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談AP世界歷史 Unit 4
Unit 4 Transoceanic Interconnections?
AP世界歷史第四章主要講的是海權國家的發(fā)展,具體一點就是靠著大西洋東海岸的5個歐洲國家:葡西荷英法。本章主要是按時間先后的順序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大航海時代(The Age of Exploration)。
第二件事:海權國家的崛起(The Rise of Maritime Empires)。
第三件事:世界變成真正意義的一個整體后,不同人種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沖突,以及因此帶來的社會階層變遷。
要想弄明白大航海時代,還是得按6個Historical Thinking Skills 的第一個 Skill (Developments and Processes) 的邏輯展開。孩子們得先弄明白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前的準備工作。毫無疑問,古希臘古羅馬、中國和伊斯蘭世界的科學技術通過貿(mào)易或者其他方式傳到近代歐洲后,歐洲的工匠本地化之后加以利用,促進了航海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比如造圖術、造船術和導航工具指南針和星盤儀等。這在科學技術層面為大航海做好了鋪墊。
其次,新王權和重商主義的出現(xiàn)、歐洲人對于亞洲財富的幻想和陸地貿(mào)易之路因拜占庭帝國的覆滅而中斷等原因讓不少王公貴族想要出資贊助航海家們?nèi)チ韺へ斅?。與此同時,狂熱的宗教人士傳播基督教的執(zhí)念也加速了大航海時代的開啟。這樣一系列準備工作的結果就是:政府出資,冒險家們探險,世界史被書寫。1488年,Bartolomeu Diaz發(fā)現(xiàn)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1498年,達伽馬抵達印度果阿;1519年,麥哲倫開啟航海旅行...因為新舊世界的首次相連,人和物東西半球的交換成倍增加,哥倫布大交換緩慢發(fā)生。哥倫布大交換本質(zhì)上就是新舊世界人種和物種的交換,再具體一點,加上思想的交換,就足以理解這一重要的歷史概念(AP世界歷史、歐洲歷史和美國歷史都對此概念有考察)。
第二個重大事件主要涉及海權國家的崛起:葡萄牙在印度洋慢慢稱霸;西班牙基本殖民整個拉丁美洲;英國和法國在印度洋和北美洲的競爭;還有荷蘭作為后起之秀慢慢代替了葡萄牙的印度洋一霸的位置,并且由此開創(chuàng) The Dutch Golden Age。
需要注意的是,葡萄牙在印度洋和奧斯曼帝國的貿(mào)易競爭和軍事沖突會成為考察的重點;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影響主要是通過topic 4.6 和 4.7體現(xiàn);印度洋的香料貿(mào)易霸主的更迭也和歐洲各國勢力的興衰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葡萄牙的霸主地位被荷蘭動搖之后,荷蘭和英國的競爭又以英國勝出為結局。
最后一件大事是:世界變成真正意義的一個整體后,不同人種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沖突,以及因此帶來的社會階層變遷。在新世界,歐洲人+黑人+印第安人的組合必然帶來類似于印度種姓制度的不公平社會階層的出現(xiàn),自然而然,美洲就出現(xiàn)了Casta?System。除此之外,歐洲人強加于人的宗教和政治體系帶來的反抗也是重要的考察點,比如加勒比海區(qū)域和巴西亞馬遜叢林中的Maroons,還有北美西南部出現(xiàn)的Peublo Rebellion都是很好的例證。
文章結尾強調(diào)一下孩子們的一個誤區(qū):很多孩子認為大航海時代開始,海權國家就慢慢稱霸世界了,這是不符史實的,海權國家真正把陸權國家甩在身后的關鍵時間節(jié)點是工業(yè)革命,前期的大航海時代,歐洲的葡西英法荷沒有那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