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天干天干,亚洲毛片在线,日韩gay小鲜肉啪啪18禁,女同Gay自慰喷水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日本戰(zhàn)國史·花之亂(2)御家騷動

2022-12-18 15:59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小笠原騷動


管領施政時期與將軍獨裁時期的政治環(huán)境十分不同,幕府管領雖說是室町幕府的副官,但是在管領施政時期,所謂管領實質(zhì)上只是幕臣們的盟主罷了。正是因此,在管領施政時期爆發(fā)了許多大名之間的爭端,而催生這些爭端的背景,便是幕府的有力大名的家族內(nèi)訌。

最先爆發(fā)內(nèi)訌的,是信濃國守護小笠原家。小笠原氏出自清和源氏出身的源義光之后,與武田氏同出一門。在鐮倉幕府時期,小笠原氏從甲斐國遷移到了信濃國居住。日本進入南北朝以后,小笠原長氏因為追隨足利尊氏建立室町幕府有功,他的孫子小笠原貞宗被幕府封為信濃國守護。此后,信濃國守護依次為小笠原貞宗、諏方直賴、小笠原政長(貞宗之子)、小笠原長基(政長之子)、上杉朝房、斯波義種、斯波義將、斯波義重等,信濃國守護一職落到了其他家族的手中。

應永六年(1399年)時,幕府任命小笠原長基之子長秀出任信濃國守護??墒?,當小笠原長秀想要進入信濃國時,支持斯波家的國人們卻組成一揆抵抗小笠原家,最終幕府只得任命斯波義將再度出任信濃國守護,后來更一度將信濃國收為將軍的御料所。

小笠原長秀沒有子嗣,他將家督之位讓給了弟弟小笠原政康,并定下約定,表示若小笠原政康也沒有子嗣的話,就將家督之位傳給另一個兄弟小笠原長將的兒子小笠原持長。在小笠原長秀過世以后,室町幕府在應永三十二年(1425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任命小笠原政康為信濃國守護,確立了小笠原家在信濃國的上位位置。

在小笠原政康去世以后,家督之位傳給了兒子小笠原宗康。然而,此時宗康的堂兄弟小笠原持長卻向幕府提出了異議,表示當初小笠原長秀有立下過在小笠原政康之后,將家督傳給自己的約定。小笠原政康大概沒有想到侄子小笠原持長會起爭奪家督的野心,因此在去世前沒有立下遺囑。在雙方都沒有證據(jù)證明自己有權繼承小笠原家的情況下,幕府最終裁決讓小笠原宗康子承父業(yè)繼承小笠原家,從而拉開了小笠原家內(nèi)訌的戰(zhàn)爭序幕。

文安三年(1446年)三月十一日,小笠原宗康將家督之位傳給弟弟小笠原光康,并提前立下遺囑表示,當自己的兒子小笠原政秀成年以后,光康需要把家督之位讓給政秀。不久后,小笠原宗康率軍與小笠原持長在信濃國水內(nèi)郡交戰(zhàn),宗康軍不敵持長軍戰(zhàn)敗,小笠原宗康也戰(zhàn)死沙場。小笠原宗康戰(zhàn)死以后,細川勝元的后見人細川持賢曾去信甲斐國守護武田信重,表示了細川京兆家支持小笠原光康繼承小笠原家的立場。此后,小笠原家就分裂成了以府中城為根據(jù)地的府中小笠原家(小笠原持長)、以伊賀良莊松尾城為根據(jù)地的松尾小笠原家(小笠原光康)以及以伊賀良莊鈴岡城為根據(jù)地的鈴岡小笠原家(小笠原政秀)。為了方便閱讀,下文將以“府中”、“松尾”、“鈴岡”來代稱三家小笠原。

寶德三年(1451年)十月十六日日,取代細川勝元出任幕府管領的畠山持國一轉態(tài)度,將信濃國守護一職賜給了府中持長。據(jù)說府中持長和畠山持國的兒子畠山義就是同母異父的兄弟,畠山持國為了給兒子義就爭取更多的政治資本,才不惜冒與細川京兆家交惡的風險支持起小笠原持長。

享德元年(1452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細川勝元再次出任幕府管領,向來支持松尾光康的細川勝元便撤除了畠山持國的命令,任命松尾光康為信濃國守護。日本關東爆發(fā)“享德之亂”以后,幕府命令松尾光康出兵關東,攻打關東公方足利成氏,而府中持長和兒子清宗則加入了關東公方的一方,與松尾小笠原家對抗。

康正二年(1456年)正月十八日,此時府中持長與松尾光康均已去世,幕府按照先前小笠原宗康的遺愿,命宗康之子鈴岡政秀繼承小笠原家家督之位及信濃國守護。而這次對幕府決策不滿的人變成了松尾家長(光康之子),好在鈴岡政秀能力不俗,在戰(zhàn)斗中擊敗了松尾家長,此后又率軍攻入府中,逼迫府中小笠原家投降,最后以收養(yǎng)府中持長的孫子長朝為養(yǎng)子的形式,將府中城封給了府中長朝。

然而,明應二年(1493年)正月四日,松尾定基(家長之子)率軍襲擊了鈴岡城,殺死了鈴岡政秀、長貞父子,滅亡了鈴岡小笠原家。以此為契機,府中小笠原家與松尾小笠原家戰(zhàn)端再開,松尾定基一度被逐出了信濃國,最終在甲斐武田家的協(xié)助下才順利返回領地。兩小笠原家的斗爭一直持續(xù)到了天文三年(1534年),府中長朝的孫子長棟擊敗了松尾貞忠(定基之子),這才給小笠原家近百年的內(nèi)斗畫上了休止符。只是,這一切已經(jīng)全然沒了意義,因為沒過多久,四分五裂的信濃國就成為了甲斐武田家的領地。


加賀兩流騷動


在小笠原家發(fā)生騷動的幾乎同一時期,加賀國守護富樫家也發(fā)生了類似的騷動。富樫氏是加賀國的名門,自平安時代以來就是加賀國的在廳官人,進入南北朝以后,富樫高家因功受封了加賀國守護一職。

至德四年(1387年)富樫高家的孫子昌家去世以后,幕府管領斯波義將強行奪取了富樫氏的加賀國守護一職,將其賜給了弟弟斯波義種。斯波義種去世后,加賀國守護又由義種的兒子斯波滿種出任。在此期間,守護大名與將軍近侍的斗爭已經(jīng)愈演愈烈,彼時將軍足利義持的近侍、富樫氏庶族出身的富樫滿成權傾一時,在富樫滿成的操控下,足利義持罷免了斯波滿種的加賀國守護一職,將其流放。此后,幕府任命富樫昌家的侄子富樫滿春出任南加賀半國守護,富樫滿成則出任北加賀半國守護。

應永二十五年(1418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由于懷疑富樫滿成與弟弟足利義嗣勾結,足利義持下令沒收了富樫滿成的領地,不久后下令命畠山滿家殺死了滿成。此后,北加賀國也被封給了富樫滿春,富樫氏嫡流重新領有加賀一國。在富樫滿春去世以后,家督傳給了兒子富樫持春,可是富樫持春是個短命鬼,不久后就病逝了,因此家督之位落到了富樫持春的弟弟富樫教家手中。

嘉吉元年(1441年)六月十八日,富樫教家因為忤逆了將軍足利義教慘遭流放,家督之位傳給了當時在醍醐寺三寶院出家的弟弟富樫泰高手上。富樫泰高還俗之際,由幕府管領細川持之為其加冠,細川京兆家與富樫泰高正是從這時候開始了盟友關系。然而,僅僅幾天之后的六月二十四日,足利義教便被暗殺,細川持之隨后下令赦免被足利義教流放的人們,富樫教家也趁此機會準備奪回富樫家家督之位。

嘉吉二年(1442年)八月四日,富樫泰高的支持者細川持之去世,繼任幕府管領的畠山持國立馬下令沒收了富樫泰高的守護職,將其賜給了富樫教家。由于富樫教家已經(jīng)出家,畠山持國便任命富樫教家的兒子富樫成春繼任加賀國守護。

嘉吉三年(1443年)正月二十六日,富樫成春任命的加賀國守護代本折但馬守率軍進入加賀國,隨后富樫泰高也在細川持賢(細川勝元后見人)的支持下返回領地,在加賀國內(nèi)與本折但馬守作戰(zhàn)。此時幕府內(nèi)的各個大名也因為細川京兆家、畠山金吾家的緣故分別支持起了富樫成春與富樫泰高。除此以外,前加賀國守護斯波滿種的兒子、大野斯波家的家督斯波持種也對加賀國虎視眈眈,在嫡系斯波武衛(wèi)家的支持下也加入了爭奪加賀國的斗爭之中。小小的加賀國,一時間竟成為了“三管領”內(nèi)斗的主要戰(zhàn)場。

二月,成春軍與泰高軍在加賀國展開激戰(zhàn),富樫泰高軍不敵敗北。十七日,富樫泰高與守護代山川八郎率軍上洛,在富樫泰高于京都的宅邸里商議襲擊畠山持國之事。雖然三管領都介入了加賀國的內(nèi)斗,但是與會的細川持賢卻不愿意將戰(zhàn)火擴大到京都,堅決反對此事。二十七日,足利義教的遺孀日野重子出面協(xié)調(diào),畠山持國表示富樫泰高曾殺害將軍御料所的代官,要求處罰富樫泰高。日野重子則咨詢細川持賢與山名持豐,二人均因為富樫泰高一意孤行的緣故有些不滿,因此對畠山持國的提議表示贊同。

得到大部分幕臣的認可以后,日野重子下令命富樫泰高退出京都,同時還命令軍隊包圍了富樫泰高的宅邸。此外,畠山持國也集結起了家中的軍勢,隨時準備上洛與富樫泰高交戰(zhàn)。眼見幕府的態(tài)度如此強硬,富樫泰高麾下的武士紛紛四下逃散,不多時富樫泰高便幾乎成為了光桿司令。在這樣的情況下,富樫泰高只得服軟屈服,守護代山川八郎父子攬走了全部罪責自盡而死,保住了富樫泰高的性命。

文安二年(1445年)三月四日,由于各地的內(nèi)亂不斷,畠山持國上表辭任幕府管領一職。在畠山持國辭任之前的二月五日,富樫成春派出軍隊襲擊了富樫泰高的住宅,殺死了富樫泰高的家臣十一人。

三月二十四日,十六歲的細川勝元出任幕府管領,細川勝元繼承了父親細川持之的立場,開始支持起富樫泰高。四月二十三日,細川勝元以襲擊富樫泰高為由沒收了富樫成春的加賀國守護職,將其賜給了富樫泰高。在細川勝元的支持下,富樫泰高的支持者很快就殺入了加賀國,然而加賀國的戰(zhàn)事卻一直對富樫泰高不利。

文安三年(1446年)九月十二日,在富樫泰高節(jié)節(jié)敗退之際,怨恨畠山持國的斯波持種突然宣布支持富樫泰高,并向加賀國派去了斯波家的軍勢。在斯波軍的協(xié)助下,富樫成春的父親富樫教家被迫退出了加賀國??墒堑搅耸拢粯俳碳以俣嚷受姎⑷肓思淤R國,一舉奪得了加賀國的控制權。

由于加賀國的戰(zhàn)事不利,再加上幕府將軍足利義政(即足利義成)支持富樫教家、成春父子,細川勝元便向幕府遞交了辭呈。足利義政自然不愿意放任細川勝元離職,便堅決對其進行挽留。最終,細川勝元提議依照足利義持時的先例,讓富樫成春與富樫泰高各自領有加賀國半國,得到了足利義政的認可。

可是,幕府的決定卻不被富樫成春所接受,他們襲擊了幕府派往加賀國的使者,表達了與幕府對決的姿態(tài)。另外一方面,富樫成春的支持者畠山持國也召集軍隊上洛,做出了與細川京兆家一決高下的態(tài)勢。就在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的時候,富樫成春、富樫泰高二人見好就收,接受了足利義政、細川勝元的提議。

盡管加賀國的內(nèi)訌暫且告一段落,但是細川勝元卻因為這次騷動與畠山持國結仇。早在這年二月二十五日,細川勝元便向山名持豐提親,準備迎娶山名持豐的養(yǎng)女為妻,讓細川家與山名家締結同盟對抗共同的敵人畠山家。七月十五日時,京都一度流傳朝廷下發(fā)了討伐山名持豐的綸旨給畠山持國的謠言,嚇得天皇立即向幕府派出了使者,當著細川勝元的面怒斥了這個謠言。


六角騷動


文安元年(1444年)七月一日,近江國守護六角持綱突然逃出自家宅邸,前往同族大原氏的家中避難,據(jù)說這是因為六角持綱過于殘暴無道才導致他被家臣們組成的“一揆”放逐。六角家的家臣們在六角持綱出逃以后,擁立六角持綱的弟弟六角時綱為新任家督。次年正月二十八日,六角滿綱、持綱父子在家臣的圍攻下自盡,追隨二人的家臣共數(shù)百人戰(zhàn)死。

六角家家臣擅自廢立主君的行為引起了幕府的注意,幕府自然是不允許這種“下克上”的行為發(fā)生。四月二十三日,在細川勝元的主導下,幕府下令讓六角滿綱的四子六角久賴繼承六角家家督之位。

文安三年(1446年)三月二十二日夜里,六角時綱派出家臣想要暗殺六角久賴,結果在家臣的奮戰(zhàn)下,六角久賴逃出生天。陰謀敗露的六角時綱隨即與支持者們返回了近江國,在愛知郡的飯高山舉起反旗。

九月五日,六角久賴收到了將軍下發(fā)的討伐六角時綱的御教書,隨后與京極持清一同殺入近江國,對飯高山城發(fā)起攻擊。京極家本是六角家的庶流,但是京極家的先祖京極道譽深受室町幕府的初代將軍足利尊氏、二代將軍足利義詮的信任,因此勢力才凌駕于宗家六角家之上。在幕府的圍剿之下,六角時綱兵敗自盡,其麾下的家臣一揆也有千余人自盡而死。

六角久賴本來在相國寺出家為僧,還俗以后的他在近江國并沒有多少勢力基礎,因此六角久賴時代的六角家的統(tǒng)治體制,逐漸由守護獨裁體制轉向了守護·家臣合議體制,守護下發(fā)的命令必須要有家臣的代表、近江國守護代伊庭氏的連署簽名方才生效。另外,雖然六角久賴順利平定了六角家的內(nèi)亂,但是六角家的許多有力家臣都在這次內(nèi)亂中戰(zhàn)死,六角家的實力大受打擊。再加上京極持清在平定六角家內(nèi)亂時出兵出力,這使得六角久賴時刻處于京極家的陰影之下??嫡辏?456年)十月二日,六角久賴在京都與京極持清的家臣起了爭執(zhí),郁悶的六角久賴在回到家中不久以后便切腹自盡而死。

六角久賴死后,其子六角高賴繼承了六角家家督,由六角時綱的兒子六角政堯出任后見人。不久后,幕府流放了六角高賴,正式任命六角政堯出任家督與近江國守護。可是,守護與家臣們之間的斗爭卻越來越強烈,長祿四年(1460年)七月十八日,六角政堯下令殺死了家臣伊庭氏。伊庭氏的具體身份不明,但可以肯定他不是守護代就是守護代一族出身。殺死伊庭氏以后,感到后怕的六角政堯與近侍們出逃,最終削發(fā)為僧。在六角政堯出家后,六角高賴再度被幕府任命為六角家家督。


足利政知下向關東


似乎從平安時代以來,日本關東就成為了量產(chǎn)杰出武士的地方,日本的第一個幕府鐮倉幕府就是在關東發(fā)家的。不過,第二個幕府室町幕府的創(chuàng)始人足利尊氏雖然出身關東,但是因為幕府建立時仍處于南北朝的分裂亂世,所以為了更好地控制住北朝皇族,足利尊氏將幕府的大本營設在了京都。

當然,關東作為龍興之地也是不能放棄的,所以足利尊氏便在關東設立了“關東管領”的職役,將據(jù)點設在鐮倉,用以統(tǒng)領關東的武士。第一任關東管領是足利尊氏的嫡子,也就是室町幕府的第二任幕府將軍足利義詮,為了輔佐關東管領,幕府還增設了一個“關東執(zhí)事”作為鐮倉府的副手。

可是,沒多久室町幕府就發(fā)生了內(nèi)訌,足利尊氏的弟弟足利直義與哥哥以及幕府執(zhí)事高師直發(fā)生嚴重沖突,引發(fā)了“觀應之擾亂”,期間足利直義失勢,其在幕府的職役也被罷免。為了填補足利直義離開后的空缺,足利尊氏下令讓足利義詮上洛頂替叔叔的位子,同時也給他繼承幕府做準備。

不過足利義詮上洛后,關東就無人可以坐鎮(zhèn)了。在日本南北朝時代,家臣們反復無常司空見慣,足利家一門眾里僅有足利尊氏的幼子足利基氏最適合出任關東管領,這個足利基氏,便是關東足利家的家祖。

在《園太歷》貞和五年(1349年)九月九日條目的記載說到:


“七月(筆誤,實為九月)九日、天晴、后聞、今夜深更、將軍末息(九才小童)為關東管領、左馬頭義詮朝臣上洛替下向、其勢不及百騎云云、不加首服下向如何……”


《園太歷》中的記載,是京都方面的人們對當時足利基氏下向關東的唯一記錄,彼時對于身處京都的人們來說,關東遠在天邊,眼下的“觀應之擾亂”才是自己最該關心的。從記載中可以得知,足利基氏下向關東時年方九歲,尚未元服,再加上從隨從不及百騎來看,足利基氏下向關東之事并未經(jīng)過詳細的計劃,只是因為足利直義、足利義詮的人事變動而臨時做出的決定。只不過,當時京都的人們都沒有想到,這個九歲的小孩及其子孫將來會在關東掀起大風浪,甚至成為室町幕府的掘墓人之一。

公正地說,在關東足利家的歷代家督之中,足利基氏算是比較服從幕府的一個,畢竟他在鐮倉府當差時,頭頂上的幕府將軍一個是老爹,一個是親哥。等到足利基氏去世以后,其子足利氏滿、其孫足利滿兼均有覬覦幕府將軍之位的野心,導致鐮倉府與室町幕府的關系急劇惡化。

關東足利家傳到第四代足利持氏之時,恰好遇到足利將軍家絕嗣,足利持氏認為將軍家絕嗣后,自己乃是足利尊氏子孫中地位最為顯赫之人,理應入嗣宗家成為幕府將軍。因此,當幕府選出足利義教出任六代將軍以后,足利持氏多次公開與幕府作對,最終被室町幕府聯(lián)合關東管領上杉憲實給剿滅了??墒?,足利義教還沒來得及處置關東公方滅亡后的亂局就在嘉吉之亂中被殺,此后關東武士群龍無首,幕府遂決定再興鐮倉府,任命足利持氏的遺子萬壽王丸為新任關東公方,從將軍足利義成(即足利義政)名字中拜領一字,取名足利成氏。

然而此時的關東公方與關東管領之間的矛盾已經(jīng)到了不可調(diào)和的地步了。雖然上杉憲實不許自己的兒子出任關東管領,但是其子上杉憲忠卻不聽其言,依舊承襲了父親的職役,氣得上杉憲實與其斷絕了父子關系。足利成氏出任關東公方后,對有著殺父世仇的山內(nèi)上杉家恨得是咬牙切齒,享德三年(1454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雙方矛盾爆發(fā),上杉憲忠在前往鐮倉府奉公時被足利成氏暗殺。

在鐮倉府中,關東管領雖然是輔佐關東公方的副手,但是實際上卻是幕府將軍安插在關東公方身邊的一個眼線。除了前幾任關東管領外,室町時代的關東管領均由山內(nèi)上杉家與犬懸上杉家的家督出任,有了幕府將軍做后盾的上杉家在關東的勢力非常龐大,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足利成氏用暗殺手段殺死了關東管領后,引發(fā)了關東公方與上杉一族之間的近三十年的全面戰(zhàn)爭,即“享德大亂”。

享德大亂中室町幕府支持關東管領一方,下令討伐足利成氏。因為鐮倉處于上杉家的勢力范圍以內(nèi),再加上支持足利成氏的勢力大多數(shù)都位于北關東,關東公方的直轄領有許多也都在下總國,足利成氏便將根據(jù)地從鐮倉移到了更安全的下總國的古河城,從足利成氏開始以后的五代關東公方,都被稱為“古河公方”。

足利成氏被指認為敵人后,他的關東公方之位自然也不被幕府認可,室町幕府先是派遣了駿河國守護今川范忠前往鐮倉鎮(zhèn)守,在康正三年(1457年)六月二十三日時,又命令足利家一門中的涉川義鏡作為總大將下向武藏國,為派遣新任關東公方做準備。十二月二十九日,足利義政命令在天龍寺香嚴院出家的庶兄香嚴院清久還俗,取名足利政知,任命其出任新任關東公方。

足利政知前往關東的具體時間不明,推測在長祿二年(1458年)的四月左右,可是此時足利成氏的勢力還非常強大,足利政知便沒有直接進入關東,而是在關東的門戶伊豆國建立起根據(jù)地,并向關東的豪族們發(fā)去了起兵的催促狀。六月,將軍足利義政命令“三管領”之一的斯波武衛(wèi)家派兵出陣關東支援足利政知,幕府預計在作為主力的斯波軍抵達關東以后,再對足利成氏一黨發(fā)起總攻。

斯波家的領地之一遠江國距離關東比較接近,在“長享之亂”時,又曾經(jīng)出任過出陣關東的主將,再加上陸奧國的“奧州探題”大崎家是斯波家的同族,因此才被幕府委以重任??墒?,讓足利義政沒有想到的是,被寄予厚望的斯波武衛(wèi)家非但沒有出兵,反而自己還先亂了起來。


武衛(wèi)騷動


斯波家是室町幕府的“三管領”之一,同時也是幕府中地位最高的一支足利氏庶流。南北朝時期,斯波家的家督斯波高經(jīng)跟隨足利尊氏南征北戰(zhàn),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在足利家的諸多庶流之中,斯波家更是有著“尾張足利家”(因斯波高經(jīng)官途為尾張守緣故)的獨特稱呼,即便在三管領家之中,也僅有斯波家家督的名字里可以代代受賜足利家的上字“義”字,余下的畠山家與細川家通常僅能受賜將軍名字里的下字。因為斯波家的家督代代出任兵衛(wèi)府的官職“兵衛(wèi)督”與“兵衛(wèi)佐”,而兵衛(wèi)府對應的唐名為“武衛(wèi)”,因此斯波家也被稱為“武衛(wèi)家”。

寶德三年(1451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時年十七歲的斯波家家督千代德丸元服,取名為斯波義健,由庶族大野斯波家出身的斯波持種出任后見人??墒撬共x健的身體實在病弱,僅僅過了一年不到便病逝了。斯波義健病逝后,因為他沒有子嗣,所以在斯波持種的操作下,幕府下令讓斯波持種的兒子斯波義敏入嗣宗家。

可是,入嗣宗家不久以后,斯波義敏就與家中重臣、越前國守護代甲斐常治起了沖突。越前甲斐家在當時的地位十分顯赫,甲斐常治一方面是斯波家的重臣,另一方面又經(jīng)常和幕府的直臣一同出入將軍御所,如同上杉家之于關東公方,甲斐家也是幕府將軍在斯波家安插的眼線。

康正二年(1456年)五月二十八日,足利義政下令裁決斯波義敏與甲斐常治的矛盾,但是由于甲斐常治的姐妹是足利義政的近臣、政所執(zhí)事伊勢貞親的小妾,所以幕府最終的裁定偏袒了甲斐常治,赦免了他與斯波義敏敵對的罪過。得知這個消息以后,斯波義敏氣憤不已,在次年(長祿元年,1457年)的元旦離開了京都,前往家祖斯波高經(jīng)墓地所在的東山東光寺隱居。

長祿元年(1457年)十月二十七日,京畿爆發(fā)了德政一揆的暴動。趁著這個機會,斯波義敏下令讓四十余名家臣加入一揆中渾水摸魚,在十一月四日趁亂襲擊了甲斐常治的家臣,搶走了不少財物。幕府得知此事后,下令命山名教豐以及斯波家的家臣朝倉孝景、織田敏廣出兵剿滅了這四十余人,收回了財物。

長祿二年(1458年)二月十九日,在足利義政的調(diào)解下,甲斐常治做出讓步,與斯波義敏達成和解,幕府隨后下令安堵追隨斯波義敏的家臣們的領地。然而這時候又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早些年斯波家的一些家臣出任奈良興福寺在越前國莊園的代官,但是卻經(jīng)常不給興福寺上交稅賦,因此興福寺一怒之下免去了這些人的代官職。這些代官職后來被轉交給了將軍的近臣等出任,在將軍的示意下,代官的權限又落入了甲斐常治的手中。甲斐常治自然不是好惹的,不可能將這些領地歸還給支持斯波義敏的家臣們。

六月中旬,足利義政下令讓斯波義敏、甲斐常治出兵關東,支援足利政知。甲斐常治在接到命令后不久便臥病在床無法出兵,而斯波義敏則趁著這個機會,對越前國發(fā)起進攻。七月,斯波義敏軍與甲斐常治、朝倉孝景軍在越前國交戰(zhàn),最終不敵敗北。八月七日,斯波義敏的重臣堀江利真率軍進入越前國,一舉扭轉戰(zhàn)局擊敗了甲斐軍,甲斐常治麾下大將大谷將監(jiān)兵敗自盡。

足利義政對斯波義敏擅自在越前國掀起內(nèi)戰(zhàn)十分不滿。然而十一月十一日時,幕府軍在關東戰(zhàn)敗的消息傳到了京都,足利義政只好暫且擱置爭議,給斯波義敏、甲斐常治下了死命令,命斯波義敏在十五號必須出陣尾張國,甲斐常治必須出陣遠江國,做好進入關東的準備。

十一月十五日,斯波義敏、甲斐常治麾下的部隊均從京都出陣,可是二人的軍隊均在離京都近在咫尺的近江國石山停下了腳步。十二月一日,斯波義敏向幕府去信,表示難以征集到運送兵糧的民夫,希望幕府讓甲斐常治負責此事。而甲斐常治則回復幕府表示,越前國大部分領地都被斯波義敏的家臣堀江利真占領了,自己沒辦法在越前國召集民夫。

長祿三年(1459年)正月,斯波義敏與甲斐常治的軍隊再次在越前國展開大戰(zhàn),盡管幕府派出使者前往越前國想要協(xié)調(diào)二人的關系,但是卻被斯波義敏的家臣給趕了回來。得知此事的甲斐常治十分憤怒,向政所執(zhí)事伊勢貞親表示包括自己在內(nèi),甲斐氏的子子孫孫都不會認可斯波義敏的主君地位的。

二月,甲斐常治之子甲斐敏光率軍攻入越前國,擊敗了斯波義敏方的軍隊,占領越前國的府中一帶。三月十七日,怨恨斯波義敏的足利義政下令認可甲斐常治為越前國守護代,命令越前國的國人要協(xié)助甲斐氏,同時還命令若狹國、能登國、近江國的國人們出兵出力援助甲斐常治。

四月,斯波義敏率軍攻打越前國的門戶敦賀城,結果被守軍擊退。五月十三日,斯波義敏再次率軍萬余沿海路進軍包圍敦賀城,結果海上突然刮起大風吹散了船隊,斯波軍不戰(zhàn)自潰。趁著這個機會,敦賀城守軍從城內(nèi)殺出,殺死斯波義敏軍八百余人。二十七日,甲斐敏光在越前國周邊諸國的國人們的協(xié)助下再次殺入越前國,四處掃蕩斯波義敏的殘黨。斯波義敏眼見不妙,只身流亡周防國依附大內(nèi)家。

七月二十三日,斯波義敏的主要支持者堀江利真戰(zhàn)死,越前國重新回到了甲斐氏的手中。甲斐常治在這年的八月十三日病逝,其子甲斐敏光繼任家督,并擁立斯波義敏的兒子松王丸為新任家督。


日本戰(zhàn)國史·花之亂(2)御家騷動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枣庄市| 贵阳市| 永年县| 谷城县| 韶关市| 湖口县| 徐水县| 大化| 醴陵市| 宜州市| 岚皋县| 凌海市| 库尔勒市| 延长县| 汉川市| 无极县| 安塞县| 家居| 房产| 栾城县| 安溪县| 榆树市| 徐州市| 绵竹市| 乌兰察布市| 昭通市| 叙永县| 罗城| 儋州市| 长治市| 朝阳县| 鄂托克前旗| 濮阳县| 竹山县| 安国市| 长治县| 枣庄市| 三亚市| 临湘市| 京山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