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里的童年回憶
我童年的記憶是零散的。
本就不成熟的記憶能力,只能依附在對我的童年有很大影響的物件上。
然而搬家時很多物件難免遺失,盡管老媽盡可能的帶上了所有家當,但有些記憶終是和在故鄉(xiāng)的生活一起漸漸失去了痕跡。
小時候的我對玩具興趣缺缺,這大概是因為家里除了老姐玩剩的毛絨玩具之外再未添置過。大概是為了彌補我,老姐的爸爸,也就是大姨夫,一拍大腿:“對了,我從學校給你帶幾本書看看吧!”
彼時大姨夫是家附近一所中學的教師,再加上家人多在化工企業(yè),我童年的啟蒙書便與眾不同了:
《九年級化學·上冊》。
很遺憾,在這次回家翻箱倒柜尋找童年回憶的時候,這本書和另一本姑父送我的《有機化學》都沒有找到。不過找的時候我也忍不住吐槽:我的童年都經歷了些什么?。?/p>
不過書的內容我還是有些印象的,并且那本初中化學教材和十多年后我的教材內容差別并不大。我對書中疊過濾濾紙的步驟記憶猶新,但我已經很久沒用過濾紙了,也許那天泡咖啡的時候會用上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
直到幾年后我給初三的老姐補習初中化學時,我才感嘆大姨夫下得一手好棋。
那本六七十年代的《有機化學》倒是最近幫上我一些忙。那是一本藥科的有機化學教材,在我四五歲拿到這本書時,它已經黃的不成樣子,書頁也像姥爺書庫里的小人書一樣脆。
說實話,在認字都還認不全的時代,要我理解書中的內容是很難的。但不知為何,我就覺得那些小到苯環(huán),大到長春新堿的結構非常好看,仿佛整個世界都是這些條條圈圈組成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此說來,我從小就不相信“我們恨化學”“不含任何化學成分”的鬼話,此書功不可沒啊。
那時在幼兒園,作為老淘氣包子,磕磕絆絆跌打損傷是常事,我的胳膊腿也經常是大紅大紫的。正好書上有一段關于紅藥水和紫藥水的講述,紅藥水就是汞溴紅溶液,紫藥水就是甲紫溶液。
在上學期期末的一門考試中,有一道題是“寫出FlAsH的結構”,結構已經基本畫出來了,但我對它是否有羧基以及羧基在哪個位置卻犯了迷糊。這時靈光一現(xiàn),我想起那黃色書頁上有這樣一句話:“汞溴紅可由(二溴)熒光素轉化而來”,而汞溴紅結構式里的羧基我是記得的。這就是來自十年前的助攻吧。(話雖如此,F(xiàn)lAsH結構我都沒記住可真是該謝罪了)
唉,這兩本書重見天日之日還遙遙無期。幸好另外三套書成功翻了出來,這樣就可以再和各位嘮幾塊錢的了。
話說小時候,我的小學還是學前班+小學五年+初中四年的模式,于是五歲的我成功從幼兒園畢業(yè)進了學前班。(至于幼兒園兩年輾轉了十多家,那就是另外一個悲傷的故事了。)
說到學前班,自然離不開我的第一本識字教材:《字經》。

?現(xiàn)在翻開這幾本書,還能看見我小時候在書上的涂鴉和批注。不過比起那些童趣,我對字經的前言有了些共鳴。如果說我對化學的興趣始于兩本化學書,那我對文字的興趣便始于《字經》。


書中漢字根據(jù)難度和常用度不同分為六種顏色,其中以綠色和藍色為最。翻開書,那青的綠的字就像我那摔傷的胳膊腿,紅的紫的字就像傷口處的藥水,這本書果然和我很搭!
一如我保持至今的先看看教材后面最難的部分是什么模樣的習慣,我從后往前翻第四冊,嗯,姓氏,化學,類詞......等等,化學!
我翻開那頁,好家伙!這么大片的藍綠,是不是早就預示了我那磕磕絆絆遍體鱗傷的化學之路了!
化學這一章還有個小插曲,語文老師把“氯”讀成了“l(fā)ù”,我指出后老師認為我是錯的,直到她查了字典才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竟讀了三十多年的“路化鈉”!這讓我小小的自豪了一回,不過學字到這里,我的學前班生活也即將結束了。
(以下為三冊中的部分篇章)



小學一年級生活即將開始,家人們都想給我送些禮物,來慶祝我進入新的人生階段。正好這時老爸出差歸來,給我?guī)Я藘商装倏祁悤鼈円惶讎烂C一套輕松,一起給我敲開了科學的大門。
可惜兩套書都或多或少缺了幾本,但拍掉灰塵重新翻看它們時,我能聞到時光的味道。


上圖的那兩本物理化學百科和人體百科,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也很嚴謹,內容十分詳細,不過信息量太大,并且?guī)缀醪话唤z娛樂的元素,如果沒有足夠的興趣,讀起來是有些枯燥的。
對應的,下面一套漫畫百科全書,科學性的內容稍弱,但作為入門已經足夠,它們可能也在某種程度上讓我對韓漫略有好感(比如《心靈的聲音》)。
你問我為什么第二冊的封皮畫風和其他幾本不一樣?那是因為當時太喜歡這套書,以至于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終于它不負眾望的掉進馬桶里了[捂臉]。
直到今天,我仍然記得書中角色的名字,一到五冊的奇奇靈靈墻頭貓空頭龍,六到十冊的棒棒盧比咕咕點點皮皮,還有兩位形象迥異的博士??上邢?,并且即將返程,只能展示兩頁了。


這些書曾經和我的童年記憶一起被塵封,如今翻看它們的人卻已不再年輕。
后來我曾經問過很多同學朋友,但見過甚至聽說過這些書的人寥寥無幾。
我衷心希望能遇見一些童年曾經與這些書為伴的人,也許我們的生活曾有交集也許沒有,但我們一定能一起重新回憶起,初次翻看這幾本書時的心情。
順著這些書,其實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講,但下次有閑情逸致回憶童年不知是何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