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朋友圈的“假老膠”,你買過嗎?揭秘“泰國老膠”的真面目!
大家好,我是魚膠愛好者,俗話說的好“姜還是老的辣,酒還是陳的香!”,道理放魚膠這也是一樣:魚膠當然還是老的補。不過真的是所有老膠都是好的嗎?并不是這樣的,小伙伴們一起跟著小編的腳步,揭秘這些假老膠的真面目吧!
最近市場上多了一款“網(wǎng)紅”花膠,不少賣家稱之為“泰國老膠”,也有人管它叫“越南老膠”,實際上是一樣的東西。
我想很多朋友應該也不算陌生,朋友圈到處都是,這種魚膠泡發(fā)起來很大,顏色也是暗沉呈蠟黃色,看著幾乎可以媲美那些價值幾十萬的珍藏級別花膠,價格卻驚人的低廉……
世上真有天上掉餡餅的事?
“泰國老膠”的真面目
泰國老膠究竟是什么品種,怎么沒炒起來以前沒聽過,甚至沒出現(xiàn)過?
其實,所謂泰國老膠就是小規(guī)格的淡水黃花膠經(jīng)過處理后作假成老膠的顏色來冒充老膠賣。
這種泰國老膠的重量比原來黃花膠重10%,價格也貴20%左右。
對于資深花膠客來說,幾乎一眼就能辨別,但是用于欺騙花膠小白來說,還是綽綽有余的。
“泰國老膠”的造假方法
三步即可到位↓
1、把黃花膠筒上鍋蒸3到5分鐘左右。
2、把蒸過的黃花膠放入冷水中,根據(jù)膠筒的大小來決定浸泡冷水中的時間。
3、從冷水中撈出黃花膠后再進行風干、晾干即可。
看看吧,造假就是這么簡單,買魚膠不要刻意追求老膠。這個市場流通最快的始終是新膠,一般不大的魚膠找真正的老膠很難,就算有也大多是處理過的。唯一最安全又靠譜的做法是自己買新膠回去,邊放邊吃。
希望大家都能吃到真正意義上的老膠,而不是處理過的老膠。
“泰國老膠”造假層出不窮
除此之外,近幾年出現(xiàn)的假魚膠也特別多,下面這種叫“泰國斗湖”,也有叫“越南魚膠”,名字估計是隨意取的,就跟泰國老膠一樣,泰國老膠是真正的魚膠,其實這些是假魚膠。
下圖中泡發(fā)出來并沒有散開,泡發(fā)不會散亂的魚膠是真魚膠的特征,但也不能代表全部。所以這個假魚膠,這點看起來像真的一樣,其它因素都是假的,紋理,整體性,色澤,氣味等各方面,這些都是要綜合考量,不能單獨就一個方面來解釋。
這類假魚膠很多,經(jīng)常有商家把這些賣給酒店做花膠湯,價格甚至低到二三十塊錢一斤,很多人喜歡便宜又厚,這種想法本身有點問題。賣假魚膠的人最懂這些人的心理了。
除了這種上面這種泰國老膠,還有類似“泰國老石肚”魚膠,用的造假手法也大同小異。
也就是把種類不同的魚膠進行加工,風干做舊。然后再加以塑造一下,就成了圖片中的樣子。
基本上市面上造假的老膠都是采用類似方式。
只是選擇不同品種的魚類,蒸的時間長短不一,泡冷水的時間長短不一,是否人工造型等等。
便宜沒好貨,便宜更沒老膠?;z作為海洋八珍之一,品質(zhì)比較好的,價格相對來說自然會高一些。想要用十分低廉的價格就買到老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本身價格就比較便宜的花膠,想要收藏起來,慢慢放“老”,其升值空間根本就抵消不掉保存它們所耗費的成本。
這種完全沒有回報率的事,任何一個精明的商家都不會做!那你又怎么可能從商家手里買到便宜實惠的“老膠”呢?
老花膠的標準是什么
業(yè)內(nèi)通常認為至少存了5、6年的花膠才剛剛有資格稱為“老花膠”;
7~12年左右的才算有點老,但又不是很老;
12年以上的才是純純的老花膠。
原因是5年以下的花膠每半個月左右還要拿出來曬一曬,透透氣;
7~12年左右的就可以不用特意存放了;
12年以上的花膠外界的環(huán)境基本對它沒什么影響了。
陳化后的老膠有什么功效?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氧化之后的魚膠,表面開始逐漸達到“絕干”狀態(tài)。
花膠在長期存放過程中發(fā)生物理變化,這些物理變化同時也改變了花膠的風味和口感。
這時存放越久的老膠相比新膠軟黏的口感更有彈性,且魚腥味被大部分揮發(fā)掉,纖維硬化,使它更加耐燉,味道更為醇厚,膠腥味較淡甚至沒有腥味,湯水也更加清澈透明。
并且,根據(jù)老一輩人的經(jīng)驗,越老的魚膠功效越強、越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
所以,如果追求高品質(zhì)的花膠滋補,一般選擇老膠;如果經(jīng)濟實力不允許,新膠放一兩年再吃也具有滋補的作用。老膠固然珍貴,不過也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經(jīng)濟實力,挑選合適自己的花膠才是正確的滋補方式!
后語
大家好,我是魚膠愛好者,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喜歡我的小伙伴可以轉(zhuǎn)發(fā)給身邊朋友哦,點贊加關(guān)注了解更多魚膠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