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耳開放式耳機——sanag塞那Z63掛耳式耳機評測報告

#ZAKER搞機團#?sanag塞那Z63S?Pro?Max開放式耳機評測報告
搞機型號:sanag塞那Z63S?Pro?Max開放式耳機
搞機作者:安東尼馬
推薦指數(shù):★★★★☆
機器性價比?:★★★★☆
?

前言
傳統(tǒng)的有線耳機及目前最流行的藍牙耳機,由于側(cè)重音質(zhì)方面的體驗,因此多數(shù)采用半入耳式或入耳式,外加主動降噪功能,盡最大程度阻隔外界噪音影響,讓聆聽者獲得極致的音樂體驗。
越來越多熱愛運動的人都愛在運動的時候聽音樂,運動中的安全問題同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果阻隔屏蔽了大部分的外界噪音聽著音樂運動,太專注的話,會讓運動員無法提前感知潛在的危險,從而增加跌倒撞到受傷的幾率,戶外運動則更甚。
因此,越來越多運動耳機開始采用開放式。在運動圈內(nèi),開放式耳機越來越受到青睞,所謂開放式耳機,就是不完全占用耳道,聆聽音樂的同時也能感知外界聲音環(huán)境的耳機。目前開放式耳機從傳導方式大致分為骨傳導及氣傳導兩大類。大約2-3年前,骨傳導憑借其振動頭骨傳導聲音的黑科技突然崛起,而氣傳導也差不多同時加入戰(zhàn)場,雙方各有優(yōu)劣,在開放式耳機的戰(zhàn)場上不分勝負。
此次評測的耳機,是在氣傳導方面頗有建樹的sanag塞那的Z63S?Pro?Max。
一、開箱
一貫的sanag風格,帶有產(chǎn)品照的腰封包住深色調(diào)的盒子,拉開之后是燙金的sanag的字樣,低調(diào)而華麗。

打開盒子后,我驚呆了:肥皂?!要不是上面sanag的logo我真以為是塊肥皂,而且很大。我將肥皂拿起來,打開里面,還真是有耳機的,是猛男粉?!就因為我是猛男??。ü俜椒Q其為西柚粉)


二、體驗
1.?佩戴
單只耳機重量為10.7g,一對共21.4g,雖然比目前的入耳式真無線藍牙耳機都要重,但比一體式的A15S(31.1g)要輕。耳機連充電倉也在100g以內(nèi),雖然充電倉較大,但不算厚的厚度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nèi),可以輕松放進包包里,衣服口袋就比較不友好。


由于其獨特的佩戴方式,不需要耳道來承擔重量,而是采用仿生耳蝸結(jié)構(gòu)設計,C型耳機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貟煸诙渖?,兩端配重合理,使得耳機佩戴起來也是輕如無物,在運動中耳機也同樣不易脫落。

?
由于不占用耳道,再加上合理的平衡配重,使得在長時間的運動中也不會覺得有耳朵脹痛等不適。
2.?氣傳導
一年前我曾評測過sanag的A15S?Pro氣傳導耳機(下圖黑色款),那是一款酷似骨傳導耳機的一體式氣傳導耳機,我愿意稱之為氣傳導1.0。

與骨傳導不同的是,氣傳導耳機不需要靠振子振動頭骨傳送聲音,因此不需要做成一體式來夾緊太陽穴。A15S?Pro則是采用了這樣的一體式,好處是不需要擔心兩個耳機容易丟失,不用時掛在脖子上也是一件不錯的裝飾品;而缺點則是由于后腦勺會有一條連接線,因此躺在沙發(fā)上聽歌看平板的時候后腦勺就不能好好地靠在靠枕上了。于是,分離式的氣傳導就這樣順應潮流地產(chǎn)生了,而此次評測的Z63S?Pro?Max,就是使用了真無線的雙耳機形式,我稱之為氣傳導2.0。

氣傳導將骨傳導的缺點解決了。骨傳導的振感會令觸覺敏感的人感覺頭骨酥麻酥麻的,在聽節(jié)奏感強烈的音樂是尤為嚴重,氣傳導則不需要經(jīng)過振動頭骨來傳遞聲音,反而回歸人類最合理的方式,通過空氣傳導。

可能各位會覺得這不就是掛兩個耳機不入耳地在耳邊發(fā)聲么?原理確實如此,但又不盡相同。得益于sanag的黑科技,Z63S?Pro?Max采用sanag的DT5.0定向傳音,聲音精準入耳,聲束角度在±25°,這就使得耳機可以達到減少90%的漏音,只有在音量最大,節(jié)奏感非常強烈的音樂下,旁人才會聽出漏音,一般情況下,還是不會出現(xiàn)漏音的。
3.?音質(zhì)
音質(zhì)方面,sanag的調(diào)教還是很穩(wěn)的。采用14.2超大動圈單元,低音醇厚,下潛飽滿。
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基本不挑音樂風格,無論是比較安靜的抒情類歌曲,還是激情澎湃的搖滾音樂,都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不過在馬路的嘈雜環(huán)境下,比較安靜的歌曲,細節(jié)丟失的比較多,可能是因為開放了耳道,嘈雜的環(huán)境音掩蓋了音樂本身。因此,動次打次的電子舞曲可能是嘈雜環(huán)境最優(yōu)的選擇。
難得的是,sanag為自家旗下藍牙耳機開發(fā)出專屬APP,可以在APP內(nèi)調(diào)整EQ,流行、搖滾、古典等等各種風格都基本能駕馭,專享大師級的聲學調(diào)校。

4.?其他
耳機搭載藍牙?5.3芯片,既能有效減少藍牙掉線率、降低聲音延時,也讓這款耳機在音質(zhì)、游戲、通話,體驗諸多方面更為出色。

耳機采用觸控方式控制,觸控靈敏,也大大方便在運動中操控耳機的音量、掛接電話、快進后退等而不需要頻繁拿出手機來調(diào)整,相當符合其運動耳機的定位。
續(xù)航方面,官方標稱配合充電倉共有48小時的續(xù)航,這得益于這碩大的充電倉,塞下一個700mah的電池,完全沒有電量焦慮。評測期間,我每天上班通勤使用40分鐘,一周過去了仍然不需要充電。
5.?缺點
1)耳機的獨特造型使得充電倉顯得很大,我找了一臺普通手機和一個入耳式的藍牙耳機充電倉與之比較,感覺就是個女生用的化妝盒。碩大的充電倉的確使便攜性大大降低,但同時也帶來強勁的電量補充,二者相互矛盾,如何平衡仍然是官方在工業(yè)設計上的需要考慮取舍的問題。

2)看看前面APP界面的圖片,APP缺乏自定義EQ及充電倉電量顯示,希望這在后續(xù)升級中繼續(xù)完善,畢竟這兩點并不難做得到。
3)它對戴眼鏡人群不夠友好,獨特的佩戴方式的確會妨礙戴眼鏡人群的使用,眼睛腿并不能很自然地架在耳機之上。
三、?總結(jié)
它適合跑者,自行車運動愛好者,甚至是極限運動員,采用仿生耳蝸的設計,使得在劇烈運動中不易脫落或意外掉下。
它適合不方便不喜歡使用入耳式耳機的人群。
它在你可以欣賞音樂的同時,還可以聽到外界的警戒音,例如騎車過馬路的時候等等。
它適合在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下使用,如辦公場所,可以讓你在聆聽音樂的同時不影響他人與你溝通交流,它并不適合在地鐵、飛機中等略微噪雜的環(huán)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