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肆&徐佳瑩合作單曲《盡管如此,還是》發(fā)布:去做夢吧,大小孩們
“我總感覺,大多數(shù)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不大對勁兒。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有一種強烈的沖動,渴望一種桀驁不馴的旅程。這樣的安逸總讓我驚懼。我的心渴望更加驚險的生活?!薄对铝僚c六便士》
當活到該成熟的年紀,生活已在平穩(wěn)的節(jié)奏中定型,卻因為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突然渴望起一種背道而馳的生活。這,是可恥的嗎?
延續(xù)上一首歌中關于「成熟」的話題,阿肆釋出了與徐佳瑩合作的第二首先行曲《盡管如此,還是》,將目光聚焦于年過三十的晚熟人群。在這個被認為本該安穩(wěn)的年紀,他們卻仿佛剛剛踏入「后青春期」,心中徒然升起推翻生活的激情,試圖在夢想和現(xiàn)實的博弈中維持天平。
直白戳心的字句在吉他恬靜的旋律中娓娓道出一段內(nèi)心獨白。那些被大家認為是不合時宜的幻想、不明事理的抱怨在歌曲中得以宣泄,不張揚,也不矯飾。阿肆的聲線干凈自然,存留著些許少女的率真;而徐佳瑩深情細膩的聲音中,滿是女性柔和的力量。她們像人群中失散的同伴,依靠微弱的雷達信號找到孑然前行的彼此,并互相安慰——
「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對壘是每個人生命中必須面對的課題。年少輕狂時,或許還能憑借一腔孤勇堅定地站在某條路上;可當步入三十而立的階段,選擇卻因為無數(shù)的顧慮而變得困難起來。但正因為如此,才應該提醒自己:世上本沒有標準化的人生,不要因為庸眾的目光,為燃燒的赤子之心感到羞愧。就像毛姆筆下的高更,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
憑借在音樂中獨具一格的表達方式,阿肆很早就顯露了她在樂壇的“人緣體質(zhì)”。2016年,林宥嘉便獻聲阿肆當年的大熱單曲《致姍姍來遲的你》,給單身的樂迷帶來了一份屬于獨身者的、對于愛情的期許;2017年郭采潔更與阿肆對唱金曲《世界上的另一個我》,兩人將女孩之間爛漫純真的友誼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近年來綜藝上的阿肆,亦是吳青峰和張韶涵都心水的舞臺搭檔。
這樣的“體質(zhì)”,同樣也吸引到了徐佳瑩。在聽完阿肆的詞曲demo后,她爽快地答應了此次合作。阿肆與徐佳瑩,同是樂壇里不可多得的唱作人,一位獨特別致,以敏銳的感知力洞察當代都市人群的心聲;一位全才全能,是多次獲得金曲獎的創(chuàng)作歌后。一拍即合的默契,既出于兩人之間的彼此欣賞,也是女性音樂人之間的惺惺相惜。
在性格和經(jīng)歷上不盡相同的她們,當進入相似的人生階段后,卻能夠在彼此的生活歷程與感受中找到重合的焦點,共同演繹出女性在走向成熟階段時所面對的復雜抉擇。在歲月之流的沉淀中,她們終于收獲了接納自我的勇氣和強大的內(nèi)心,去支撐自己「還在成長」的夢想。
要怎么去理解「盡管如此,還是」呢?
盡(jǐn)管如此吧,即使躁動的夢想已經(jīng)攪動了庸常的生活,但還是繼續(xù)維持現(xiàn)狀好了;
盡(jìn)管如此吧,只管盡情地去享受追求的過程,還是要遵從自己的意志與內(nèi)心呀。
一個小小的聲調(diào)變化,寓示著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可是,就像阿肆說的,生活里并不存在所謂完全正確的選擇。希望正在做決定、猶豫不決的你,在聽到這首歌時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并堅定地相信:在成熟的年紀,做著「幼稚」的夢,成為了這樣的大人,并不可恥。
至此,阿肆的最新專輯已初顯雛形。《成為了這樣的大人,并不可恥》將于11月8日面世,“闖蕩世界吧大小孩,盡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