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總是完不成怎么辦,問題出在沒找對問題|錢老板和小白
小白最近很煩惱,制定的工作計劃總是完不成。
于是小白來找錢老板請教。
聽完小白的仔細描述后,錢老板思考了一會兒,沒有直接給他建議。
錢老板:我的確有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工具,但對你幫助不大。
治標不治本,短期有效,過一段時間你又會遭遇這樣的困境。
因為你現(xiàn)在的問題在于,你沒想清楚真正的問題。
小白:我有點不明白,問題不是明擺著的嗎?就是計劃總是完不成啊。
錢老板:這只是表面上的問題,如果你只想著回答這個問題,就只能得到表面上的答案。
你要做的是不斷提問,從而找到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問對了問題,就能看到問題的本質,好答案自然就出現(xiàn)了。

小白:你能舉一個例子嗎?
錢老板:如果有一家工廠的機器漏了油,你覺得應該怎么辦?
小白:檢查問題出在哪兒,然后更換引發(fā)漏油問題的零件。
錢老板:這樣聽起來沒錯,很多工廠也是這么做的。
但這就是只看到表面問題,給出表面答案。
你知道豐田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么做嗎?
小白:是不是需要復盤,深入分析一下問題的根源?
錢老板:這回你說對了,豐田會通過不斷問“為什么”的方法來查找問題的根源。
為什么地上會有油?因為機器漏油了。
這是明擺著的事,誰都看的到,想的到。
為什么機器會漏油?因為有一個零件老化,磨損嚴重。
為什么零件會磨損嚴重?因為質量不好。
如果是質量不好,為什么要用質量不好的零件?因為采購成本低。
為什么要控制采購成本?因為節(jié)省短期成本,是采購部門的績效考核標準。
通過一系列的為什么,豐田最后發(fā)現(xiàn)根源在于采購部門的考核標準設計的不合理。
接下來要做的就不只是更換老化零件,還要嘗試調整采購部門的考核標準,看能否減少類似的問題發(fā)生。
這種做法的效果,明顯比只是更換引發(fā)漏油問題的零件好的多。
你也可以試試這個方法,你多問自己一些為什么,看看能不能找到真正的問題吧!

一周后,小白又來找錢老板,這回他一臉輕松。
小白:我回去后,仔細思考,問了自己一些為什么,終于找到工作計劃完不成的原因了。
錢老板:很好啊,有哪些呢,說來聽聽。
小白:首先我沒有把大多數事情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這是因為我想把每件事情都最好,每次做完一件事,我都會仔細反復檢查。
這花費了大量時間,但對很多不重要的事情,根本沒必要花這么多時間,效果提升有限。
所以我現(xiàn)在只把完美主義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不重要的事情做的差不多就行了,甚至不做都可以。
錢老板:很好,還有什么嗎?
小白:我經常不好意思拒絕同事的求助,把很多時間精力花在幫助同事上。
現(xiàn)在我會優(yōu)先完成自己的工作計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再幫助同事。
我還會把一些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找那些擅長的同事求助,當然我也讓他們先忙完自己的工作再幫我。
錢老板:不錯,學會拒絕和尋求幫助,還有什么嗎?
小白: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電子表格數據處理上是個短板,每次都會花很多時間,找擅長的同事幫忙后,能節(jié)省很多時間。
但我覺得不是長久之計,萬一同事哪天太忙沒時間幫我呢,所以我買了幾本書,又經常向同事請教,現(xiàn)在明顯感覺有不少提升。
小白有些得意:現(xiàn)在我的工作計劃能按時完成了。
而且我有信心,即使以后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還是通過不斷提問,找到最本質的問題,從而找到解決方案。

錢老板:這就是為什么大家都說“好的問題比好的答案更重要”的原因。
小白:我這次算是理解了。
錢老板:好的問題能啟發(fā)你不斷深入思考,看到問題的根源和本質,從而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說聰明人會解決問題,而智者會避免問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他只有一小時來解決某個問題,他會花55分鐘思考問題,5分鐘用來思考解決方案。
很多人恰好相反,一遇到挑戰(zhàn)就不知所措。一發(fā)現(xiàn)錯誤,他們就會開始尋找解決方案。
我們應該做的是,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起因,避免它的發(fā)生,而不是單純解決問題。
下次當你面對一個問題時,不管問題是大是小,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也許就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一勞永逸地避免它。
小白特別有收獲,以前他總是只看到事情的表面。
而現(xiàn)在他開始一步步挖掘事情的本質,看到了很多以前的自己看不到的東西。
掌握了這種思維方式后,小白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chuàng),如轉載請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