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西南大學MPA公共管理碩士考研復試真題、參考書、復試經驗
2021年MPA公共管理碩士考研復試參考書及復試范圍
結合對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南開、浙大、復旦、中大、武大、川大等全國近200所985、211院校的MPA公共管理碩士考研復試真題的總結和研究,我們發(fā)現,MPA公共管理碩士復試(尤其是復試面試)主要包括三類:第一類是工作相關的問題(比如職業(yè)規(guī)劃、管理中的問題、領導藝術等),第二類是專業(yè)課相關的問題(比如主要的行政管理理論),第三類是時政熱點相關的問題(比如放管服改革、精準扶貧、疫情防控、制度優(yōu)勢、治理能力等)。
鑒于此,給大家推薦以下參考書目(適合全國MPA考生):
《公共管理學》,李國正,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國正,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學:考點熱點與真題解析》,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學:考點熱點與真題解析》,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MPA公共管理碩士復試寶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此外,人大、浙大、中大、重大、華科大、上交大等要多看一本書,即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
2021年西南大學MPA公共管理碩士考研復試信息及面試經驗
西南大學(Southwest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高校,位于重慶市北碚區(qū)。校園坐落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縉云山下、風景秀麗的嘉陵江畔,是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府。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涵蓋了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y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55個一級學科。學?,F有32個學院(部),1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種專業(yè)博士學位,21種專業(yè)碩士學位,112個本科專業(yè)。
一、專業(yè)學位簡介
專業(yè)學位是相對于學術型學位而言的學位類型,其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并適應特定行業(yè)或職業(yè)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yè)學位與學術型學位處于同一層次,培養(yǎng)規(guī)格各有側重,在培養(yǎng)目標上有明顯差異。專業(yè)學位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學術性與職業(yè)性緊密結合,主要培養(yǎng)學生就業(yè)和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
二、西南大學MPA簡介
西南大學MPA的培養(yǎng)對象主要為國家公務員和非政府公共機構、企業(yè)、事業(yè)等單位培養(yǎng)具有良好政治素養(yǎng)及公共管理精神的高素質人才。西南大學獲得MPA學位授予權10年來,共招收培養(yǎng)MPA學生1200余人,報考學生逐年增多,教學水平和培養(yǎng)質量逐年提高,影響力逐年增強。
三、報名對象和條件
報名參加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guī)定的體檢要求。
2、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入學時滿三年(含三年)工作經歷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滿1年人員。
四、報名
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報名與全日制相同方式,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繳費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ㄒ唬┚W上報名要求
1、考生網上報名時間為2020年10月中旬至10月底(往年為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0年9月下旬(往年為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最終報名時間以當年國家文件規(guī)定時間為準。
2、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官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yè)。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tǒng)了解招生單位的生源缺額信息,并按相關規(guī)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4、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招生單位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嚴肅處理。
5、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并在考生提交報名信息三天內反饋校驗結果??忌呻S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忌部稍趫竺盎驁竺陂g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在現場確認時將認證報告交報考點核驗。
6、考生應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ǘ┈F場確認要求
1、所有考生均應在2020年11月上旬(往年為11月9日至11月11日)內到報考點指定地方現場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F場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qū)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最終現場確認時間以當年國家文件規(guī)定時間為準。
2、考生現場確認應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在現場確認時應提供學歷(學籍)認證報告。
4、所有考生均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5、考生應按規(guī)定繳納報考費。
6、考生應按報考點規(guī)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五、初試
?。ㄒ唬?020年12月(往年為12月14日至12月25日),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稖士甲C》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最終時間以當年國家文件規(guī)定時間為準。
(二)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件參加初試。
(三)初試日期和時間:2020年12月下旬,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最終初試時間以當年國家文件規(guī)定時間為準。
?。ㄋ模┏踉嚳颇浚汗芾眍惵?lián)考綜合能力、英語(二)。
六、學制及學習方式
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學制為三年,學習方式為非全日制,學生利用周末或節(jié)假日學習及完成學業(yè)。
七、學費(待定)
根據教育部規(guī)定,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所有研究生歸類為非全日制研究生,以當年重慶市物價部門審核為準。
八、報考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yè)學位研究生的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xù)。
九、根據教育部要求,結合學校和學院實際,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按120%的比例進行復試,擇優(yōu)錄取。
十、以上內容若有變化,以上級文件為準,本招生簡章的最終解釋權歸西南大學MPA教育中心。
考研經驗:
一是自我介紹。準備一篇2-3分鐘的英語自我介紹,雖然mpa允許中文自我介紹,但是還是以英語介紹為宜,懂得都懂。
??二是專業(yè)課準備。放平心態(tài),把握要點。放平心態(tài)主要是指mpa考生多為在職公務員,大家均具有“啥都懂點,但啥都不精”的特點。你沒有專業(yè)基礎知識,別人也沒有,即使他僥幸本科是經管類的,時隔3年也早就還給老師了。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把握要點則是說不要企圖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所有的專業(yè)書都能夠看一遍,時間和你的背景知識不允許。將市場失靈、政府失靈之類的關鍵性概念了解,并能夠通過百度百科搜集到部分生活實例來加深印象即可。因為短期內不可能背下所有關鍵名詞的名詞解釋,面試也不是考名詞解釋,結合具體實例談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才是關鍵,所以一定要去結合生活實例。主要看《公共經濟學》,以經濟學的觀點來剖析社會熱點問題相對容易和顯得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背景;輔以部分《公共管理學》的課本,重點關注績效管理、機構改革、服務型政府等近期熱點。
??三是筆試復試。專業(yè)知識儲備和上述面試復試一樣,重點在于落到紙面上還是盡量以專業(yè)知識的角度來解讀時政和社會熱點問題,不要過于寫意識形態(tài)的湊字數話語,書寫工整即可。
2010-2021年西南大學MPA公共管理碩士考研復試面試真題
泰勒的科學管理
科學管理原則和官僚制想匹配的原因
梅奧的人際關系理論
古力克和厄威客提出的公共行政的POSDCORB原則和對其的批評
傳統(tǒng)模式存在的問題
2021年MPA公共管理碩士考研復試6大注意事項
根據對過去10000余名MPA考生的調查研究,大多數MPA考研考生在復試階段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準備時間太晚。最佳的準備時間是2個月左右,最好是初試后就開始準備,這是因為一方面現在復試競爭越來越激烈,調劑越來越難,沒有充分的準備很有可能會導致考研功虧一簣,另一方面是因為復試的比重越來越高,尤其是復試中又有筆試,還有聽力、口語和面試,如果等到分數出來,很有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準備了,像985院校,在成績公布后一般只有10天左右的復習時間。未來復試競爭越來越激烈了,調劑越來越難,希望廣大考生提前準備復試,相關MPA復試課程可以在“騰訊課堂”中搜索“育明考研考博中心”觀看相關課程。
問題二:傻等復試信息。其實自從2019年教育部對研究生招考復試進行了相關改革之后,未來幾年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此,育明教育咨詢師建議大家參考2019年復試的相關信息(包括復試筆試參考書、復試人數等)即可,希望大家在估分后盡快聯(lián)系育明教育咨詢師,開始復試課程的指導。尤其是報考會計碩士(MPAcc)、計算機、北外、北語等院校的考生,復試的比重占到了50-60%,如果不提前準備,復試的內容根本復習不完。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對于我們初試一對一的學員,我們都是建議初試后就開始備考復試。
問題三:復試資料單調。復試階段要提交很多材料,尤其是個人陳述。從往年的考生來看,這部分內容很多考生都不知道怎么撰寫,結果提交的個人陳述不但不能給自己加分,還會給導師帶來不好的印象。一般而言,個人陳述不只是你個人的學術背景、科研經歷等信息的呈現,更是體現了你的文字功底和態(tài)度。設想一個連自己個人陳述都寫不好的考生,導師能指望你給他做科研工作嗎?此外,還有個人簡歷和其他的相關資料,如何在復試中讓導師看到你的資料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是需要好好打磨的。
問題四:缺乏模式面試。很多考生一直在學校待著,很少經歷過正式的面試,這就導致在考研復試中會非常緊張。進而影響復試的發(fā)揮。我們建議考生在復試前一定要進行至少3次以上的模式面試,找到自己的問題,針對行的解決。模式面試也是育明復試課程中必備的一項。例如,2019年北外高翻一名考生,初試成績排名倒數第二名,由于資料準備比較充分并且經歷了多次模擬面試,復試成績排名第一,最終成功上岸。育明教育的復試課程有9800-18800(保過)及調劑班次,有興趣的可以直接登陸官網或者
問題五:個人陳述冗繁。很多考生不知道個人陳述說什么,尤其是英文的個人陳述,啰啰嗦嗦的,該說的沒有點到位,不該說的說了很多。一般而言,個人陳述是考研復試面試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很多高校要求用外語表述。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展示自己呢?根據育明教育的經驗來看,主要是凸顯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報考原因及研究興趣即可。所以,不要輕視每一個復試的環(huán)節(jié),每一個小的環(huán)節(jié)都可以最終導致考研折戟沉沙。
問題六:沒有聯(lián)系導師。導師很關鍵,這個不用贅言。但是怎么聯(lián)系導師呢?聯(lián)系哪個導師呢?這是有講究的,因為每個導師的學術背景、研究方向是不太相同的,所以必須找到與自己最為匹配的導師,這樣能大大提升自己復試的成功率。此外,就是如何聯(lián)系導師呢?一般來說,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者學長學姐,或者通過育明教育輔導機構,都可以。
?
2021年MPA公共管理碩士考研復試熱點預測
2020-2021年MPA公共管理碩士主要真題包括三類:第一類是工作相關的問題,第二類是專業(yè)課相關的問題,第三類是時政熱點相關的問題。
以下是育明教育咨詢師整理的部分MPA復試面試熱點如下:
1.?產業(yè)政策爭論,包括中美貿易爭端、《中國制造2025》、自主創(chuàng)新等問題。
2.?垃圾分類,涉及政策評估、方案執(zhí)行、政策工具等問題。
3.?放管服改革所涉及的政府相關理論。
4.?精準扶貧、兩不愁三保障與政府社會管理職能。
5.?政府的財政職能,涉及減稅降費、營商環(huán)境、政商關系、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職能等。
6.?住房相關問題。
7.?環(huán)境保護相關問題,比如環(huán)保一刀切問題等。
8.?政策修訂等問題,比如霍爾果斯避稅天堂問題。
9.?政府改革最新的趨勢等問題。
10.?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相關問題。
11.?土地財政、稅制改革等問題
12.?政府改革相關問題
13.?政府管理最新前沿理論
14.?疫情防控與制度優(yōu)勢
15.?十九大五中全會精神
16.?12345熱線
17.?消費券
18.?國家治理能力、國家治理體系
19.?外賣騎手與政府干預
20.?平臺壟斷與治理
21.?雙循環(huán)理論
22.?建黨100周年相關問題
23.?黨、政府、政協(xié)、人大的關系與區(qū)別
24.?市場失靈的表現
25.?條塊分割、協(xié)同治理、網絡治理
26.?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如何更好合作
27.?共商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
28.?數字治理、數字政府、數字鴻溝
29.?精準扶貧、相對貧困、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