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賣砂鍋菜品5款
網(wǎng)絡(luò)好文:《原南崗瑞霞老砂鍋居》分享
1砂鍋老豆腐

味型:咸鮮味
主料:老豆腐250克。
輔料:五花肉50克、蒜苗段30克、青紅椒圈20克。
調(diào)料:姜粒10克、蒜粒10克、豆瓣10克、花椒面4克、鹽2克、老抽3克、海米粉8克、水淀粉4克、花椒油6克、色拉油適量。
制作:
1、把老豆腐切成粗條,投入加有老抽和鹽的沸水鍋里,煮2分鐘便撈出來瀝水,待用;
2、凈鍋入油燒熱,先下五花肉片、姜粒、蒜粒和豆瓣醬,炒香出色,再下豆腐條,摻入鮮湯并調(diào)入海米粉增鮮、再試味后根據(jù)需要調(diào)入少許鹽和老抽提色加基礎(chǔ)味。
3、等到把鮮湯燒開后,勾薄芡并淋花椒油,臨出鍋時撒上蒜苗段斷生后撒花椒面,裝砂鍋里上桌即可。
提示:
1、豆制品本身無任何鮮味,在烹飪調(diào)味時需掌握金鉤粉和棉白糖的調(diào)配比例,以達到自身基礎(chǔ)調(diào)味的風(fēng)格特點;
2、在傳統(tǒng)的川菜烹飪技術(shù)中需要熟練掌握基礎(chǔ)與綜合原料調(diào)味的技巧,沿用各類調(diào)味原料本身的辛香達到自然而醇厚的所需復(fù)合調(diào)味。
?
2砂鍋肥腸

把鹵肥腸切成塊,青筍亦切塊。鍋里放油,先下大蒜、姜片、鹵肥腸等炒香,摻入鮮湯和鹵肥腸的鹵汁燒開后,加青筍塊并加鹽、醬油、味精等調(diào)好味,待小火燒至肥腸軟熟時,起鍋盛入砂鍋里并撒蔥花后,蓋上蓋再放煲仔爐上,煲燙便成菜。
?
3砂鍋娃娃菜

取整棵娃娃菜洗凈,先入沸水鍋里煮熟了撈出,然后切去根部(這是便于成菜后搛食)。鹵熟的帶皮豬五花肉切成小條。
取砂鍋上火,放適量的雞油和姜片、蒜片先炒香,摻入調(diào)成咸鮮味的鮮湯后,放入娃娃菜和鹵五花肉條,等蓋上鍋蓋煲至滾燙時,揭蓋并撒上蔥花即成。
?
4砂鍋酸湯魚片
?
酸湯菜大家肯定不陌生,但是我們的這道招牌菜很有特色,因為我們用黃燈籠辣椒醬、四川泡菜、川式泡蘿卜三種不同的調(diào)料混合調(diào)味,做好的成品酸爽味特別濃郁,而且很有層次感。
原料 ?草魚1條(重約750克),綠豆芽100克。
調(diào)料 ?黃燈籠辣椒醬、四川泡菜、川式泡蘿卜各50克,高湯500克,蔥油10克,味精3克,A料(鹽、味精各5克,蔥姜水50克,紅薯粉30克)。
制作
?
1.魚宰殺后取肉,切成厚0.2厘米的雙飛片,用清水沖漂30分鐘,吸干水分后加入A料拌勻,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
2.黃燈籠辣椒醬、四川泡菜、川式泡蘿卜放入粉碎機內(nèi),充分粉碎,倒入沙鍋內(nèi),加入高湯大火燒開,改小火熬制5分鐘,過濾雜質(zhì),放入魚片,小火煮至七成熟,用笊籬將魚片撈出,放入綠豆芽后再放入魚片,燒開后用味精調(diào)味,淋入蔥油,離火上菜。
評委點評 非常適合在秋冬季節(jié)推廣。三種酸味調(diào)料粉碎后最好用熟豬油略微炒制,這樣菜肴的酸爽味才能最大程度地釋放出來。
?
5煲仔扣香肉

此菜造型別致,做法也不復(fù)雜,豬肉吸收了干豇豆的香味,豆筋又沾染了豬肉的脂香。成菜盛在燒燙的煲仔里,上桌揭蓋后鮮香撲鼻,口感軟糯。
制法:
1.帶皮豬五花肉先放燒紅的鐵鍋內(nèi)炙一遍皮,取出來刮洗干凈,再放入川式鹵水鍋鹵30分鐘,撈出來晾冷后,切成長6厘米、寬5厘米的條。
2.用泡軟的干豇豆將肉條纏繞捆緊,放蒸碗內(nèi)擺好,澆入雞湯鹵水(用鹵水、雞湯和少許紅曲米調(diào)成),上籠蒸約1小時取出來,潷去汁水后把肉扣在墊有鹵豆筋段的煲仔內(nèi)。
3.原汁入鍋燒開,淋入濕生粉勾薄芡,出鍋舀在肉條上點綴香菜葉后燒燙煲仔便可上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