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輝|大道至簡—2023年度中國陶瓷名家作品展


【個人簡介】
李金輝?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長白山美術家協會法人,會長;國家一級工藝技師,江西省中級工藝美術師;河北東方大學文物藝術系教授;中國通俗文化藝術學會會員。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主題畫展。
生命 生命
——李金輝藝術作品深沉的守望
李雪
2020年8月
大凡藝術家都有一種偉力,他們便把這力量全部用來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這世間的一切。長歌當哭也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罷,全因一種激越的情感周流全身,呈噴涌之勢,一發(fā)而不可遏制。卓越的藝術家恰能做到情理節(jié)衡,即如在滔滔思緒中,也必有其深沉的況味。追尋藝術美神的路上從來不乏其人,珍貴的是一筆一劃勾勒的都是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由靈魂的崇高贊美,這是李金輝藝術人生的初心,也是其藝術作品的價值所在。長白山,李金輝生于斯,長于斯,它的雄渾與蒼涼,它的純潔與神圣,是畫家心中永恒的靈感繆斯,是畫家筆端最深情的流露。那山、那水、那山水的春夏秋冬就是畫家藝術生命的皈依。

? ? ?
山水容易讓人一往情深,每日與山水神遇,怎能不將其付諸筆端,于是畫家踏進了魯迅美術學院的大門。在艱難求學的時日中,生活的拮據難當曾不以為意,于畫技的精進足以樂以忘憂。在魯美求學時,李金輝得到了孫恩同教授的悉心點撥,在恩師的指導下,在與古人的對話中,在自我的孜孜求索中,一顆純粹的關乎藝術理想的種子在畫家的心底扎下了根。龔賢和石濤都是畫家仰望的高山,他常說:“古人的畫有情意,有股生命的力量,他們觀山水,卻超然于山水之外,我常常被那些真摯訴說的靈魂感動?!笨梢哉f在魯美的學習生涯讓畫家更好地認識了自己,認識了自然,認識了繪畫,積蓄了為藝術奮斗終生的力量。

王國維有云:“古今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庇^金輝畫境,似有無盡蒼茫之感,卻又無限空闊寥遠,雖有一絲悵惘,但全無悲切。畫境由心,這也是畫家一顆孤獨執(zhí)守的靈魂的寫照。
大學畢業(yè)后的二十年間,可以讓一個風華正茂的少年郎蛻變?yōu)橐粋€依舊激情滿懷的父親。雖也曾悲夫秋風蕭瑟,亦深味這人間的苦辛雜陳,雖明知天涯路遠,高處不勝寒,心中的星火卻從未熄滅,于是畫家選擇了2011年至2013年,于中國人民大學畫院訪問游學。

可以說,選擇了藝術,就是選擇了孤獨,在這兩年間,“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無數個清冷的夜晚,與孤月相邀,與水墨融融一體,山水與我戚戚然。歲月倏忽,初心彌堅,“我也曾年少輕狂,亦彷徨徘徊,但我不曾停筆,因為我想在我的山水中見到本心”。

人生的際遇就是如此不凡,“當長白山水遇上幽藍青花,這如夢似幻的美好,是我始料未及的?!弊鳛橐粋€藝術家,便是一生尋求美的孩子,金輝來到了景德鎮(zhèn),這里是他藝術人生新的起點。陶瓷,有水的溫潤,火的堅韌,泥的韻致,瓷,是多情的。所以,當畫家的筆第一次碰觸陶瓷這一載體,便如何也不能辜負這自然的美意。陶瓷作品的藝術表現手法非常之豐富,但金輝依然鐘情于他的山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用青花料色的氤氳流動渲染出濃郁的水墨畫韻致,營造清逸淡雅的美學意蘊。這份“簡凈”之氣,可以說是畫家藝術風格日臻成熟的標志,這“簡凈”的背后是要付出摒棄誘惑的勇氣,需要忍受寂寥無助的掙扎,需要積淀淘盡虛偽的真淳,需要凝練藝術至境的三昧真火,“簡凈”所承受的生命之重卻成就了金輝陶瓷藝術作品超拔的藝術特色。

生命,最樸實的字眼,最神圣的存在,是藝術家探索之永恒主題。藝術作品的妙處在于其感人處常使人中心搖動,而這筆墨的力量必是生命的質感才能賦予的,當我們關心藝術的時候,亦正是因為我們熱愛這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