋。向上效法法虞、夏時代的典章,深遠博大得無邊無際;周代的誥書和殷代的《盤庚》,多么艱澀拗口難讀;《春秋》的語言精練準確,《左傳》的文辭鋪張夸飾;《易經(jīng)》變化奇妙而有法則,《詩經(jīng)》思想端正而辭采華美;往下一直到《莊子》、《離騷》,《史記》;揚雄、司馬相如的創(chuàng)作,同樣巧妙但曲調(diào)各異。先生的文章可以說是內(nèi)容宏大而外表氣勢奔放,波瀾壯闊。先生少年時代就開始懂得學習,敢于實踐,長大之后精通禮法,舉止行為都合適得體。先生的做人,可以說是完美的了??墒窃诔⑸喜荒鼙蝗藗冃湃?,在私下里得不到朋友的幫助。進退兩難,一舉一動都受到指責。剛當上御史就被貶到南方邊遠地區(qū)。做了三年博士,職務(wù)閑散表現(xiàn)不出治理的成績。您的命運與仇敵相合,不時遭受失敗。冬天氣候還算暖和的日子里,您的兒女們哭著喊冷;年成豐收而您的夫人卻仍為食糧不足而啼說饑餓。您自己的頭頂禿了,牙齒缺了,這樣一直到死,有什么好處呢?不知道想想這些,倒反而來教導別人干什么呢?”
國子先生說:“唉,你到前面來!要知道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梁,小的木材做瓦椽,做斗栱,短椽的,做門臼、門橛、門閂、門柱的,都量材使用,各適其宜而建成房屋,這是工匠的技巧啊。貴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龍芝,車前草、馬屁菌,壞鼓的皮,全都收集,儲藏齊備,等到需用的時候就沒有遺缺的,這是醫(yī)師的高明之處啊。提拔人材,公正賢明,選用人才,態(tài)度公正。靈巧的人和拙笨的人都得引進,有的人謙和而成為美好,有的人豪放而成為杰出,比較各人的短處,衡量各人長處,按照他們的才能品格分配適當?shù)穆殑?wù),這是宰相的方法啊!從前孟軻愛好辯論,孔子之道得以闡明,他游歷的車跡周遍天下,最后在奔走中老去。荀況恪守正道,發(fā)揚光大宏偉的理論,因為逃避讒言到了楚國,被廢黜而死在蘭陵。這兩位大儒,說出話來成為經(jīng)典,一舉一動成為法則,遠遠超越常人,德行功業(yè)足以載入圣人之行列,可是他們在世上的遭遇是怎樣呢?現(xiàn)在你們的先生學習雖然勤勞卻不能順手道統(tǒng),言論雖然不少卻不切合要旨,文章雖然寫得出奇卻無益于實用,行為雖然有修養(yǎng)卻并沒有突出于一般人的表現(xiàn),尚且每月浪費國家的俸錢,每年消耗倉庫里的糧食;兒子不懂得耕地,妻子不懂得織布;出門乘著車馬,后面跟著仆人,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著吃飯。局局促促地按常規(guī)行事,眼光狹窄地在舊書里盜竊陳言,東抄西襲。然而圣明的君主不加處罰,也沒有為宰相大臣所斥逐,難道不幸運么?有所舉動就遭到毀謗,名譽也跟著大了起來。被放置在閑散的位置上,實在是恰如其份的。至于度量財物的有無,計較品級的高低,忘記了自己有多大才能、多少份量和什么相稱,指摘官長上司的缺點,這就等于所說的責問工匠的為什么不用小木樁做柱子,批評醫(yī)師的用菖蒲延年益壽,卻想引進他的豬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