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天干天干,亚洲毛片在线,日韩gay小鲜肉啪啪18禁,女同Gay自慰喷水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冰菓》— 我們應去注視的無聲吶喊

2022-04-21 18:52 作者:信評動畫  | 我要投稿

早年的京都動畫,是一家以改編他家作品為主的動畫制作公司,尤其是游戲公司Key社和角川出版社,占據(jù)了京都改編作品中的大部分。但就在約10年前左右,京都動畫的策略進行了改變;雖說也不是不再改編他家作品(例如近些年的《吹響吧上低音號》與《小林家的龍女仆》),但很明顯的從2012年~2013年開始,京都動畫就將它的重心投放到改編自家文庫,也就是KA Esuma文庫的作品上了。

雖然透過回顧歷史的方式,這樣的改變已是板上釘釘?shù)氖?;但對于正處?0年前的今天的動畫觀眾、尤其是京都動畫的粉絲來說,這絕對是預想不到的事情。畢竟,就在10年前的今天,京都動畫就如同往常一樣,為我們帶來了一部質(zhì)量極高的改編作品——《冰菓》。

雖說《冰菓》的質(zhì)量很高,其后續(xù)的風評也很不錯,但對于當時閱歷尚且不足的我來說,本作還是稍顯枯燥了一點;至少我自己在10年前追番的時候,確實是不太能理解、也無法捕捉到本作的魅力所在的。

事實上,即便到了今日,當我們打開《冰菓》番劇底下的評論區(qū),在尤其前幾集的時候,類似于“看困了”的評論,其實也并不少見。換言之,本作的核心魅力,它的優(yōu)秀,其實還是相對含蓄地、內(nèi)斂地,隱藏在了它整體的文本之下;而這對于一般觀眾來說,如果不是有意去挖掘,確實就不太容易被發(fā)現(xiàn),自然就說不上能夠被它所觸動了。

我自己也是在閱片量有所提升了之后,在前幾年回顧這部作品時,才比較能夠意識到本作的魅力;也是到了近期,為了撰寫這篇專欄,在重新把本作給仔細地看過一次之后,才真正地被作品那強大且具有力量的表達,給深深地震撼。

所以我的這篇專欄,將會試著為大家分析并解答以下的三個問題:
為什么本作的故事,會讓部分觀眾感到無聊?
為什么即便這樣,包括我在內(nèi)的不少觀眾,依舊會被它征服?
以及最為關(guān)鍵的,作品那讓我震撼的核心表達,究竟是什么?

為了回答這幾個問題,我將透過下列的四個章節(jié),來進行論述:

1.平淡卻令人驚喜的推理與事件
2.更看重人的“日?!迸c“細膩”
3.與天才之間,那令人絕望,卻又并非遙不可及的距離
4.我們應去注視的無聲吶喊

希望我的這篇觀后感專欄,能夠讓你對這部作品產(chǎn)生更進一步的理解;
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三連、分享、關(guān)注,來支持up主?。?/span>


注:本文對本作部分推理的謎底有一定程度的劇透,若是對此非常在意的觀眾還請自行留意與斟酌。

平淡卻令人驚喜的推理與事件


首先,我們來聊一聊本作的推理。
簡單地說,我們先來試著回答下面的這個問題:本作的推理,有趣嗎?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從我們一般觀眾,對于“推理”的看法開始說起。

對于一般觀眾而言,當一部作品標榜著“推理”的這個標簽時,我們往往會將它和“懸疑”,將它和“刑偵案件”,進行一定程度的綁定。這源自于大多數(shù)以“推理”為主標簽的作品,都會習慣性地設(shè)計出一個個重大的案件,來作為其故事的重心;所以作為觀眾的我們,看見“推理”的第一反應,自然也會是如此的了。

也因此,當本作坐擁“推理”標簽,但實際展現(xiàn)出來的推理劇情,卻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重大案件之時,這或多或少就會造成我們在期待上的偏差,讓對常規(guī)“推理”抱持期待的觀眾,感到失望。畢竟會因此而被吸引進來的觀眾,想看的就是緊張刺激的、沖突張力疊滿的劇情設(shè)計,所以面對著本作這樣既不緊張、也不刺激的推理橋段之時,自然就會感到“無聊”與“單調(diào)”了。

這,就是本作于推理上的第一個勸退點。

只是,即便不考慮期待的問題,就以一個客觀的角度去看待本作的推理,說實話,它也的確很難勾起我們的興致。

這是因為,本作所著重描寫的推理事件,至少在最一開始,真的都是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而必須誠實地說,這些與我們毫不相干、且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瑣事,真的很難調(diào)度起我們對它的好奇心;再加上作品是以男主折木,這個“節(jié)能主義者”來作為它的主視角,那么跟隨著主角視角的我們,自然就更難對這些事件產(chǎn)生興趣了。

而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我們還要被迫去看著主角一群人,圍繞著一個自己壓根不感興趣的事件,去進行細致的、詳盡的、甚至都有那么一點繁瑣的推理,這個過程確實會讓人感到痛苦且枯燥。這就好像上課;只要我們對課程內(nèi)容不感興趣,那么無論老師再怎么努力、再怎么用心地將推導過程給解釋清楚,該睡的學生也還是會睡的。

而這,其實才是本作,尤其在最初期、在它尚未深入事件真相之前,讓好一些觀眾提不起勁的關(guān)鍵理由了。

前面說了這么多,或許會有人認為我對本作的推理,就是持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但事實恰恰相反,在我看來,只要能夠擺對心態(tài),且只要真的不對本作的這些事件全然無感,那么隨著故事的深入,本作的推理橋段的精彩程度,真的是難以言喻的。

以本作的第十九集,這個我認為最能夠代表《冰菓》推理的一集為例子:在這集里,起因就只是一段不明所以的廣播;但只是因為折木與千反田兩人的一時興起,就對這簡單的一句話,進行了層層遞進的推理與剖析,分析出廣播中老師所要尋找的是什么人,推敲出老師是出于什么樣的理由去找他,甚至在最后,還捯飭出背后所可能存在的犯罪事件。

借由這樣的一個案例,我們就能夠窺探到本作推理的兩大魅力了。

第一,在于本作推理過程的嚴密度。

雖說本作也有部分的推理橋段,處理得很無腦、直接;但只要是作品想要認真對待的事件,就算它初期的吸引力不足,它也會呈現(xiàn)出一個足夠合理、且邏輯性十足的推理過程。而說實話,我們對于這種,能夠一步步地將事件面貌給推論出來的過程,這種將一個又一個的“為什么”給解答出來的過程,我認為是有著本能的喜好的。畢竟,學習、滿足對于未知的好奇,這確實算得上是我們?nèi)祟惖囊环N天性了。

尤其,本作的很多事件,特別是三個主線故事的事件中,它的事件全貌,往往都是遠超出事件一開始所給予我們的印象與預期的。所以,當我們在本作的推理過程中,看見那個被隱藏起來的、那個我們所未曾預料到的真相,被逐步揭開之時,我們心中的好奇心,就會一點一滴地被點燃起來,并在最后在得知了一切之后,得到巨大的滿足。

而這,其實就是本作推理的第二大魅力:驚喜感。

恰恰是因為本作所聚焦的事件,如此之瑣碎、如此之渺小,它最后帶出來的巨大真相,才會顯得如此令人震撼。無論是“冰菓”背后的真相、懸疑劇編劇的劇本推論、還是文化祭中十文字事件的真相;這些一開始看似平凡的、甚至都有可能發(fā)生在我們周遭的小事,最后的真相竟然能夠迸發(fā)出如此巨大的力量;這其中的變化與反轉(zhuǎn),絕對能夠顛覆我們的預期與想象。

也因此,就算本作的推理在一開始,顯得單調(diào)與無聊;在看完了一個又一個事件之后,在知曉了一個又一個的真相之后,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觀眾,也都會被這樣的驚喜與震撼,給征服了。

在此基礎(chǔ)上,京都動畫的演出,也予以了本作極大的幫助。

畢竟,本作的推理確實就只是圍繞著一些瑣碎的小事件,所以它所能夠帶來的視覺沖擊力本來就不高;再加上很多推理的過程,其實都只依靠角色的口說與想象,所以本作其實“動畫化”起來,是很難讓人直觀地感受到它的有趣與魅力的。

但是,本作透過大量假想場景的設(shè)置,透過多元且豐富的鏡頭切換,以及對于細節(jié)伏筆的高度重視,這些都讓本作那看似枯燥的推理過程,在視覺層面上竟然能夠顯得如此有趣。我們能夠借由這樣的方式,迅速地理解角色的話語與推理,并且直觀地借由畫面演出,去想象那些角色(或者說作品)所希望我們認知與感受到的事物。

誠然,這依舊無法根治與撼動本作對于部分觀眾而言的“無聊”;
但是,要將本作這樣一個“平淡”的推理過程,演繹出動畫現(xiàn)有的效果,能夠讓它在同一時間,征服另外一群包括我在內(nèi)的觀眾,本作所提供的制作與演出,也絕對占據(jù)著重要的貢獻了。

所以來到最后,我們再回到最一開始的問題:本作的推理,有趣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確實是比較因人而異的。

它并沒有特別精彩的沖突設(shè)計,過程中也缺少一些直觀的爆點與亮點,所以它的確缺乏吸引力;對于那些就不喜歡故事欠缺精彩沖突、缺乏戲劇張力的觀眾來說,本作的推理自然很難稱得上有趣。

但是,只要對此的要求不那么高,只要花點心思,去細細體會本作的推理過程,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本作大多的推理,其實都是設(shè)計得非常精巧的。不僅僅是有著足夠嚴謹、足夠合理的推理過程,它透過這樣一個看似平淡的小事所包裝起來的事件全貌與真相,以及由此所帶來的震撼與驚喜,真的都是遠超出我們的預期的。

也因此,一旦能夠意識到這點,再搭配上京都動畫給力的制作,本作的推理所能夠帶來的效果與觀感,我認為也絕對算得上是上乘的了。


更看重人的“日?!迸c“細膩”


前面的一大段,我們針對性地討論了本作的推理部分。但實際上,推理并不是本作的全部,甚至一定程度上,都算不上是最重要的元素;本作的標簽,除去推理之外,還有“日常”。

而在我看來,“日?!?,才是本作最為重要的元素與標簽,也是本作真正意義上,做得最好的一部分。

之所以會這么認為,是因為本作的推理橋段,其實放眼整部作品,占比不算特別的多,甚至應該都沒過半。就不說那些相對零散的單元故事了,就連作品的三條主線,前期也是被不少的日常橋段所占據(jù)的。由此可見,雖說本作的不少推理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結(jié)果,但作品也并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推理上面的。

其次,本作推理的核心目標,幾乎都不在于事件本身的真相如何;它更多地,是在探尋這些事件背后的參與者,他們都在想些什么。

換言之,比起事件,本作更在意的,是人。
而最后的這個終極目標,恰恰就是一部偏向“日常”(亦或是我所謂的“細膩”向)的作品中,所重視與追求的方向。

事實上,利用推理要素,去揣測、去深挖其他角色的內(nèi)心想法,其實也是我認為本作作為一部“細膩”向作品,最有意思的一個設(shè)計。

在常規(guī)的“細膩”向作品中,一般上如果我們想要足夠細致地,去探尋其他角色的內(nèi)心想法,最有效、也最直觀的做法,就是切換視角;讓我們直接借由另一個角色所看見的人事物,以及他當下所產(chǎn)生的想法與情緒,來體會這個角色內(nèi)心深處的糾結(jié)與苦楚,進而達至共情。

然而,在本作中,它巧妙地利用“推理”這一工具,去將其他角色,尤其是那些遠在天邊的角色的想法與情緒,借由一個個零碎的線索,給再現(xiàn)出來。

而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對每一個線索那足夠認真且細致的挖掘與反芻,還是動畫在呈現(xiàn)這些時所采用的畫面演出,乃至于主角們對此的反應,這些都讓這些不易被具現(xiàn)化的想法與情緒,得以有效地被外化出來,并讓它沁入我們的內(nèi)心之中,讓我們在很多個剎那,被這些細微、卻富有力量的情緒,給震撼、給感動。

這,才是本作在同類型作品中,之所以能夠如此獨樹一幟、能夠受人吹捧的關(guān)鍵了。

當然,也不僅僅是那些需要依托推理才能得到答案的內(nèi)心描寫,本作在常規(guī)“細膩”向作品中所需要的,直觀且細致的內(nèi)心描寫,也做得足夠優(yōu)秀。

這點我們可以以本作的“戀愛”線作為一個例證。

我相信有不少沖著本作“戀愛”標簽點進來的觀眾,會被兩個主角在前期那幾乎毫無進展的關(guān)系推進,給勸退??墒?,只要看到最后一集,即便兩人至此都尚未確立關(guān)系,但單憑這兩人那極其文藝且浪漫的告白,都足以讓絕大多數(shù)的觀眾淪陷。

不過,我們再回過頭來思考,這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怎么進展到這個地步的呢?

是的,作品別說前期了,幾乎全篇都沒有直接或明確地,去推進兩人的關(guān)系;但是,兩個人之間的互動,那種極為曖昧的氛圍感,其實在故事的中期,就逐漸形成了。無論是文化祭中千反田注意到折木看到自己的照片后的羞澀,還是在那之后兩人屢次一同推理時,那一步步貼近、卻又因此而羞澀的互動描寫,這些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將兩人的關(guān)系,一步步地拉進。

而正是作品對于細節(jié)的精準描寫與把控,才使得這樣一個唯美的關(guān)系,能夠被如此浪漫地展現(xiàn)出來。

不僅是在兩個主角的戀愛關(guān)系上,作品在幾乎所有主要角色身上,都予以了非常大量且充足的細節(jié)描寫,讓他們能夠獲得豐富且立體的人物塑造。

舉一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那就是在故事中前期的時候,有一段眾人討論起塔羅牌的橋段。這個橋段對于當時的主線而言,幾乎是毫無關(guān)聯(lián)、也毫無幫助的;但是,借由這樣簡單的一個討論,我們對于每個角色,他們的性格、想法、處事方針等,都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而這樣對于角色塑造有所幫助的橋段、細節(jié)、與演出,幾乎遍布了整部作品。

也因此,我才會說“日常”,這個以人為本的標簽與元素,才是本作最重要,也做得最好的一個部分。

誠然,就如同我在前段的一開始所說,要是沒有意識到本作本質(zhì)上是一部“日常”番,是一部我所謂的“細膩”向作品,而沖著本作的“推理”標簽,亦或是剛剛才提到的“戀愛”標簽點進來,那它所帶來的期待落差,確實會是一個導致觀感不好的重要因素。

就好像如果有人沖著看將棋對弈的心態(tài),去看《三月的獅子》,那大概率他是無法享受、無法沉浸在那部作品之中的。

只是,只要能夠搞清楚本作的作品類型,只要能夠意識到本作比起“戀愛”、比起“推理”,它更看重埋藏在這些背后的“日?!迸c“細膩”;那我相信,本作在此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它那將“推理”給融合到這類故事中的能力與巧思、它那內(nèi)斂又浪漫的情感推進,一定能征服我們這批觀眾!


與天才之間,那令人絕望,卻又并非遙不可及的距離


前面一段我論證了本作最重要的標簽,其實是它的“日?!迸c“細膩”,這兩個以人物之間的互動與內(nèi)心描寫為重心的元素。

不過,究竟本作借由這樣的互動與描寫,它具體展現(xiàn)了什么、深挖了什么、探尋了什么,才能夠觸碰到我們這些觀眾的內(nèi)心;究竟探討了怎樣的主題,才能夠讓那些一開始看似樸素的推理事件,讓這樣一個看似平淡的故事,最后能夠顯得如此具有力量,如此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在我看來,本作最直觀、同時也是能夠讓最多人感到共鳴的內(nèi)核,絕非它對于“才能”的討論莫屬了。

沒錯,我相信每一個看完《冰菓》的觀眾,尤其是其中文化祭的篇章(也就是《庫特利亞芙卡的排序》這章)之后,一定能夠意識到作品在此對于“才能”的探討,并且對其產(chǎn)生足夠強烈的共鳴。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作品輕巧地透過幾個角色的故事與想法,將“才能”這一詞匯背后的殘酷,給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例如里志,他認為這次事件是推理解決不了的,畢竟在這樣一個大海撈針的事件中,只有行動起來,去當場抓現(xiàn)行犯,才是一個最優(yōu)解;而對此,他本以為自己能夠勝任,至少比起折木更能夠發(fā)揮作用。但很遺憾的,最終折木還是借由推理的手段,破解、并精準地抓到了真兇。也就是說,里志四處奔波了一大圈,最終成績,卻沒有一個呆在部室、只是稍微動動頭腦的人,來得有效率;而這,顯然對于里志而言,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又像是摩耶花,她在與漫研部學姐爭論“評價作品”的必要性的過程中,其實也直率地承認了在文創(chuàng)領(lǐng)域中,就是有天賦異稟的天才;也因此,對于這些天才筆下的優(yōu)秀作品,它無需人氣與流量作為參考指標,它在誕生的剎那,就已經(jīng)是“神作”了。換言之,創(chuàng)作者客觀的能力差距,是存在的。

而在這場爭論的另一方,也就是漫研部的學姐,她其實心里也清楚這一點;她在前一年所努力創(chuàng)作出來的漫畫,與她同輩的朋友所創(chuàng)作的漫畫相比,就是存在著這樣的客觀差距的。而更令人揪心的,是她的朋友以前對漫畫并不了解;也就是說,僅僅只是她的處女作,就已經(jīng)有了這樣驚人的水平。面對著這樣的一個“天才”,看著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就這樣輕易地被他人超越,敢問又有誰能夠輕易地、坦然地接受呢?

然而,這還不是最讓人絕望的。真正讓人絕望的,是這樣的天才,卻對于自己的天賦不自知,又或者說是不珍惜。就好像此次十文字事件的真兇,他的作案動機,就是想要試探他那堪稱天才的搭檔,是否看過了他們本想創(chuàng)作的漫畫新作的原稿;他的這個天才搭檔,是否還對“漫畫”這個只是一時興起的興趣,保有丁點的留戀。

明明是一個那么具有天賦的人,明明只要起心動念就能創(chuàng)造出奇跡,這樣令人絕望的差距,讓我們對他產(chǎn)生了期待;但他卻因為不曾付出過多少努力,卻因為尚未產(chǎn)生巨大的沉沒成本,而能夠如此肆意地辜負這樣的期待,這才是“天才”對于我們“凡人”而言,最大的打擊、最大的傷害。

或許也是因為這樣,里志才會討厭他人頻繁地使用“期待”一詞。畢竟,所謂期待的背后,恰恰是對自己的不期待,恰恰是在自己明確了自己無法做到的剎那,所生成的絕望的“吶喊”;所以,一旦自己說出了“期待”二字,那就相當于自己放棄了對此的執(zhí)著。

而這種被迫放下的過程,這種因為無奈而產(chǎn)生的期待,卻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jīng)之路。所以在那之后,我們看見了那個越發(fā)沒有勝負欲的里志;他所執(zhí)著的事物也變得越來越少,甚至直到最后,只剩下了“沒有執(zhí)著”這點可以繼續(xù)執(zhí)著下去了。

而所謂的成長,不就是我們的棱角與銳氣,被現(xiàn)實給一點點磨平的這個過程嗎?
不就是我們所執(zhí)著的、所熱愛的事物,因為我們所產(chǎn)生的一個個期待,給消滅的過程嗎?

而同樣經(jīng)歷過成長,經(jīng)歷過這一切的我們,自然就會對里志此刻的想法與處境,產(chǎn)生極為強烈的共鳴,進而被本作那極其犀利的、極具穿透力的“才能”論述,給折服。

當然,本作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不僅僅提供了追逐著天才的普通人的視角,而是它在此之前,也就是在懸疑電影的篇章(亦即《愚者的片尾》這章)中,就已經(jīng)簡單地討論過被當做天才的折木以及入須學姐,對此的一些看法。

事實上,折木在這個篇章里,恰好就摔了一個大跟頭。雖然他的確因為自己強大的才能,挽救了那個短片電影的劇本與結(jié)局;但是,這與他在最一開始的目的,亦即還原出編劇學姐的真實意圖,顯然是違背了的。誠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多少也可以怪罪于入須學姐的“蠱惑”與“誘導”;但這同時說明了折木的所謂才能,也是局限的、狹隘的。

折木不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也沒有率直且較真的性格、對于身邊的人事物也不感興趣;但要想在缺乏了上述三者的情況下進行推理,不僅有可能會因為線索的缺失而出現(xiàn)漏洞,這樣一個不以人為本的推理,往往也顯得冰冷、疏遠。

也因此,折木的才能要發(fā)揮得最好,同樣是需要他人幫助的;
換言之,如果天才真的那么遙不可及,那他為何還需要他人的幫助呢?

而這個疑問,其實恰好能夠回應文化祭篇章中,那對“才能”過于負面的論述。

誠然,我們無法否定天才的存在,但或許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是,我們與天才之間的鴻溝,可能并沒有我們所想象的那么巨大。那本漫畫的作者,是由兩個“天才”,一人構(gòu)思劇情、一人負責繪畫,再交由第三個人輔助背景作畫,才能夠誕生出來的;但反過來想,要是缺少了其中的一環(huán),這部優(yōu)秀的漫畫,是不是就無法取得這樣的成就;甚至,現(xiàn)階段的情況就是劇本已經(jīng)準備完全,但是繪畫的人擺爛了,才會促成十文字事件的,不是嗎?

所以,里志或許無需對于自己過于自卑。他雖然的確沒有專研某一件事情的耐心與能力,使他相比起其他人來說,缺少了一個特別的一技之長;但是,他對于知識層面的廣度,以及借由這樣的廣度所能夠逐漸匯聚而成的知識網(wǎng)絡,單就這一點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就已經(jīng)望塵莫及了。

而就如入須學姐所說的那樣:“強者的自謙是刺耳的”;在里志面對著折木的某個特定的才能而感到自卑的同時,他的自卑是否對于其他更一般的普通人來說,是否構(gòu)成刺耳的自謙呢?

所以,本作對于“才能”這個課題,其實進行了非常多層次的深挖與討論。

雖然它花費了更多的篇幅與力氣,去展現(xiàn)那令人刻骨的無奈與絕望;但它也絕不是一面倒的站在這個立場上,它也同時清楚地告訴了我們,即便是所謂的天才,也有他們犯錯、自卑、做不好的時刻,他們也是需要我們這些普通人,所具有的其他能力,才能夠把一件事做得更好、更完善。

所以,我們確實可以對比我們更厲害的人,抱有敬畏之心;但,我們也無需因此而感到絕望,更無需因此而過度地貶低自己。畢竟,說不定哪天,我們也能成為他人眼中的天才呢?


我們應去注視的無聲吶喊


對于“才能”的討論,確實算得上是《冰菓》當中,最精彩、也最能夠讓人意識到、并產(chǎn)生強烈共鳴的主題論述了。但,《冰菓》想要傳遞的內(nèi)核,那個能夠貫穿《冰菓》的核心主題,真的是“才能”嗎?

對此,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看來,“才能”只不過是一個能夠進一步地將《冰菓》核心主題給展現(xiàn)出來的論述與討論;《冰菓》的核心主題,其實就是它的標題,也就是“冰菓”篇真相的那兩個字:Ice Cream -?I Scream - 我 吶喊/悲鳴。

其實要注意到這點也并不難,畢竟這個要素雖說不太顯眼,但卻貫穿了全劇,尤其是動畫中這三個主線篇章。

“冰菓”篇章就不必說了,最后的真相,直指千反田叔叔當年被迫退學時,借由古典文學部部刊《冰菓》的名字,來發(fā)出他那絕望的、卻又無人聽見的吶喊與悲鳴。

懸疑電影篇章中,被眾人所推選出來的編劇學姐的想法,在無法達至眾人期待之后,她的畏縮與懦弱,其實也形成了一道無聲的悲鳴;雖說入須學姐的介入與折木的方案,拯救了那部電影,但編劇學姐本人心中的苦澀,又有誰能夠聽見呢?

到了文化祭的十文字事件,之所以犯人要采用這樣一個別扭且拐彎抹角的方式,去試探搭檔的想法;其實就是因為他無法主動地、清晰地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并傳達給他的搭檔,所以才要使用這樣的方式。而這樣的一種方式,乃至于這整個篇章中所對于才能的討論,其實不就是犯人以及其他普通人,面對著自己的“無能”與“自卑”,所發(fā)出的無聲吶喊嗎?

是的,本作中的幾乎所有事件,都是事件背后的參與者,對于某件事情的無聲吶喊;
而本作幾乎所有的推理的目標,就是試圖將這道無聲的悲鳴,給探究出來。

說到這里,我不知道各位是怎么想的,但當我意識到作品的這層意思之時,我是非常震驚的。

畢竟到了這一步,我無法避免地意識到,那些我們所輕視的、那些在我們眼里壓根沒有吸引力的事件,它們背后所懷揣的,竟然就是他人在絕望之際,用盡他最后的力氣所發(fā)出的無聲吶喊。而對此視而不見的自己,對此毫不在意的我們,若不是有本作、有千反田,我們是不是就會因此錯過了一個又一個可以幫助他們的機會、是否就會變成又一個將他們拉入絕境的、冷血無情的幫兇呢?

想到這里,我不禁感到不寒而栗。

但好在的是,作品借由千反田的好奇,以及折木的推理,它將這些無人發(fā)現(xiàn)、沒人在意的悲鳴,給挖掘了出來。而我們,也能夠借此機會,去感受這些絕望的悲鳴,并因此,多多少少在分攤哀鳴者的情緒的同時,讓他、也讓我們自己,能夠得到些許的釋懷。

所以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三個主線事件的核心人物,其實也距離主角越來越近;這是因為,本來對周遭的一切,都毫不在乎的“節(jié)能主義者”折木,在他經(jīng)歷了一連串的事件之后,在他聆聽了如此多人的吶喊與悲鳴之后,他開始懂得珍惜眼前的人事物,開始變得想要了解周遭的伙伴,甚至,也會開始主動去分析與推理一些,自己所在意的事情了。

而跟隨著折木的視角,代入到折木身上的我們,或許也會隨著折木這樣的變化與成長,潛移默化地讓我們自身,也能夠變得更加具有關(guān)懷。

而這樣一種連同折木和我們在內(nèi)的變化與成長,可能正是本作想要向我們傳達的核心事物吧!

的確,我們不是千反田,沒有她那過于常人的感性,能夠提前一步,去敏銳地察覺到那些無聲無息的吶喊;我們也不是折木,無法透過強大的推理能力,去將事情的真相,給分析出來。

但是,如果借由這部作品,我們能夠稍稍地將我們的目光,投放到我們眼前的人事物,能夠比起過去,對周遭的事物有更多純粹的關(guān)懷,并且逐漸地,學會了如何積極地活在這樣的當下;那么,即便我們依舊無法做得像千反田與折木他們那樣好,或許,我們也能夠有多那么一點點的機會,去幫助到那些,我們想要、也可以幫助到的人吧!

而這,可能就是本作,最最最想要傳達的內(nèi)核了吧!

只是,諷刺且遺憾的是,和十年前的我一樣,看不見這層表達的觀眾,也依舊存在,甚至也不在少數(shù);所以,以《冰菓》為名的本作的核心表達,也正如它的標題一樣,變成了一道無聲的吶喊,無法被這些觀眾所察覺。

也是因為這樣,我才想要撰寫這篇文章;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能夠意識到本作背后,那令人震撼且動容的力量。這樣一股極具人文關(guān)懷的表達,絕不該被那么多人,給錯過。



回到最一開始,我所提到的三個問題:

為什么本作的故事,會讓部分觀眾感到無聊?
這主要是因為期待上的謬誤,將本作錯看成一部“推理”作品。而很顯然的,在“推理”層面,本作雖說也有嚴密的推理過程,以及令人震撼的真相與結(jié)局,但一個如此平淡的事件與推理,確實無法與一般觀眾對于“推理”的期待相匹配。所以對于這部分觀眾來說,自然就很難把本作的故事,給看下去了。

為什么即便這樣,包括我在內(nèi)的不少觀眾,依舊會被它征服?
那是因為,只要擺對心態(tài),只要意識到本作的重心,其實是放在“日?!迸c“細膩”上,那么作品在此的優(yōu)秀表現(xiàn);無論是強大的內(nèi)心描寫能力、出彩的分鏡演出、乃至于那將推理要素融入這個題材中的創(chuàng)意與巧思,都會讓人不禁感到贊嘆。

那么最為關(guān)鍵的,本作那讓我震撼的核心表達,究竟是什么?
雖說作品對于“才能”的論述,是它最為直觀的一個主題,且它也的確精彩到足以讓絕大多數(shù)的觀眾感到觸碰;但在我看來,本作核心想要傳達的,其實借由它對于作品中的無聲吶喊的描寫、借由折木在經(jīng)歷了這一切之后所擁有的成長與改變,使見證著這一切的我們,能夠或多或少地,去更關(guān)心我們周遭對我們重要的人事物。而這樣一種具有強大人文關(guān)懷的表達,一向來都是非常能夠觸碰我的核心主題。

綜上所述,我認為《冰菓》是一部非常出彩的好作品。

誠然,我相信我依舊無法透過我的這篇專欄,去撼動本作對于某些觀眾而言的平淡與無聊;但,就如我前面所說,我還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在看了我的這篇專欄之后,可以在意識到本作的核心表達,并在此基礎(chǔ)上,更好地了解到本作對于我們這些愛好者來說,它為什么是一部如此精彩、美好、偉大的作品。


簡單評分:9.3/10


ps:對于本作的推理,其實還有一點是導致我們無法有效投入的理由,那就是文化差異。本作中推理所使用到的線索與一些懸念的設(shè)置,其實是仰賴于一些基于日本文化的常識之上的;這里舉兩個我明確注意到的例子:一個是“冰菓”這一詞匯,對于我們中的多數(shù)人而言,是不知道它其實是“冰淇淋”的意思的,這就使得最后真相揭曉之時,我們或許比起日本人,亦或是那些已知這個詞匯的意思的觀眾,來得更加困惑與茫然了;另一個,則是在第十九集中,有關(guān)廣播播報一般會復述一次的說法,這至少在我生活的地方,是不會這么做的,因此這個對于他們理所當然的常識,對于我們就并非如此了。當然,雖說這樣的設(shè)計對我們這些外國人來說很難稱得上是友好的,但我認為作品能夠巧妙地利用這些堪稱常識的事物,來作為它的關(guān)鍵推論或懸念,算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了。

ps2:本作對于人物的塑造,如同我文章所說,其實是做得非常優(yōu)秀的。但或許會有人覺得千反田這個女主角,被設(shè)計得有些煩人,亦或是有點工具人。誠然,相較起折木那細致的變化、對比起里志對才能的思考、乃至于和直率且正直的摩耶花相比,千反田仿佛就是一個只會提出疑問的“好奇寶寶”;但,正如同我所理解的本作內(nèi)核,是建立在無聲的吶喊之上,那千反田這個,能夠察覺到這一細微異樣的角色,這樣一個有著純粹的感性、并極具同理心的角色,恰好就是能夠支撐起本作的這一主題的角色。試想,若不是千反田,折木的成長根本無從談起;若不是千反田的一句句“好奇”,我們又怎會將我們的目光,投放到那些我們所無法觀察的細微事物呢?所以在我看來,千反田這一角色的設(shè)計與塑造,是與作品本身的核心表達,有著高度的匹配的。

ps3:本作的配樂也表現(xiàn)得相當出色,好聽程度就不說了(畢竟大多都是經(jīng)典的古典樂),但意外地是這樣的配樂竟然能夠?qū)⒈咀鞯膽夷罘諊嗷蚴且恍┫鄬ぐ旱臅r刻,給襯托得很好,這點確實是令人敬佩的。這里順勢分享本作的OST:

ps4:希望大家會喜歡我的這篇觀后感專欄,也希望大家能夠三連支持并關(guān)注up主哦!對于動畫或者專欄有任何想要討論的,也歡迎到留言區(qū)告訴我哦!



《冰菓》— 我們應去注視的無聲吶喊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德钦县| 宜黄县| 台山市| 和硕县| 宝鸡市| 乌恰县| 阳新县| 安图县| 焦作市| 石首市| 瑞金市| 龙南县| 和顺县| 澎湖县| 射阳县| 怀柔区| 宁明县| 景泰县| 竹北市| 电白县| 抚州市| 谢通门县| 南江县| 徐州市| 紫云| 汶上县| 克拉玛依市| 阿鲁科尔沁旗| 高州市| 成安县| 宜黄县| 易门县| 南康市| 开封市| 永仁县| 卢湾区| 泽库县| 海宁市| 普洱| 吴堡县|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