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大討論(五) | 只有你能決定今后的人生
楊敏?全員心理關(guān)愛?2022-11-07 18:01?發(fā)表于北京
【小E有話】
弗洛伊德當年創(chuàng)立精神分析理論,其用意是告訴大家:雖然很多事情“不是你的錯”,但是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變得有力量了,就應該勇敢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而不能總是用孩童時期低級幼稚的方式來逃避現(xiàn)實,更不能天天怪爹罵娘!不知道弗洛伊德聽到這種“父母皆禍害”的奇談怪論時,會不會氣得從墳墓中爬出來,指著某些人的鼻子大罵:“不肖子孫”!
歡迎大家討論、賜稿或評論區(qū)留言?;顒咏Y(jié)束后將從來稿或評論區(qū)按點贊量篩選出前五名優(yōu)秀作者,贈送價值一千元心理學遠程課程(可轉(zhuǎn)贈)。
“只有你能創(chuàng)造自己,只有你能決定今后的人生”
(作者:楊敏)
“原生家庭”這個詞,隨著科學心理學的不斷完善和普及,正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了解。
與此同時,“原生家庭”這個詞正在以極高的頻率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影視、網(wǎng)絡、自媒體、人們茶余飯后的閑談中等等。
更多時候人們談論的是那些“原生家庭”帶來的糟糕影響,也有很多人將自己的生活、工作、人際往來等等方面的不如意歸因到原生家庭。
然而,只在表面進行簡單歸因,并不足以使我們沖破原生家庭的束縛,想要破解原生家庭的“魔咒”,我們必須了解一些事實。
1.“父母皆禍害”嗎?
現(xiàn)在,讓我們先追根溯源一下。
“父母皆禍害”這句話,最早出自尼克?霍恩比的小說《自殺俱樂部》。
《自殺俱樂部》發(fā)表于2005年,書中講述了因不同原因想要結(jié)束生命的4個人,在同一晚爬上了同一棟大樓。他們沒有相繼離開世界,而是一起度過了那個夜晚,并向彼此講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然后他們活了下來,組成一個小團體后回到各自的生活。
這個梗被國內(nèi)一部分人引用,把自己的人生挫折一概解釋為“都是父母的錯”,認為自己現(xiàn)在一切糟糕的境遇,都是由于父母不夠好造成的。原生家庭的模式?jīng)Q定著我的人生軌跡。
好嘛~原生家庭這口大鍋背得是穩(wěn)穩(wěn)當當,想摘都不好摘。
2.這不是你的錯,也不一定是父母的錯
原生家庭重要嗎?當然重要??!
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我們的生命從何而來?正是經(jīng)由父母傳承給了我們呀。倘若生命不在,我們就沒有機會體驗這世界的一切。
我知道有些和父母關(guān)系沒那么好的人可能會說:哼,誰稀罕呢?我巴不得他們從來沒有生過我。
是的,一路走來你很不容易,這是個事實。父母將生命傳承給我們也是事實。
我們討論原生家庭的意義并不在于聲討或發(fā)泄,而是為了從更多角度去理解我們的生活,理解我們的人生軌跡,理解我們周邊發(fā)生的一切,最終讓我們過上幸??鞓返纳?,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簡單粗暴的將鍋甩給原生家庭,也許我們會獲得一時的“輕松”,因為我們不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
可父母也是從孩子過來的呀,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局限性,他們之所以成長為這樣的父母,是不是也要把鍋甩給他們的父母呢?就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往上甩,無窮盡也?
有人可能會說:就這樣?那我的痛苦又算什么呢?你知道我將來要花一生去治愈嗎?
嗯。我猜,你一定聽過心理學家阿德勒的這句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但你可能不知道,他還這樣說過:
就算有不幸的童年、疏離的家庭關(guān)系,如果你決定要幸福,而且朝著目標前進,留在你心中的記憶、和你賦予記憶的意義也會不同。
所以親愛的,你的決定是什么呢?如果你需要,可以向你信任的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求助,TA會給你需要的幫助。
3.尊重事實,承擔責任,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
想要破解原生家庭帶來的魔咒,我們也需要掌握一點“魔法技巧”。
首先,我們要尊重事實。尊重生命的來源,尊重父母是長輩我們是晚輩,尊重他們是大的我們是小的,尊重這些最基本的事實。
其次,我們可以將父母的責任還給他們,但請記得,務必要承擔好自己的責任!
接下來,讓我們仔細想想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如何達到。
然后盡情創(chuàng)造吧??!
就像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說:“只有你能創(chuàng)造自己,只有你能決定今后的人生?!?/strong>
? ? ? ? ? ? ? ? 2022年11月6日
(作者系國家衛(wèi)健委“十四五”規(guī)劃全國重點課題“全員心理關(guān)愛計劃(EAP)”研學組成員)
文章來源:全員心理關(guān)愛微信公眾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1V6QX9hecJzzrHleZSg6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