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古鎮(zhèn)的漢服節(jié),你值得“穿越”一回
西塘古鎮(zhèn)的漢服節(jié),你值得“穿越”一回
圖文來自:蛙鳴智能
特別聲明:本號除原創(chuàng)文章外,其余文章為原作者觀點,發(fā)布主要是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這一年去了很多地方。
去了婺源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去了束河古鎮(zhèn),喝了許多種類的酒。
去了宏村看白墻灰瓦,帶著一箱子花裙子。
... ...
這一年還想給自己做一身漢服,
一身清淺的綠色素衣,
然后去西塘古鎮(zhèn)參加漢服節(jié)。

今年西塘漢服文化節(jié)定在了10月26號到29號。
西塘穿越了千年,如果你喜歡漢服,或者有古鎮(zhèn)情懷,下個月的今天,你來到西塘,一定會覺得自己是多么的幸運。

華夏之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漢服”雖因“漢朝”而得名,但它是從黃帝“垂衣裳而治”開始,最晚在商朝就已經(jīng)確定,一直到清以前,都是我們的服裝主流。
在風雅恬靜的西塘,點花鈿,描青黛,一襲襦裙霓裳,曲裾輕舞,走過秦漢的水、唐宋的鎮(zhèn)、明清的建筑,一步步踏過青石板,夢回千年。

穿上漢服去西塘,衣袂飄飄地走在古色古香的江南水鄉(xiāng),等一個不期而遇的他。

巷道縱橫的西塘,最配丁香般的姑娘。撐一把油紙傘,輕揮衣袖,帶起清風陣陣。

西塘是個街巷繁多的古鎮(zhèn),有120多條巷弄,不少游客罕至的小巷子里,聽不到人聲鼎沸,看不到車馬熙攘,安靜得像是一個避世之所。

靜謐悠遠的青石板路,揉碎了江南清秀婉轉的朦朧煙雨。白墻灰瓦雨如煙,古巷石橋月半彎,走進西塘,在薄霧的暈染下,如同踏入了一幅淡彩的宣紙畫。

仰望窄窄的天空,被烏瓦粉墻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每一段都能讓人讀半天。

石皮弄是西塘最著名的一條弄道,狹長的一線天,窄仄到只能容納一個人。

腳踩青石板,兩側是高聳的大宅石墻,想起從前,墻的那邊是幾進幾出的深宅大院,心中便升起了幾分“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悠遠。

細步于煙雨長廊,流轉在古老的水榭人家,不經(jīng)意間,就邂逅了千年的歷史沉香。

廊棚蒼老,弄堂幽深,身著輕盈飄逸的漢服,似乎輾轉踏入了那個久遠的年代。

在西塘的清晨,伴著日出從朦朧中醒來,對鏡梳妝,挽起云鬢,等待安靜的古鎮(zhèn)慢慢變得熱鬧。

日光漸漸暖了起來,沿街的各色店鋪,老板熟練地把門板一塊塊收起來,開始一天的忙碌。

身著漢服的翩翩少年和溫婉女子,走街串巷,陽光下的背影更加柔軟。

穿過廊橋,在一棵蒼勁的古樹下臨水而坐,一邊吹著河風一邊看流水瀲滟,可以像神仙一樣的愜意悠閑。

水是江南的脈搏,亦是西塘的靈魂。
乘坐烏篷船,在吱吱呀呀的槳聲中緩緩搖晃,沿著胥塘河蜿蜒流過,隨小船駛向遠方,江南水鄉(xiāng)的風韻一點點映入眼簾。

遠眺西塘,白墻墨頂,舟影波光,在薄霧的暈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紙畫。

枕河人家也是悠閑的,慵懶的貓兒在河邊撓癢癢,調皮的小女孩嬉玩著盆里的幾條小魚,西塘的日常,平淡而溫暖。

河邊小憩,倚闌握卷聽風起。一回眸,一蹙眉,便驚艷了千年的時光。

微風漸起,送來陣陣丹桂幽香。天空行云飄過,掬一把明清的水,時間在此刻定格。

西塘的橋多,像一本本古舊的老書。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顧盼生姿翩若驚鴻。

胥塘河上,方的、拱的、多邊形...每一座橋都造型各異,隨著時光的流逝,散發(fā)著古老而又溫情的味道。

千年的古橋,閱盡了兩岸舊事新人,沉淀了百年繁華落盡。

送子來鳳橋又名晴雨橋,位于煙雨長廊的盡頭,這是一座三孔石板橋,橋頂有棚可以遮陽避雨,兩側有護欄和長條石凳,別致的造型很適合取景。

橋頭商鋪林立,水中倒影婆娑,交織縱橫的河道兩岸,粉墻瓦屋高聳錯落,描摹出水鄉(xiāng)詩畫。

一座座石橋,牽起了整個西塘的前世今生,勾連起西塘幾百年的滄桑與變遷。

無論晴天還是雨天,清晨或是夜幕,站在橋頂遠眺水鄉(xiāng),但見灰墻白瓦層層疊疊,兩排大紅燈籠在河道邊高高掛起,河中烏篷船隨波搖晃,入眼皆是溫婉的南方古風。

西塘不大,卻也在古鎮(zhèn)深處藏著精致淡雅的江南園林??煽赐ピ夯ㄩ_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

醉園初建于明朝,雖然距近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但是庭院房屋保存完好,在極小的空間內(nèi),把江南庭院建筑的神韻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園內(nèi)栽種的綠植也是恰到好處,與園林的整體風格相得益彰,一磚一瓦,一窗一欞,處處雅致精巧。

置身醉園,手執(zhí)一把桃花扇,在清幽的背景里,于山水、田園、庭院中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最美不過西塘夜。
夜微涼、燈微暗、曖昧散盡、笙歌婉轉。紅衣佳人白衣友,朝與同歌暮同酒。

夕陽西下,古鎮(zhèn)的房屋、樹木漸成剪影,在霞光的映襯下閃爍著深褐色的光影。

沿河兩岸的燈光次第亮起來,小店的霓虹一盞盞一串串,輕輕搖曳著點點星光,如天上的街市落入凡間。

灰墻、水閣、小船、石橋....白天走過的路,到了晚上仿佛變了模樣,在燈光下顯得朦朧而陌生。

慢慢地,整個西塘的紅燈籠都亮了起來,高高懸掛在檐角、門前、廊沿上,映著的一張張年輕的面龐清秀俊朗。

走入西塘夜色里的小街巷,看到許多帶有古鎮(zhèn)特色的小玩意,可愛的小紙燈,精致的本子,總讓人愛不釋手。

晚上月光朦朧,柳也朦朧,鳥也朦朧。在環(huán)秀橋下放一盞蓮花燈,許下心愿。

夜?jié)u漸地深了,街旁各式各樣的窗門和花燈,透出淡淡的黃色。日漸寒涼的秋天也因為這樣柔和的光線重新溫暖起來。

越長大越能體會到中國文化真的是太美了。
小時候理解不了古詩詞,只知道要背下來,現(xiàn)在想想即使是小學課本上“小荷才露尖尖角”這樣的句子都特別有感覺。

以前也覺得古代人的裙子太長了,拖到地上真的很心疼,后來終于明白因為這樣古代女子走起路來才能蓮步生花,雖然漢服穿起來略微復雜,但也代表的祖宗對待生活的認真態(tài)度。
希望我們的這些美好文化可以生生不息的傳承下去。
當西塘煙雨邂逅長廊
任小橋流水過畔
拐角處
你我不期而遇
轉自:原來是柒公子
【免責聲明】我們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圖片均從網(wǎng)絡轉載,對文中陳述內(nèi)容和觀點均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權或不實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