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基礎理論(9)
35? ? 別墅
建于郊外風景區(qū),供人們短時間休息游憩使用的獨戶住宅。別墅建筑設計應選擇自然景色優(yōu)美,能使人享受大自然的空氣陽光,小溪流水,樹木成蔭等環(huán)境,并且要因地制宜與自然景色、景觀、景點有機結合。對于不同自然地形的別墅建筑應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經過巧妙的處理,合理地利用地形和空間,創(chuàng)造出功能布局合理,建筑造型別致的建筑,使建筑融會于自然之中。別墅建筑對戶外活動空間,觀賞自然風景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其建筑布局應與自然景色有機結合,在建筑處理上往往采用各種手法將自然景色納入住宅環(huán)境之中。常采用借景、用景、造景、點景等方法,使建筑與大自然充分融揉,使人有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之感,又使建筑成為自然風景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別墅建筑由于本身的功能及其使用特點,在平面布局上有很大的靈活性,根據別墅建筑的特點,在設計時常采用“分隔”、“流通"等設計手法,恰如其分地組織空間,滿足人們心理、生理和行為使用要求。
36? ?地下汽車庫建筑
城市停車問題是城市發(fā)展中出現的靜態(tài)交通問題。由于車輛停放時間比行駛時間長:停車空間的面積要比車輛本身的水平投影面積大二至三倍:車輛出 行需要停放的位置不止一處等原因,隨著城市車輛的發(fā)展,停車問題已日益嚴重,表現為需要停車和停車空間不足的矛盾,也表現了停車空間與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世界上各國普遍采用機械式地上多層車庫和停車設施地下化兩種途徑。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地下汽車庫也是發(fā)展方向。
37? ?地下汽車庫的類型:
地下汽車庫的規(guī)模:社會汽車庫以單庫容300輛左右為宜。專業(yè)汽車庫按我國1988年頒布的《停車場建設和管理暫行規(guī)定》和《停車場規(guī)劃設計規(guī)則》的要求規(guī)模建設,如高級賓館每間客房應有大于0.3臺的停車位指標規(guī)定規(guī)模。如表4-1:
38? ?地下汽車庫基地選址原則:
1.應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和道路交通規(guī)劃的要求,與城市結構和路網結構相適應。2.保證合理的服務半徑。公共汽車庫宜小于500米,專用汽車庫宜小于300米。3.所選位置應使其充滿度有一定保證,三級應不小于70%,二級應不小于85%,周轉率不應小于8次/日。4.應符合城市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地下汽車庫的排風口位置應避免對附近建筑物、廣場、公園等造成空氣污染。
5.應符合城市防火要求,設置在地面上的出入口、通風口、加油站的位置應與周圍建筑物和其他易燃、易爆設施保持必要的防護問距。6.基地應選擇在水文和工程地質條件比較有利的位置,避開地下水位過高或地質構造特別復雜的地段。7.基地應避開已有的地下公用設施主干管線和其他已有地下工程。地下汽車庫的建筑組成部分: 1. 停車部分:停車間(包括停車位、行車.
通道和人行道)和交通設施(包括候車場地、坡道、升降機、樓梯、電梯等)。2.服務部分:等候室、收費處以及洗車、加油,修理、充電等設施。3.管理部分:門衛(wèi)室、調度室、辦公室、防災中心等。4.輔助部分:風機房、水泵房、器材庫、燃油庫、潤滑油庫、消防水庫等。地下汽車庫的面積指標:小型車地下汽車庫每停一- 臺車需要的建筑面積以35~45平方米為宜,每停一臺車需要的停車部分面積以28~38平方米為宜,停車部分面積占總建筑面積的比例以乃%~85%為宜。停車間設計應考慮合理確定設計車型與停車安全距離:合理確定停車方式和停放方式:行車通道寬度。 坡道設計應考慮:保證有足夠的通行能力如數量和位置:坡道結構應簡單、合理和堅固:應有防滑措施: 有防護要求的地下汽車庫,坡度結構應在防護區(qū)以內,口部應采取與防護等級相應的防護措施:要有合理的坡度、長度、寬度和高度。地下汽車庫設計應創(chuàng)造良好的庫內環(huán)境質量,并要具有良好的防災的防護體系和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