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被困在8月31號這天了

??
時間循環(huán)預警
昨天是8月31號
一年中最容易發(fā)生時間循環(huán)的日子
你作業(yè)寫完了嗎?
暑假玩兒夠了嗎?
準備好開學了嗎?
如你所愿
我們就永遠、永遠停留在今天
好嗎


據統(tǒng)計,從1990年到2012年,日本有關“時間循環(huán)”的作品,有15部小說、10部漫畫、21部影視作品、23部游戲*,假如算上“某一話以時間循環(huán)為主題”的作品,數(shù)字更多。(數(shù)據來源于*淺羽通明《時間循環(huán)物質論》)
假如你動漫看得足夠多,就會知道8月是個恐怖的月份。
日漫史上,夏天是一年中最容易產生時間亂流的區(qū)間。
8月底,更是發(fā)生過不少著名的“一日囚”慘劇。
現(xiàn)在,拿起手機,看看你那邊的時間還正常嗎?
早起到現(xiàn)在,有沒有Déjà Vu,覺得今天其實已經過過一次(或好幾次)了?
為了鑒定你有沒有陷入循環(huán),我有必要從頭講講。

01
到底有多少“時間循環(huán)”發(fā)生在夏天?
鼻祖級:1984年,《福星小子》
1984年,押井守導演的劇場版《福星小子2:綺麗夢中人》被視為日漫里時間循環(huán)敘事的元祖。
友引高中即將迎來學園祭,同學們忙得熱火朝天,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學園祭開幕式卻遲遲未能舉行。疲憊的大家察覺到了蹊蹺,感到每個人似乎都無止境地過著同樣的生活。
他們的時間被鎖死了。
周圍世界的歲月在流逝,人類消失了,文明終結了,城市變成了廢墟。
而他們卻留在了那天。

再也不用擔心學校、作業(yè)、家長。
在地球的廢墟上,被困在時間里的少年們游泳、輪滑、釣魚、捉蟲子,容顏永遠年輕,好像在過一場不會結束的暑假。

《福星小子》本來是脫線風格的搞笑青春校園漫,這部押井守監(jiān)督的劇場版卻風格大變,陰郁晦澀,當年引起不少爭議,也引起了原著作者高橋留美子的不滿。
但多年之后,這部動畫還是被視為突破性的作品,據說最初的靈感來自莊周夢蝶、費里尼電影和埃爾舍。
即使放在今天,它在內涵和技巧上也絕不過時。

出租車司機那番駁斥“人類自以為正確的時間觀”的話,放在一部1984年的校園番里,也十分先鋒:

最終,這場“循環(huán)”被解釋為女主角拉姆的一個夢:拉姆希望大家在一起的快樂日子永不結束,因而創(chuàng)造了一個循環(huán)的時空。

當年,這部作品甚至獲得了日本科幻"星云賞",為今后的”輪回系“日漫開了一個水平極高的頭。
致郁級:2006年,寒蟬鳴泣之時
可能是因為押井守的影響,此后的輪回系日漫,越來越有致郁傾向。
終于,2000年初,又出現(xiàn)了一部經典。

《寒蟬鳴泣之時》,改編自同名游戲,將時間循環(huán)和”日式懸疑“、”本格推理“結合,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雛見澤村是一個偏僻山村,昭和58年,主角前原圭一隨著家人移居此地。圭一很快和新朋友們打成一片,然而快樂的日子并不長——其實過去四年來,每逢6月,村里傳統(tǒng)的“綿流祭”當天,都會發(fā)生“一人死亡、一人失蹤”的神秘事件。
圭一因為好奇心深入事件,以那一天為界線,慢慢地接近真相。

每次悲劇發(fā)生后,時間都會跳回到棉流祭之前,于是,整部動畫以祭典為核心,不斷上演著重復的故事。
《寒蟬》做了一個脊背發(fā)涼的人性試驗:
一個本性善良的人,會殺人嗎?正常情況下,不會。
但如果重復1000次、10000次、無數(shù)次呢?
只要足夠多,概率上,總有一次,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契機,墮入黑暗面。

此外,這部作品還將輪回巧妙地結合推理過程,讓觀眾站在上帝視角上,一次又一次推導事件全貌,揭開謎團。
初夏那場無限輪回的祭典,也因此成了一代人的心頭噩夢。

精神污染級:2009年,涼宮春日的憂郁
之后,“時間循環(huán)”故事如雨后春筍般一茬茬冒出來。
2009年版《涼宮春日的憂郁》,可能是玩兒得最6的一部。
那是一個慵懶,而又正常到了極點的盛夏。
你買好超大包爆米花,跟朋友去看電影,然后大家一起去游泳,在夏日祭上瘋玩了一場,又在便利店打了一份無聊透頂?shù)氖钇诠?..一份俗到不行、但永不過時的暑假to do list。

“感覺怪怪的。好像經歷過這一幕了呀?!?/strong>
突然間有人告訴你,你已經在8月17號~31號之間,輪回了15532次,總計595年。


這個在暑假里無限循環(huán)的故事本來很普通,但為了讓大家體會這種恐怖,京都動畫公司把15532次循環(huán)中的8次挑出來,做成了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的8集,依次播出。

于是當年追番的觀眾們,在整整8周內,看到的都是同樣的劇情......

“漫無止境的八月”成為了京阿尼史上最大膽的嘗試之一,一播出就震驚了整個動漫界,并給觀眾們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每當涼宮春日系列(甚至京阿尼其他作品)劇情發(fā)展到8月底,或是設計了作業(yè)沒寫完的劇情,都會引起觀眾恐慌。
這次大膽嘗試也在動畫界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藝術手法,打破次元壁,讓觀眾浸入劇情,真真切切體驗了一把“時間循環(huán)”。
這三部作品,為后來的《魔法少女小圓》《命運石之門》等一系列經典的輪回系作品奠定了基礎。
02
逃避可恥但有用...嗎?
同為幻想類型,日本人對“時間循環(huán)”的熱愛,比太空歌劇要高得多。
前島賢在2010年出版的《什么是世界系》一書中總結道:
“只要時間循環(huán)故事里,主人公被卷入的某種事件或者狀況不能解決,世界就會在同一時間段內不斷重復。”
比如《穿越時空的少女》《四疊半神話大系》,源于不敢面對的戀情——
不敢開口約暗戀的人出去玩,被困在宿舍的無盡時空里。

被朋友告白而驚慌失措,一次次把時間撥回到告白之前。

比如《Space Dandy》《妄想代理人》,源于對現(xiàn)實的逃避——
在外闖蕩、事業(yè)有成的人,厭倦老家的平凡生活,巨大的心理落差導致了一日囚。

老刑警跟不上快節(jié)奏的新時代,給自己造了一個昭和時代的溫柔鄉(xiāng)。

比如《魔法少女小圓》《命運石之門》,源于某種執(zhí)念——
想要拯救對自己非常重要的那個人。

這個理論認為,循環(huán)故事的內核在于“人類的各種執(zhí)念”,因而是永不過時的話題。
而“脫出循環(huán)的鑰匙,往往來自于戀愛之類的人際關系的突破。”
同時,所謂的“社會反映論”認為,在日本當代以galgame為首的游戲消費環(huán)境下,觀眾、讀者、作者受到游戲熏陶,不斷挑戰(zhàn)分支路線、讀檔重來的方式,某種程度上刺激著對時間循環(huán)故事的消費——
比如大家調侃的“萬年小學生”,《柯南》《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這類連載上百集的作品,主角永遠處于同樣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時間循環(huán)”。

此外,不少游戲還利用“讀檔”的天然機制,制造了讓人脊背發(fā)涼的經典——
比如PS游戲《我的暑假》,描繪主人公在鄉(xiāng)下愉快的暑假生活。
游戲本身是應該在8月31日結束的,但如果進行某個特別的操作的話,就能觸發(fā)8月32日這個不存在的日子。

對這一類型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探索后,輪回系作品在今天的日本已經是百花齊放。
但歸根結底,所有“輪回系”日漫的核心,無非是“逃避”。
不想結束,不敢面對。
所以很多人說,看完輪回系作品,會產生深深的無力感。
畢竟,每個人都有拖延癥、都會想要待在舒適區(qū),一輩子都不出來。不是嗎?
不存在的8月32號,“漫無止境的八月”,其實每個人都經歷過。
夏日將盡,死線在即,你只想在家廢著,吹空調,玩手機。
“開學什么的,作業(yè)什么的,再說吧!”
這種心理,也就成為了“時空循環(huán)”的觸發(fā)機制。
覺得挺爽?
呵,無數(shù)作品告訴我們,這種“9月永遠不會來”的體驗,很恐怖的。
不然“一日囚”也不會成為科幻作品里經典刑罰手段之一。
還不相信的,可以去看8遍“漫無止境的八月”。
脫出循環(huán)的方法,也很簡單而殘忍——
無論是鋸開日歷,大聲告白,還是拿起筆開始補作業(yè),各種搞笑或古怪的方法,歸根結底都是一句話:
不能逃避
不能逃避
不能逃避

??
您被困在8月31日了嗎?
需要幫助嗎?
請留言寫清您所在的時間,地點,被困人數(shù),循環(huán)次數(shù),循環(huán)原因
我們將派人前往
作為時間線管理機構,未來事務管理局有著專業(yè)的時空亂流突發(fā)事故組
多年來,已從8月解救過很多人

作者
船長,宅學家,太空美學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