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for征文比賽)
安全,是一種無形態(tài)但讓人需求,可以感觸的概念。他是一種感覺,是每個人心之依歸。有,則不懼,萬事可為;無,則有縮,步不敢進。因為安全感,就是一種讓人們不怕失去的鎮(zhèn)靜劑?!缸鋈魏问?,都是穩(wěn)的?!?br/>
所以很多人都想要獲取這種感覺,有的靠眾志成城的簇擁,有的靠圣賢古訓的自勉,有的靠前輩家長的保護。
但是這種感覺,真的對我們那么重要嗎?在我看來,安全不是鎮(zhèn)靜劑,而是披著糖衣的毒品,實際上妨礙了一切進步,貪戀安全使得我們有滿足感,在這種毒品的幫助下,我們變得依賴他,只要能讓我們不陷入不安全境況的,不讓我們失去任何東西的,我們就愿意攝取之,沉浸于太平無事的幻夢。我們不愿意失去現(xiàn)有的安全感,所以,止步不前,所以,抗拒前進,所以,墨守成規(guī),最終,變得極端保守。反正只需要維持現(xiàn)狀,人人各司其職,不去變動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我們就能像武俠小說里的高人一樣摘云纏身,保護自己,不受侵害,不失去任何東西,而那朵云,正正就是安全帶來的感覺。
路德張貼宗教改革的論綱,提倡因信稱義,反對教會壟斷知識與透過十一稅剝削人民,他所在的時代離黑死病時教會發(fā)動的獵巫運動不過百多年間隔,他就不怕火刑帶來的不安全,不怕失去生命嗎?法國大革命的羅伯斯庇爾為了穩(wěn)固共和改變下動蕩的局勢,實行恐怖統(tǒng)治,雖然保全共和國,但最后因此被斬,身后名更是毀譽參半,難道他就不怕反對風浪帶來的不安全,不怕失去名聲和生命嗎?約一百年前的覺醒年代,五四運動,為了不在強盜下低頭與維護國家主權(quán)站出來游行的人群難道不懼怕買辦政府的迫害,難道不懼怕不安全,不懼怕被逮捕判刑嗎?馬丁路德金的演講在林肯紀念堂依然回蕩,他在一個有著種族隔離條例和種族歧視的偽自由國度發(fā)聲,最終敵不過陰謀詭計,終究遇刺身亡,難道他就不懼怕得罪美政府帶來的不安全嗎?
他們之所以是人,是偉人,正是因為他們不怕失去。但與安全帶來的不怕失去不同,安全帶來的是沒有失去的風險,所以不怕;他們的不怕失去,是因為愿意豁出一切,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甘冒失去任何東西的風險。這種,我們稱之為勇氣。
倘若人人都喜歡安全感,那就沒人喜歡勇氣了。因為勇氣面對的事,往往都會帶來不安全。人人都喜歡安全感的話,或許就沒有了伏爾泰,沒有了盧梭,沒有了馬克思,沒有了現(xiàn)在的世界。
但是,這難道是我們需要的嗎?
人,需要擺脫對安全的追求,才可以稱之為人。
-2021.11.29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