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之始,情之起——評《白蛇:緣起》

某日,一大學友人突來訊息,問我要好看的動漫。
我答:迪士尼的就適合一家大小一起看。
他回復(fù):是他自己想要看,還說我以前最喜歡看了。
實際上我并不能算是動漫迷,只是對故事的追求不拘一隅罷了??稍诋敃r的環(huán)境里,買本漫畫都算是助長日本帝國主義的精神侵略,甚至于有人去學日語,都會遭來鄙視的目光——除非你表示自己學日語不是為了去日企工作,更不是要去當賣國賊,而是為了未來可能的抗日事業(yè)做好準備。
我略思一會,給他推薦了兩部適合大人看的老動漫,《星際牛仔》和《劍風傳奇》,并順便捎了一句話:不正經(jīng)的動漫自己網(wǎng)上搜。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原本就很熟悉,很快就問我:
沒有新的嗎?
現(xiàn)在是不是不看動漫了?
——這兩部作品我直到前兩年才補完,真不知道究竟誰是動漫迷……
我問:為何突然要看動漫。
他答:現(xiàn)在沒什么好看的,找點新鮮
最后,我干脆把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和《天上紅蓮》這兩部小說介紹給他。
這兩部小說很是正經(jīng)。
實際上,我想推薦給他的動漫還有不少,其中有一部與眾不同,那就是《白蛇:緣起》。

現(xiàn)在是2019年5月開頭,電影正式上映時間是2019年1月(記得是被延期了),所以現(xiàn)在不算是趁熱度了吧?

而之所以沒有推薦給他,原因很純粹。
——因為她是國漫。
在不關(guān)注動漫的人眼里,動漫=幼稚。
在一般看動漫的人眼里,國漫=幼稚。
在用動漫賺錢的人眼里,動漫=利益,管他是中日德美法,還是天頂星人,DEKARUQIA!只要能賺錢,哪里的都成。
可不賺錢成嗎?
當然不成。動漫公司要維持,新作續(xù)作要制作,投資方要賺錢,老板要發(fā)財,員工要吃飯,孩子們要上學等等等等等等……于是乎,錢就成了衡量一部作品成功與否的標準。這一點無論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無論是哪一種故事載體都得到具現(xiàn)。又于是乎,為了支持喜歡的作品,喜歡這部《白蛇:緣起》的人開始了N刷,在宣發(fā)不給力的情況下化身成為“自來水”。
當然,也不能排除這次“自來水”行動是宣發(fā)后來彌補的一次策劃,也不能說這不是一次人們真心實意為自己喜歡的作品自發(fā)宣傳的集體無組織行為。
最終,《白蛇:緣起》從最初票房慘淡,到最終收官4.4億,回本還有點盈余(源于某些人的說法,不保證準確真實)。與之前的《大圣歸來》那個國漫崛起之票房相比,相距甚遠。
同樣是古典名著IP 改編,同樣制作精良,為何會如此?
究其原因,一個是宣發(fā)不力,一個是天時不對(大圣那時處在國產(chǎn)保護月中),還有一個就是市場定位?!栋咨撸壕壠稹肥瞧蚪o大人看的作品,在本來就狹小的國內(nèi)動漫電影市場中變得更加小眾。其本身也只是套了個古典名著的IP,不像FATE、新海誠之類已經(jīng)打響名頭的IP,所以一開始她的局限就明擺在那。然后宣發(fā)不足更是將她往深淵里踩。
我之所以會知道這部電影,全是因為去看FATE櫻線劇場版后覺得敘事太爛,出來閑逛時無意間在一排排海報后面看見了她。對于白娘子各個版本的故事熟悉,且有些興趣的我才會想看看。而同行的影友一見到那迪士尼味道的人設(shè)就沒了胃口。之后的某天我一個人去看,只用了一人的票價包了全場(之前做過這樣的事情還是在新版《追捕》CV1501687)??赐曛笪覀€人覺得,雖然不至于讓我瘋狂安利和二刷三刷,但若有人問我,我會跟他說還行,可以去看。

如同網(wǎng)上眾多評論那樣,《白蛇:緣起》的敘事是有些瑕疵,可故事整體完整,不像FATE櫻線劇場版那樣弄得連原游戲黨都看不下去,除了下打斗的畫面和被刪除的暗示十足的吸血片段尚能入目,可在我們這里的電影院就只剩下打斗的光影。
同樣是打斗,《白蛇:緣起》的打斗場景做得是相當不錯。動作流暢細致自不必說,打斗中的來回,困難、努力、反轉(zhuǎn)、再被壓制、掙扎、再反轉(zhuǎn),因果相依,逐步上升,教科書式地展現(xiàn)了一個個能夠吸引觀眾目不轉(zhuǎn)睛的成功動作場景。相較之很多動漫、影視作品中的打斗,空有來回,沒有努力,沒有因果鋪墊,沒有逐步上升,看不到對陣雙方的努力、掙扎或智慧,乏善可陳,難以調(diào)動觀眾情緒。

人欣賞一個故事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場情緒體驗。
你通過大屏幕、3D、IMAX感受聲與畫面的感官刺激也是一種情緒體驗。
你通過字里行間,或一個唏噓的動作,被人情感動得稀里嘩啦,也是一種情緒體驗。
你對人物快要摔下瀑布的那一瞬間產(chǎn)生的緊張感也是一種情緒體驗。
一部電影中可以有多種情緒體驗,但《白蛇:緣起》里最重要的那個情緒——愛情,卻因為一些明顯的敘事瑕疵,令觀眾的體驗并不完美。就好像《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里只告訴我們,他們兩個家族有仇,所以羅密歐與朱麗葉才不能相戀??删烤故窃趺礃拥某鸷?,多大多具體的仇恨,我們不知道,被一筆帶過,以至于當我們聽到那句“啊,羅密歐!為什么你是羅密歐”時,產(chǎn)生不出太多的共鳴和感觸。

所以人和妖為何不能相戀?為何就不能相戀?許宣自己不也說了:
人間多的是長了兩只腳的惡人,長了條尾巴又怎樣?
后面許宣將自己變成妖怪這段也看不出有多犧牲有多大的抉擇。狐貍跟他說變成妖后有什么什么不好,觀眾聽起來,和故事中所講述的、依照《捕蛇者說》所構(gòu)建出來的悲慘人間沒有多大的區(qū)別,也就不會有太大感觸,甚至由于名叫肚兜的那條狗的一句“我尾巴呢”完全變成了一個笑話。
而變成妖怪有什么好處?你去富堅義博的片場問問戶愚呂弟就知道。

然而,不可否認,許宣這個自己變成妖的決定,比那個人們傳統(tǒng)印象中的那個他的懦弱的轉(zhuǎn)世許仙要好太多太多,讓他對小白的愛更加令人可信,更加令人動容。當然,變成妖怪的這一選擇也在后面的劇情中有著相當重要的推進作用(此處不必細談,多說就是廢話),但一部好的作品中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她所要表現(xiàn)之人情,所要給予觀眾之情緒體驗服務(wù)。
每一部作品都有作為興趣中心的主角,創(chuàng)作者試圖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來贏得身為觀眾的我們對這主角的同情(也可稱為認同感)。愛情則是人類精神所追求的最原始最單純的情感之一。在最后當西湖橋上許仙遇上白娘子,再熟悉不過的《前世今生》樂起之時,先前還沉浸兩人生死離別之中的觀眾,心中積壓的對人物的同情/認同感一下子就被釋放出來,心理得到了滿足——雖然看過《新白娘子傳奇》,或知曉白蛇故事的人們一早就知道會是這樣,不過這種已經(jīng)被劇透的感知卻變成了一種期待,當《前世今生》響起時,期待就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滿足。

回顧本文一開始的話題,
友人問我要好看的動漫。他說,現(xiàn)在沒什么好看的。
真的沒什么好看的嗎?
國內(nèi)電影啊電視劇啊多到爆,國外僅是超級英雄電影就拍了不知道多少部。可為什么沒有什么好看?因為劇情雷同、套路、爛大街?這部劇的人物和那部劇的人物傻傻的分不清?個人覺得最根本的在于情緒,觀看作品時情感得不到調(diào)動,看完情緒得不到滿足。
歌德在劇本《塔索》里說過:
當人類因磨難而沉默時,
有一個神允許人們講述自己的苦痛。
生活中那么多的艱辛,那么多的不容易,電影、電視劇是當今人們可以講述(宣泄)自己內(nèi)心(潛意識)苦痛的方式(幻想)之一?,F(xiàn)在很多人為何只看大片,也只在電影院看大片,場面越大越好,因為除了聲與畫面的感官刺激,他們在作品講述的故事里什么也得不到。
那么,為何我不將《白蛇:緣起》介紹給大學友人?單憑故事和觀感而言,比起某某女兒國、某某白骨精、幾生幾情幾世等奇幻電影也不遑多讓(如果說比他們好會招人罵),但就是因為她是動畫電影,是一部中國動畫電影,再加上年紀越大的人會因為社會的艱辛和爾虞我詐,對越發(fā)單純的情感越發(fā)的失去信任,所以……就沒有所以。倘若她拍成真人版的話我肯定會推薦,且不說可以有流量明星或大牌明星或?qū)嵙ε傻膽蚬莻儊肀WC足夠的投資,故事方面?zhèn)€人覺得起碼比國內(nèi)大部分奇幻愛情電影要好看得多。反過來說,那些真人電影變成動畫電影會怎么樣呢?比如說《復(fù)聯(lián)》系列?變成動畫電影的他們能有多少票房呢?
?
以上所述,有待商榷。
(除了影院座位圖外,其余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
?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