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中最不起眼的它,健脾養(yǎng)胃護血管!生吃效果最好
廚房中最不起眼的它,健脾養(yǎng)胃護血管!生吃效果最好
大家猜到“它”是啥了嗎?
好了好了,不跟大家賣關(guān)子了,它就是家家廚房都有的——“大蒜”!
沒想到吧,大蒜看起來并不起眼,居然這么有用,接下來就給大家好好說說它到底厲害在哪!
常吃大蒜,開胃健脾護血管
1、能通竅
大蒜的味道有人說香,有人說臭。中醫(yī)認為,奇臭或奇香的東西能通竅。
大蒜味道辛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其能“通五臟,達諸竅”。
指的就是它不僅通利五臟,還能起到開竅通閉的功效,可以通經(jīng)活絡(luò),使氣血循環(huán)更加暢通,人就更加精神健康。
這也是在寒冷的北方大蒜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2、開胃健胃
從五色上來講,大蒜屬于黃色食物,黃色入脾胃,能開胃健胃,抑制和殺死引起胃腸疾病的病菌。
此外。大蒜還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加速消化,這也是大家常說的“吃蒜下飯”。
3、保護心血管
大蒜就像交通警察一樣,能排除血管中的淤阻,保證血管的暢通,從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預(yù)防動脈硬化,是預(yù)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天然保健食品。
大蒜生吃好,還是熟吃好?
生吃比較好!
蒜的藥用功效來自于它的辛辣味,也就是其中的大蒜素。
如果實在受不了蒜辣味,可以在菜要出鍋時撒上蒜蓉,辣味減淡了,大蒜素也不會過多損失,也可選擇吃糖蒜和醋蒜。
另外,把大蒜整個吞下去是吃不到大蒜素的,最好拍碎或搗碎,或者多嚼一會兒,這樣還有助于消除口腔細菌。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空腹生吃大蒜,因為它的辛辣味過于強烈,會讓人產(chǎn)生胃痛、上腹部燒灼感,易引起急性胃炎,誘發(fā)慢性胃炎及潰瘍病。
最后,給大家推薦2款非常有用的大蒜食療,喜歡下廚的朋友可以試試哦~
如果炒熟吃,大蒜素大部分會揮發(fā)或受熱分解,這就大大降低了蒜的保健作用。
推薦2款大蒜食療
1、紫皮大蒜粥,散寒解毒
做法:
取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也可以根據(jù)個人食量來定)。
大蒜剝好皮用沸水燙1分鐘,再取出燙大蒜的熱水與粳米一起煮成粥,最后把燙好的大蒜放入粥中,加點鹽或醬油調(diào)味即可。
這道粥方出自《食療本草》,在早餐或晚餐的時候趁熱吃下去,能夠散寒化濕、殺蟲解毒,可以用來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2、蒸大蒜水,止咳祛寒
做法:
大蒜三瓣(成人可以用七瓣)、冰糖一塊。
用刀把大蒜拍扁、剁碎,或切成薄片,連同冰糖放入蒸盅內(nèi)(沒蒸盅的可以用碗),加水到蒸盅(碗)高度三分之二,入鍋蒸煮,大火燒開后,小火再蒸15分鐘即可。此時,大蒜水的顏色會變得有些淡綠色。
用法用量:
將蒸煮好的大蒜水取出放溫,喝水。一天2~3次,喝的量可以循序漸進。注意,每次要現(xiàn)蒸,不宜蒸一次,分多次飲用。
由于味道略重,建議3歲以上的孩子飲用。剛開始不必強求蒸多少喝多少,可以先少喝一點,逐漸適應(yīng)后,再增加飲用量。
適用于:
咳嗽,有時表現(xiàn)為嗆咳,伴隨流清鼻涕、打噴嚏、舌質(zhì)淡白、怕冷、頭項強痛(頭項部牽強不舒作痛)。如再有胃脘冷痛、得溫則減,匹配度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