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注疏》何晏注,刑昺疏
(三十二) ? 子問公叔文子于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弊釉唬骸捌淙??豈其然乎?” 邢昺疏:“子問”至“然乎”。這一段是講衛(wèi)國大夫公孫拔的德行。說“子問公叔文子于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夫子指文子??鬃右郧奥犝f文子有這樣的三種行為,心中疑惑未定,所以問公明賈說“你相信嗎?”說“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边^,是誤的意思。公明賈對孔子說,告訴你這話的人錯說成不言不笑不取啊。說“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惫髻Z說文子不但有言而且有笑以及有取,不像世人所傳的說的那樣;文子是在適合他說話的時候說話,他平常不講廢話,所以人們不討厭他的話;有可樂的事才笑,他不隨便笑,所以別人不會厭惡他的笑臉;見到能獲取的東西他先思考是否符合義理,若是符合義理的話便獲取,從不因?yàn)樽约贺澢蠖カ@取,所以人們不會指責(zé)他的獲取。說“子曰:其然?豈其然乎?”然,如此的意思??鬃勇牭焦髻Z這么說,驚訝文子竟然有如此的美德,贊美文子已經(jīng)獲得仁義,所以說“其如是”。又懷疑文子是否做到這么完美,所以說“難道他真的這么完美嗎?” 何晏注:“孔曰:公叔文子,衛(wèi)大夫,公孫拔。文,謚”(《論語》里的一句注解。)注釋說:按照《世本》說“獻(xiàn)公生成子當(dāng),成子當(dāng)生文子拔,文子拔生朱,為公叔氏?!痹凇吨u法》里說“慈惠愛民曰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后于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邢昺疏:“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后于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注釋說:這一段是討論臧孫紇要挾君王這件事。防,武仲之前所住的城市。為后,類似立后人。武仲以防守自己所住的城市作為條件,要求立他的后代為魯國的卿大夫,別人雖然在流傳說“其實(shí)武仲不是要挾君王”,我不信這樣的說法??鬃诱f他就是在要挾君王。 何晏注:“孔曰”至“要君”(《論語》里的一句注解。孔曰:“防,武仲故邑。為后,立后也。魯襄公二十三年,武仲為孟氏所譖,出奔邾。自邾如防,使為以大蔡納請?jiān)唬骸v非能害也,知不足也。非敢私請。茍守先祀,無廢二勛,敢不辟邑!’乃立臧為。紇致防而奔齊。此所謂要君?!保┳⑨屨f:篇幅太長省略(可以參考《左傳 魯襄公二十三年》) ?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邢昺疏:“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注釋說:這一段是討論當(dāng)時的二位霸主所做的事。譎,詐的意思,說晉文公召來天子,并讓諸侯到晉國來朝拜,這種行為屬于詐而不正。齊桓公討伐楚國,實(shí)際是因?yàn)榍致圆虈缓罄^續(xù)討伐楚國,齊桓公當(dāng)時是站在公義的角度以這種方式譴責(zé)楚國多年不向周王進(jìn)貢祭祀用的包茅,再問為何周昭王南征不返,這種行為屬于正而不詐。 何晏注:“鄭曰”至“正也”(《論語》里的一句注解。鄭曰:“譎者,詐也,謂召天子而使諸侯朝之。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xùn)?!蕰唬骸焱踽黛逗雨??!亲H而不正也?!保┳⑨屨f:說“謂召天子而使諸侯朝之”,按照《左傳》說法:冬季,僖公和晉文公、齊昭公、宋成公、蔡莊公、鄭文公、陳子、莒子、邾子、秦同人在溫地會見。為何諸侯有這次會面?因?yàn)闀x文公召請周襄王前來,而后帶領(lǐng)諸侯朝見周襄王,并叫周襄王到溫地打獵。說“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xùn)。故書曰:天王狩於河陽?!币彩前凑铡蹲髠鳌返恼f法。說“是譎而不正也。”晉文公的本意,是希望通過這次諸侯會面,集合諸侯一起尊事天子,晉文公當(dāng)時是以臣子的名義召集的,實(shí)無覬覦之心。但是當(dāng)時的周朝皇室已經(jīng)衰敗,天子勢力微弱,忽然召集九國之師,共有千萬人一齊來到京師來見天之,外表看起來像是篡奪。晉文公因恐被天子拒絕,或者怕天子怖懼,逃出京師。要是天子出逃,即便諸侯心實(shí)盡誠,也無辭可為自己辯解,所以諸侯不敢以這樣強(qiáng)大的氣勢去朝見天子,所以晉文公先召集諸侯在溫地會見。溫地離京師近,晉文公又派人告訴天子,說諸侯要在溫地朝見天子。天子不能說到溫地受朝,所以假稱要出去狩獵,諸侯在溫地遇到天子,于是一起朝見天子,得以盡君臣之禮,這件事就是孔子提到的譎而不正。圣人的作法,是為了留下訓(xùn)誡給后人,臣子召天子,絕對不可以為后世效仿,所以改正舊史。舊史是依實(shí)際情況而寫,說晉文公召請?zhí)熳?,并且指使周襄王打獵。仲尼是寫說“天王狩于河陽?!闭f天子自己到河陽狩獵,好像是獵失其地,孔子這樣寫是在譏諷天子。 何晏注:“馬曰”至“譎也”(《論語》里的一句注解。)馬曰:“伐楚以公義,責(zé)苞茅之貢不入,問昭王南征不還,是正而不譎也?!弊⑨屨f:說“伐楚以公義,責(zé)苞茅之貢不入,問昭王南征不還?!卑凑铡蹲髠鳌氛f法:魯僖公四年的春天,齊桓公率領(lǐng)諸侯國的軍隊(duì)侵略蔡國。蔡國潰敗,于是又去討伐楚國。楚成王派使節(jié)到齊軍對齊桓公說:“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海,我們屬于馬順風(fēng)奔馳牛逆風(fēng)而行兩不相及,沒想到您來到了我們的國土,什么原因?”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命令我們先君大公說‘五等諸侯和九州長官,你都有權(quán)征討他們,從而共同輔佐周王室?!倏倒€給了我們先君征討的范圍: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你們應(yīng)當(dāng)進(jìn)貢的包茅沒有交納,王室的祭祀無法上供,沒有用來滲濾酒渣的東西,我是來征貢的;還有周昭王南征還未返回,再問這是怎么事?!闭f的就是這件事。(篇幅太長,以下注解苞茅部分省略。) ?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痹唬骸拔慈屎酰俊弊釉唬骸盎腹藕现T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邢昺疏:“子路”至“其仁”。這一段是討論齊國大夫管仲的行為。說“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召忽、管仲都是公子糾的手下,當(dāng)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也死了,單獨(dú)管仲沒死,并且成了齊桓公的臣子,所以子路說“管仲這人不仁義?!闭f“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笨鬃勇牭阶勇氛f管仲不仁義,為子路說管仲行持仁義的事,夫子說齊桓公九次和諸侯相見,而且不是刀兵相見,是穿得整整齊齊聚在一起的相見,存亡繼絕,華夏各國得到治理而安定,這些都是管仲的功勞,所以要是管仲不仁義,現(xiàn)在這個世道還有誰比管仲仁義啊??鬃拥脑捠桥u子路,并深深贊美管仲,說“九合”《史記》說“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薄豆攘簜鳌氛f“衣裳之會十有一?!狈跺缸⒔庹f“十三年會北杏,十四年會鄄,十五年又會鄄,十六年會幽,二十七年又會幽,僖元年會檉,二年會貫,三年會陽谷,五年會首戴,七年會甯母,九年會葵丘?!笨偣彩鞘淮我娒?,排除北杏以及陽谷是九次。 何晏注:“孔曰”至“死之”(《論語》里的一句注解??自唬骸褒R襄公立無常,鮑叔牙曰:‘君使民慢,亂將作矣?!罟有“壮霰架臁O骞珡牡芄珜O無知?dú)⑾骞?,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糾出奔魯。齊人殺無知。魯伐齊,納子糾。小白自莒先入,是為桓公,乃殺子糾。召忽死之?!保┳⑨屨f:說“襄公立無常”至“出奔莒”,都是出自《左傳·莊公·莊公八年》,杜預(yù)注解說“當(dāng)時政令無常,由鮑叔牙,小白在主持。小白,僖公的庶子?!闭f“襄公從弟公孫無知?dú)⑾骞保恰洞呵铩非f八年里面說“冬季,十一月七日,齊國的公孫無知弒齊襄公姜諸兒?!边@件事。說“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糾出奔魯”,這句也是出自《左傳·莊公·莊公八年》。說“齊人殺無知。魯伐齊,納子糾?!背鲎浴督?jīng)》莊九年。說“小白自莒先入,是為桓公。”這句出自《左傳·莊公·莊公九年》。說“殺子糾,召忽死之”,按照《左傳·莊公·莊公九年》里面說“夏季,魯莊公開始討伐齊國,準(zhǔn)備將公子糾送回齊國??墒悄莻€時候,齊桓公(公子小白)已經(jīng)從莒國先一步回到了齊國。秋季,魯軍和齊軍在河邊交戰(zhàn),魯軍潰敗。鮑叔牙率領(lǐng)軍隊(duì)對魯莊公說‘公子糾,是我們國家的人,請您殺了他。而管夷吾、召忽,是我們國家的仇人,我們必須親自殺了他們才甘心?!蛹m在魯國的生竇被殺死。公子糾被殺后召忽自殺,管仲請求魯莊公將他抓起來,鮑叔牙接受魯莊公送來的管仲,到堂阜的時候,他為管仲解開了綁縛的繩子。回到齊國,鮑叔牙對齊桓公說:‘管夷吾的治國才略高于高侯,可以讓他做宰相。’齊桓公聽從了鮑叔牙的意見。”說的就是這件事。 ?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邢昺疏:“公叔”至“文矣”。注釋說:這一段是討論衛(wèi)國大夫公孫拔的德行。說“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諸,于的意思。大夫僎原本是文子(公孫拔)的家臣,文子向朝廷推薦他,使大夫僎升為大臣與文子同是朝廷官員。說“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孔子聽到文子有這樣的德行,所以稱贊文子說“夠得上文字謚號?!卑凑铡吨u法》說“錫民爵位(指賜予臣民爵位)曰文故也?!? 子言衛(wèi)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邢昺疏:“子言”至“其喪”。注釋說:這一段是講治理國家在于任用人才。說“子言衛(wèi)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喪,亡的意思。奚,何的意思。因?yàn)榉蜃诱f到衛(wèi)靈公無道,季康子便問孔子說“既然衛(wèi)靈公如您說的這么無道,那他的國家為何沒滅亡?”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夫子說衛(wèi)靈公雖然沒仁道,但他懂任用人才,比如他任用仲叔圉、祝鮀、王孫賈,國家政治有這三個人主持,為何會滅亡?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邢昺疏:“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注釋說:這一段講一些平庸的人說起大話自己也不難堪。怍,慚的意思。幾乎所有稍微知道點(diǎn)事便講大話的人,他們一扯起淡來,自己一點(diǎn)都不覺得難堪。但是把他們的話聽進(jìn)去,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很難堪。 ? 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陳恒弒其君,請討之?!惫唬骸案娣蛉??!笨鬃釉唬骸耙晕釓拇蠓蛑?,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鬃釉唬骸耙晕釓拇蠓蛑螅桓也桓嬉?。” 邢昺疏:“陳成”至“告也”。注釋說:這一段是記錄孔子厭惡不講道義。說“陳成子弒簡公”,就是《春秋》哀十四年里說“齊國人陳恒殺了他的君王壬”這件事。說“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陳恒弒其君,請討之?!卑l(fā)生這件事的時候,孔子在魯國,聽到齊國人陳恒殺了他的君王,便齋戒沐浴后上朝見魯哀公,他向魯哀公說“齊國大夫陳恒殺了自己的君王,請出兵討伐?!闭f“公曰:告夫三子。”魯哀公讓孔子和季孫、孟孫、叔孫三位卿大夫討論這件事。說“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笨鬃诱f我已經(jīng)和大夫們說了,所以說“從大夫之后?!钡侨淮蠓虿缓臀矣懻摚凑斩Y節(jié)我應(yīng)該來向君王匯報,所以說“不敢不告”。說“君曰:‘告夫三子’者”,夫子說按照禮節(jié)我已經(jīng)向君王匯報了,不必再去和這三個人說這件事。如今君王讓我去,我再去一趟。說“之三子告,不可?!敝?,往的意思??鬃釉偃ズ图緦O、孟孫、叔孫說這件事,三位不同意出兵討伐齊國。說“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笨鬃诱f這次是君王令我來和你們?nèi)挥懻撨@件事,你們?nèi)徊豢刹缓臀矣懻?,所以孔子將這句話又說了一遍。這里的說法和《左傳》里的記載有些小差異,這里說“沐浴而朝”,《左傳》說“齊而請”,這里說“君曰告夫三子”,《左傳》說“君曰予告季孫”。禮,規(guī)定齋戒必須沐浴,季孫、孟孫、叔孫三人,季孫為長,作者各自記載他們所知道的,所以不同。這里又說“之三子告”,《左傳》沒有這樣的說法?!蹲髠鳌返挠涗浾呤鞘饭?,他只是記載孔子和君王說話的這部分,孔子離開君王到三位卿大夫那兒所說的話,只有孔子的學(xué)生知道,史官不知道孔子和三位卿大夫的談話,所以《左傳》沒這部分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