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500米的行星不死鳥貝努,有啥特別?值得專家派遣冥王號采樣

特別的小行星貝努
小行星“貝努”有何特別之處?能讓科學家派遣“冥王號”航天器專程前往“貝努”采樣,并送回地球。
在以前,人類了解行星的手段非常有限,一般都是通過射電天文望遠鏡觀察,或是在地球尋找地外隕石,但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現(xiàn)在,航空航天科學快速發(fā)展,足以支撐人類派遣探測器來到行星表面采樣,再運送回地球。


貝努的引力非常小
貝努是一顆在幾百萬年前就脫離行星帶的小行星,目前正在地球和火星之間運行,它的名稱來源于古埃及不死鳥。貝努的形狀像一顆規(guī)則的金剛石,赤道直徑只有500米左右,在小行星中都顯得非常“嬌小可愛”。
正因為貝努的個頭小,所以它的引力非常弱,其自身的旋轉力經(jīng)常讓貝努表面的大塊巖石發(fā)生移動,但在2018年,科學家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以前,科學家認為貝努的表面非常光滑,所以“冥王號”探測器升空之后,才把貝努作為首選采樣地之一。

冥王號航天器決定對貝努采樣
但冥王號探測器在2018年接近貝努之后,科學家才發(fā)現(xiàn),貝努的表面到處都是巨大的石塊,這些石塊的位置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發(fā)生了很大的位移。
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超小型的小行星沒有大氣層和火山,所以它們并不活躍,但由于個子小,引力弱,所以陸地上的巖石非常容易發(fā)生位移,有的巖石甚至被甩進了太空中。
相較于幾百萬年前,如今貝努的公轉軌道更加接近地球,所以才使得冥王號有機會接近貝努,并對其采樣。


冥王號成功采樣
2020年的10月20日,冥王號的采樣器成功觸及貝努,并順利完成采樣工作,48小時之后,NASA接收到采樣影像,證明冥王號已經(jīng)完成了采樣任務,在探索宇宙的歷史中,這必定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以傳輸回來的圖像中看出,冥王號的采樣頭已經(jīng)采集到了貝努的小行星顆粒,一些顆粒正在緩慢向采樣頭的縫隙處緩慢逸出,科學家判定采樣頭中可能有較大的石塊,頂開了采樣頭的蓋子,才使得顆粒逸出。


樣本正在大量逸出,返回地球成了首要任務
冥王號已經(jīng)超額完成了任務,采樣頭采集到的樣本量已經(jīng)超出了預估量,預計已經(jīng)超過了60克,科學家不得不加快儲存樣本的速度,使貝努上樣本盡快回到地球。這次冥王號所采集到的樣本量,足可以使科學家研究數(shù)十年。
但因為采樣頭樣本逸出,科學家已經(jīng)放棄了“樣本質量檢測”和“制動燃燒”活動,因為任何一次 移動都有可能損失大量樣本,使采樣功虧一簣?,F(xiàn)在科學家們正在致力于將樣本密閉在返回艙中,讓其安全回到地球。


為何要大費周章的對貝努采樣
NASA派遣冥王號不遠萬里前往貝努采樣,其實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乃至了解太陽系。在幾百萬年前,貝努旋轉著脫離所在的小行星帶,來到了太陽系的地球和火星之間。
只要通過研究貝努的原始巖石,科學家就可以知道太陽系外的行星上存在什么物質,而這些物質很可能幫助人類探究地球物質構成的信息,從而幫助了解地球生命起源于何處。


地球誕生了近46億年,從生命出現(xiàn)至今,地球樣貌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天翻地覆地變化,科學家認為想要真正地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就需要到?jīng)]有生命的其他行星上去尋找線索。
這是因為地球在內(nèi)部火山、板塊運動的影響下,原來表面最古老的巖石已經(jīng)被風化,推至地幔深處,人類已經(jīng)無法獲得這些最直接的證據(jù)。
所以需要通過太陽系外的隕石來補充了解地球、太陽系、甚至是小行星帶的構成。以后對貝努的研究,就可以確定現(xiàn)有的隕石是否來自小行星帶。


最后
雖然貝努的樣本已經(jīng)逸出大半,但還有少量樣本被保留。冥王號原計劃于明年的9月24日回到地球,貝努樣本會送至美國史密森尼國家博物館內(nèi),科學家會將這些樣本和已知的隕石進行成分對比。
同時科學家也希望能在貝努巖石樣本中找到地球上從未出現(xiàn)過的元素,使人類對太陽系乃至太陽系外的地質歷史的探索變得更加全面。這樣看來,不死鳥貝努的樣本,可能是送給全人類的禮物。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聯(lián)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