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天干天干,亚洲毛片在线,日韩gay小鲜肉啪啪18禁,女同Gay自慰喷水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中國通史紀錄片29《黃巾起義》

2021-11-23 17:11 作者:黎不開探花6  | 我要投稿

公元183年的冬天,東漢京師洛陽異常寒冷,夜深人靜時分,司徒府衙大門的燈籠在凜凜朔風中劇烈搖曳,幾個鬼魅般的黑影忽然出現(xiàn)在高墻下,迅速涂抹勾畫一番,又倏然消失在沉沉夜色中。黎明時分,巡邏的衛(wèi)士驚悚萬分,京城各大衙門的外墻上,竟然不約而同的出現(xiàn)兩個醒目的白色大字—甲子,隨著一場遍及洛陽城的大搜捕,東漢末年席卷全國的農(nóng)民起義即將爆發(fā)。

“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丈人何在西擊胡,吏買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這是東漢晚期流傳的一首歌謠。小麥還在生長,大麥已經(jīng)成熟,在田間收割的只有婦孺,男人們都在西北邊地服兵役,基層官吏自備車馬一路向西,百姓苦不堪言、控訴無門,只能含淚吞聲,私下議論。歌謠中提到的,是指居住在西北邊疆的羌人,國家有邊患,男兒服役從戎、保家衛(wèi)國本來是尋常之事,但是東漢后期的西北兵役為什么會讓百姓如此痛入骨髓而怨聲載道呢。

公元一世紀后期,東漢軍隊擊敗了強大的匈奴人,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記功,彰顯大漢王朝的威名。但在與西北羌人部落的角逐中,卻沒有取得畢其功于一役的戰(zhàn)績,在東漢中期直到東漢滅亡,戰(zhàn)爭反反復復始終不斷,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成為東漢王朝始終無法甩掉的沉重包袱,也給黎民百姓帶來無限痛苦,男子出生入死、奔命邊關,婦孺勞作田間,還得負擔巨額軍費和多如牛毛的雜稅。戰(zhàn)爭之外,東漢后期的土地兼并問題愈演愈烈,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加上連年災荒瘟疫,百姓困苦不堪,很多人為了活命不得不攜幼扶老,背井離鄉(xiāng),四處流浪乞食,成為流民。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 教授 臧知非

臧知非:東漢后期土地兼并嚴重,大多數(shù)農(nóng)民喪失土地,要么做地主的依附民,要么做奴隸,要么遷徙逃亡離鄉(xiāng)背井,四處流浪,所以流民問題日益嚴重,東漢覆亡的最根本原因。

流民,如同滾動的地雷,流動到哪里,哪里就會有發(fā)生爆炸的危險,小農(nóng)社會的管理之道,是千方百計反把農(nóng)民附著在土地上,農(nóng)民一旦成為流民,便擺脫了國家管理,很容易成為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的威脅力量,中國歷史上曾多次發(fā)生流民造反的事例。西漢末的赤眉軍就是由流民演變而來,東漢后期的流民問題比之西漢有過之而無不及,更為可怕的是這一時期的流民,已經(jīng)不再單純是逐尋口糧的盲流,一種宗教信仰正在悄然改變著流民的屬性。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研究員 趙凱

趙:流民所到之處就會對當?shù)氐纳鐣刃驑嫵蓻_擊,到人多了以后,他可能會去攻打官府,力量更強大的時候,可能就會和政府展開,像大農(nóng)民起義的對決性的一些戰(zhàn)爭之類的東西。

位于今河北廣宗縣縣城西北的大柏社村,至今仍有一個方圓約一畝地的大坑,坑的西邊有座廟,這就是東漢末年百姓接受法師符水治病之處—水坑與靈仙,如今在靈仙廟,僅有少數(shù)老年婦女還依照舊習前來祭拜。而在東漢末年,一場瘟疫席卷中原,百姓饑寒交加,死亡無數(shù),深受瘟疫之苦的百姓從四方聚攏到這里,接受法師的診治,法師自稱是太平道的大賢良師,病人只需跪拜懺悔,服下法師親手制作的符水即可病除,窮人分文不取,富者交錢多少全憑自愿,不少氣息奄奄的病人竟然轉危為安,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百姓知道了妙手回春的大賢良師,百姓爭相前往接受法師治療。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研究員 趙凱

趙:東漢后期天災人禍、瘟疫也比較多,有一些懂得醫(yī)術和巫術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方法來給百姓來治病,特別在病人中間有建立起的威信,來投靠他們的人越來越多,這其中一部分,后來就發(fā)展成為像張角那樣的宗教首領。

張角,冀州巨鹿人,太平道的首領,東漢末年,張角自稱大賢良師以傳道和治病為名,在農(nóng)民中宣揚教義,進行秘密活動,十余年間,徒眾達十萬人之多。東漢末年瘟疫橫行,社會腐敗,張角在民間傳統(tǒng)醫(yī)術的基礎上加以符水符咒為人治病,贏取百姓的信任,深受瘟疫之苦的百姓在絕望之際,對張角符水治病的方式深信不疑,張角親手制作的符水已無法供應龐大的流民群體,只能命眾徒修建廟宇,自稱求來靈仙。并告訴百姓,靈仙在廟旁的水坑里放入了靈藥,喝下圣水坑里的水就能治病消災。東漢朝廷萬萬沒有想到,正是這碗飄著黑色紙燼的符水,給東漢王朝帶來了滅頂之災。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所長 卜憲群

卜:太平道用符水療疾,給老百姓治病,正好是當時廣大生活在死亡線上的老百姓生活上的一種需要,正好符合和滿足了當時生活在死亡線上的東漢中后期的廣大人民。

在符水治病的同時,一本神秘的經(jīng)書更進一步地讓百姓對大賢良師的無所不能深信不疑,太平經(jīng)》現(xiàn)收錄于《正統(tǒng)道藏》第119卷,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經(jīng)典之一,又名太平領書,《太平經(jīng)》以陰陽五行解釋治國之道,宣揚散財濟窮、自食其力、達天下太平為主旨,但多為巫覡(xi一聲)雜語。漢靈帝時期,張角得到民間流傳的《太平經(jīng)》,在《太平經(jīng)》的基礎上提出了致太平的理想,《太平經(jīng)》曾兩次被獻給漢朝皇帝,但第一次獻書人被處死,第二次被束之高閣,張角得到這本書后如獲至寶,并以此為教義創(chuàng)立了太平道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研究員 楊英

楊英:張角的《太平經(jīng)》里面有些什么呢,就是有好多的方術,還有就是宣揚起義,宣揚通過自己的努力致太平,這樣一種反對貧富不均,反對剝削和壓迫,張角呢,他是大量的利用了先前流行讖(chen四聲)緯和術數(shù)方術這些東西,再加上對于那個美好的世界的一個構想,然后他認為現(xiàn)在的東漢政府不是一個非常美好的,而是末世,然后應該大家起來把它推翻。

這里是位于河北寫的廣宗縣,《太平道樂》在這里已傳承了1800多年,現(xiàn)在作為古老的表演曲目,人們更注重它的藝術表達。而它卻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輿論發(fā)動方式,東漢末年,為了宣傳統(tǒng)治階級的不勞而食、預言社會即將發(fā)生大變動的思想,從而煽動起社會上的民憤,張角將《太平經(jīng)》編為經(jīng)文,讓信徒詠誦,為了使詠誦太平經(jīng)時整齊劃一,富有韻律,增加了管、簫、笙等樂器伴奏,逐漸演變成太平道樂。張角在此掩護下,以打醮(jiao四聲)聚眾,擊黃金鼓助威,向百姓大力宣傳《太平經(jīng)》中,關于反對剝削主張平等互愛的觀點,派出八名弟子到四面八方去宣傳教義,發(fā)展徒眾,所謂以善道教化天下。

大賢良師告訴人們,只要加入太平道,就會進入彼岸的這個世界,那個世界里人人無貴賤,皆天之所生,食輒令有余,新陳相因。對于已經(jīng)習慣了了官吏盤剝、世態(tài)炎涼的東漢百姓來說,大陸澤畔的這個世界儼然是真正平等和諧的世界,在冥冥暗夜中,張角口中的太平世界成了他們最后的希望和光明。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所長 卜憲群

卜憲群:《太平經(jīng)》一書給東漢后期的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副理想的藍圖,這個理想兩方面,一方面在物質(zhì)財富上能夠得到平均,那么在精神方面上,太平青領書給他們描繪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平等的社會。

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

這里是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zhèn),道家始祖老子的故里,老子李耳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主張清靜無為,公元前二世紀前半葉,西漢前期的皇帝們采納他的學說與民休息,締造出中國歷史上第一段盛世局面—文景之治。漢武帝絀抑黃老、崇尚儒學之后,儒學上升為國家的主流思想,老子和他的政治主張便回落民間,不再被官方重視。然而,有誰能想到,三百多年后,摻雜了儒家、陰陽家知識的道家思想,悄然發(fā)展為民間最主要的精神信仰,甚至連當朝皇帝也對老子頂禮膜拜。

公元165年至公元166年,漢桓帝曾兩次派大臣前往河南祭拜老子,并將老子靈位請回宮中祭拜,老子是清心寡欲的代表,漢桓帝則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荒淫無道的皇帝之一。他祭祀老子是希望像道家學說宣揚的那樣給自己留個龍種,漢桓帝御宇多年卻一直沒有子嗣,這成為困擾他多年的一塊心病。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他統(tǒng)治時期民不聊生、邊境多事,小規(guī)模的農(nóng)民暴動此起彼伏,而這些農(nóng)民暴動往往是打著老子的名義起事的,因此,漢桓帝再三祭拜老子,表示自己信仰老子思想,希望借此能夠控制道教信仰,維護皇帝的威望,當然他也希望他的臣民能像老子說的那樣清靜無為,好讓他安心享受人間富貴。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祭祀老子,實際上是承認道家思想的合法性,對道教信仰在民間的迅速傳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老子和道教最終沒能給漢桓帝創(chuàng)造出一個龍種,但是,漢桓帝祭拜老子的姿態(tài),為道教的迅速傳播開了綠燈。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 教授 臧知非

臧知非:之所以能夠利用宗教手段、道團組織組織農(nóng)民,第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當時農(nóng)民無以為生,處于漂浮不定的狀態(tài),在宗教徒道團中間得到了一定的生活支持。從這點說張氏、如張角、張寶等張氏兄弟,張道陵也就是說的張?zhí)鞄?,他們的政治自覺、組織手段、理論指導,在陳勝、吳廣下面經(jīng)歷了這個400年的經(jīng)驗總結,他們已經(jīng)站在另一個歷史層面上,運用所謂的現(xiàn)在意義上的迷信,組織民眾實現(xiàn)其政治目的。

張角的太平道并不是當時唯一的民間宗教,位于巴山北麓的午子山,壑幽林密、溪水潺潺,相傳東漢人張修曾在這里創(chuàng)立了五斗米道,百姓交五斗米可以加入組織,五斗米道由此得名,張修在徒眾中建立起嚴格的管理組織,儼然成為一個與地方政府分庭抗禮的獨立王國。儒家思想曾經(jīng)是大漢王朝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如今這個主流意識形態(tài)受到了致命的沖擊,一個思想混亂的王朝必將陷入全方位的混亂。到漢靈帝時期,太平道勢力遍及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地,組織的信徒多達數(shù)十萬人,就連皇帝身邊的宦官、衛(wèi)士、朝廷大臣竟然也有不少人加入了太平道,太平道、五斗米道即將把大漢王朝逼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研究員 趙凱

趙凱:當時朝廷的已經(jīng)得到這個信息,有人在宣傳太平道,朝廷并不以為然,為什么呢,覺得像張角的太平道,在地方上面它可以安撫百姓,這個正好的地方官方政府做不到的,當這個太平道的勢力進一步發(fā)展到非常大,有可能對這個王朝的命運構成沖擊的時候,這個時候有些有識之士,像楊賜、劉陶這樣的人注意到了,他會向朝廷報告,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發(fā)生變亂,但有這種可能,一旦發(fā)生變亂,這個局勢就非常難以掌控了。

楊賜,字伯獻,弘農(nóng)郡華陰縣人氏,弘農(nóng)楊氏是東漢后期最負盛名的一個顯宦世家,楊賜的祖父楊震、父親楊秉都擔任過帝國的三公,祖孫三代都以正直敢諫著稱。太平道勢力的迅猛發(fā)展并非秘密,但是地方州郡官員玩忽職守、掩耳盜鈴,他們因害怕多事而丟掉烏紗帽,因此不愿意向朝廷正式報告。楊賜已經(jīng)預見到太平道對帝國秩序的潛在危險,在這封急奏中,他提醒朝廷重視太平道的危險之處,也提出了解決方案:簡別流人,各護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后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楊賜的判斷相當精準,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沒有龐大的流民群體,張角和他的太平道就成不了什么氣候,他提出的解決方案,也稱得上是釜底抽薪的上乘之策,先解散流民,再處置張角等太平道領袖。遺憾的是在此時的漢靈帝正在宮中與妃子們游樂,而大臣們大多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tài)度,甚至有的大臣、宦官也加入了太平道,楊賜的奏章沒能引起朝廷上下的重視,奏章進入靈帝視野已經(jīng)是帝國受到重創(chuàng)之后的事情了。楊賜的奏章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卻引起了太平道方面的警覺,張角和他的弟弟張梁、張寶明顯加快了行動部署,他們按照軍事化組織模式,把全國各地太平道徒眾分為36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7000人,每方設立一名首領號令部眾,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弟張寶地公將軍,張梁人公將軍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研究員 趙凱

趙凱:當時這種管理體制,如果地方有了問題就會有問責機制,如果有地方官你不能很好的處理,那么上面會問責,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基層的官員他為了防止被問責,要保他的烏紗帽,他寧愿不把這消息向上面報告,其實這些信息到達朝廷、到達皇帝這邊是比較晚的。

公元183年,是氣候變化相當異常的一年,夏天大旱,莊稼大面積枯死,冬天極寒,北方地區(qū)井水結冰厚達尺余,按照當時流行的讖緯,這是國家即將出現(xiàn)變亂的征兆?!?strong>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首低沉激昂、寓意深刻的民謠,很快在民間傳播開來,與此同時京城洛陽及地方官府的墻壁上不斷出現(xiàn)白土書寫的甲子字樣。

馬元義,太平道大方的首領,張角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此時他正組織荊州、揚州等長江一帶太平道徒眾向鄴城集結,隨后又潛入京師,部署洛陽當?shù)氐耐奖姡瑴蕚淅飸夂?,一舉成事,起事日期定在光和七年(公元184)三月初五,這一天正是農(nóng)歷甲子年的甲子日。就在太平道的暴動部署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的時候,突然發(fā)生了一件令張角意想不到的事情。

公元184年正月,馬元義的弟子唐周臨事變節(jié),向官府報告了太平道暴動的計劃,東漢朝廷大為震驚,隨即宣布京師戒嚴,關閉洛陽城門,在城內(nèi)大肆收捕,1000多名太平道徒眾被捕殺,馬元義被車裂處死,頑劣昏聵的漢靈帝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下令火速緝拿張角等太平道首領,事起倉促,太平道暴動被迫提前,張角派遣快馬信使,星夜馳告各方,立即起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黃巾大起義就此爆發(fā),從黃河北岸到江淮兩岸,從東海之濱到河西走廊,到處都是裹著黃色頭巾的起義軍,他們焚燒官衙,捕殺官吏,釋放罪囚,承平已久的漢家天下在戰(zhàn)火和吶喊中沸騰起來。一位名叫應劭的官員如實的記錄了當時的場景,八州并發(fā),煙炎降天,牧守梟裂,流血成川。

江蘇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教授 王健

王?。狐S巾大起義在中國整個封建時代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他應該是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戰(zhàn)爭和宗教結合起來的,所以宗教就強化農(nóng)民戰(zhàn)爭動員的能力,包括他這種思想的號召力,也帶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宗教思想支持下最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戰(zhàn)爭。

薊州告急、潁川告急、南陽告急,一批又一批的奔命驛馬疾馳在通往洛陽的官道上,大敵當前,漢靈帝緊急召開御前會議,商討對策,國舅何進被任命為大將軍,統(tǒng)帥所有的京畿衛(wèi)戍部隊,在京師洛陽的周圍設置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個關隘,防止黃巾勢力進入,同時任命盧植為北中郎將,負責討伐京師北面的黃巾軍,任命皇甫嵩為左中郎將,儁(jun四聲)為右中郎將,負責討伐京師南邊的黃巾軍。朝廷還下詔,鼓勵地方官府、豪強地主招募武勇,協(xié)助官軍平亂,東漢政府的官軍雖然數(shù)量不到十萬人,但是都屬于精銳部隊,訓練有素,黃埔嵩、朱儁、盧植等又是久經(jīng)沙場的名將,再加上地方豪強大族的支持,戰(zhàn)斗力并不弱。張角的黃巾徒眾數(shù)量龐大,動輒數(shù)十萬人,但是里面有很多老人、兒童、婦女,戰(zhàn)斗力并不強,而且由于倉促起事,沒能完成集結部署,兵力分散,容易被各個擊破。就在戰(zhàn)事最為緊張的時候,太平道領袖張角病故,黃巾軍士氣受到重挫,人公將軍張梁成為統(tǒng)帥。十月,南線官軍在皇甫嵩的統(tǒng)領下加入到北方戰(zhàn)場,黃巾軍陷入頹勢,十月底,黃巾軍與官軍在廣宗展開決戰(zhàn),張梁的三萬黃巾軍將士戰(zhàn)死,另有五萬人在城破之后,投入滔滔清河,河水為之斷流。十一月,地公將軍張寶在下曲陽戰(zhàn)敗,徒眾十余萬被殺。

河北省邢臺市?凌霄山

位于河北省邢臺市區(qū)35公里外的凌霄山,突兀森郁,人跡罕至,就連當?shù)厝硕己苌僦?,早?800年前,這是曾是給東漢王朝留下千瘡百孔的黃巾軍寨遺址,保存完好的八角玲瓏井,懲治叛徒的水牢,殘破的石碑,如今依然能在這深山之處找到當時起義軍叱咤風云的痕跡。而就在不遠的山下,由黃巾起義演變而來的地方表演,也僅僅只在逢年過節(jié)時被民間藝人搬上舞臺。抬黃杠、太平鼓、太平道樂,一個時代的聲音被后人演繹如此生動,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一切都化作了這嘹亮的鼓聲和從古至今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曾經(jīng)驚天動地,曾經(jīng)呼風喚雨,也都化作了悲亢的音樂和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所長 卜憲群

卜憲群:民本思想是我國先秦時期就形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政策、政治要順民心而不能逆民心,東漢后期的一系列的問題,積累到后期形成了黃巾大起義,應當說是政府在解決民生問題上嚴重不足,那么政府沒有能夠很好地解決民不聊生,那么這樣就會為社會的異同勢力、其它的組織所利用,我想這也是東漢后期的歷史留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歷史的經(jīng)驗和教訓。

這里是湖南省長沙市東牌樓,2004年曾在這里出土的一批漢代公文簡牘,簡牘詳細記載黃巾起義所引發(fā)的社會動蕩,暴亂不但導致社會秩序脫序,也給東漢帝國帶來了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

長沙市文物考古所 副所長 黃樸華

黃樸華:這批簡牘一共發(fā)現(xiàn)了400多枚,漢靈帝時期的四個年號,這批簡牘上都有,都出現(xiàn)了,剛才看的這枚簡牘是一件官府的文書,上面記載就是在湖南南部或者是湖南地區(qū)這一塊,戰(zhàn)事頻發(fā),國庫空虛,也像簡牘上所說的倉空無米,庫無錢布,當時儲藏的糧食沒有了,庫里的錢和布也空虛了,當?shù)氐牡胤秸鄳撌且呀?jīng)不穩(wěn)固了,不穩(wěn)固了就有可能就會出現(xiàn)一些買賣、買官賣官的現(xiàn)象。

長沙郡臨湘縣的縣令向上司匯報說,本地連連遭遇戰(zhàn)事,倉空無米,庫無錢布,地方府庫空虛,中央同樣如此,為了鎮(zhèn)壓黃巾起義,漢靈帝忍痛割愛,把積攢多年的私房錢和馬匹都捐了出來,可是,戰(zhàn)事剛剛停息,他就迫不及待地讓宦官們四處搜刮,為了填補國庫空虛,漢靈帝大肆賣官鬻(yu四聲),最初只是賣一些無關緊要的低級官職,后來干脆把三公九卿這樣的高級官位也擺上了柜臺,讀書人要想要進入官場,地方官想要升遷,也得先上繳一大筆錢。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所長 卜憲群

卜憲群:漢靈的時候有一個司徒,相當于丞相,這個人叫崔烈,崔烈的司徒位置就是從漢靈帝那里買來的,崔烈回家以后,問他的兒子叫崔均,他說我用錢買到了這個官,社會上對我是什么評價,這個崔烈的兒子崔鈞這個人還比較正直,他說:大家對你評價很不好,說你的身上有銅臭,我們講的銅臭這個詞就是從這兒來,為什么東漢后期社會矛盾那么激烈,除了廣大的一般的農(nóng)民、普通百姓與政府的矛盾之外,那么其他知識分子和政府之間的矛盾也是很對立的,政府腐敗,賣官鬻爵,切斷了當時士人的晉升仕途的一個途徑,你有錢就可以,有錢什么都可以做到,什么都可以買得到,那么大家還要誰為國做貢獻呢、為國殺敵立功呢。

其實比普通官員更應該受到嚴厲處罰的,應該是宦官,黃巾起義爆發(fā)后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們更加囂張,侍中向栩(xu一聲)、張鈞向皇帝進言,稱黃巾之亂完全是由宦官引起的,只要把宦官首領們的頭顱砍下,掛在南郊兵禍自然平息。靈帝把張鈞等人的密奏傳給宦官看,結果丟掉腦袋的不是宦官,而是兩位侍中。皇甫嵩、盧植在平定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卻無法逃脫宦官們的暗算,盧植只因不肯向監(jiān)軍宦官行賄,結果被收入囚車押回洛陽,差點丟了性命。同樣是平定黃巾之亂功臣的車騎大將軍黃埔嵩因拒絕向宦官行賄,靈帝在聽信宦官讒言之后,收走了皇甫嵩的車騎將軍官印?;鹿僖栏接诨实?,卻最終綁架了皇權,如果一定要打死食盤上的老鼠,那么打碎盤子也許就真的在所難免了。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研究員 趙凱

趙凱:那么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東漢王朝的統(tǒng)治階級好像是取得短暫的統(tǒng)一,他們結合在了一起,把過去的分割放在一邊,然后一起來鎮(zhèn)壓黃巾起義,解決燃眉之急,但實際上在這個戰(zhàn)爭過程中和戰(zhàn)爭以后,宦官和官僚集團的矛盾依然沒有得到解決,那么像皇甫嵩、盧植這樣一些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過程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人,依然沒有擺脫宦官的恐嚇和迫害,那么在過去需要忍耐,那么到現(xiàn)在就未必是那樣了。

官員與宦官之爭不斷激化的朝廷的內(nèi)部矛盾,導致了國家政治動亂,朝野不振,賢人志士遭到迫害,從而人人自危,天下大亂,黃巾起義主力被剿滅后,余部又繼續(xù)斗爭了20多年,在它的影響下,各地不斷發(fā)生小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為了有效進剿黃巾余部,漢靈帝將軍政權下放給了地方,官員擁兵自重的局面,加之一些地方豪強在黃巾起義中紛紛起兵,配合官軍鎮(zhèn)壓起義,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地方上逐漸形成的無數(shù)大小軍閥,地方勢力最終擺脫了東漢政府的控制,形成了各霸一方的局面。這一些時期,除了袁紹、董卓這樣的軍閥和貴族,曹操孫堅、劉備,這些無名小卒也逐漸通過黃巾之亂走上了政治舞臺。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研究員 趙凱

趙凱:黃巾起義它特別像大地震,它主體雖然被撲滅了,但是它的小規(guī)模的力量仍然存在,持續(xù)情況從后面記載來看,規(guī)模并不小,比如說曹操后來收編的青州兵,還有袁紹在河北也收編的一部分,張飛燕的黑山軍也是力量比較龐大的,他們有時候也是打著黃巾起義旗號的。

曹操等人相比董卓、袁紹這些豪強,黃巾之亂后并沒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勢力,但是歷史卻給了曹操第二次機會,公元188年,青州、徐州一帶的黃巾余部再次起事,他們在青州集結,人數(shù)多達百萬,兗州刺史劉岱被殺,曹操接替了兗州牧的職位,對正處于補給困難的黃巾軍,曹操一面交戰(zhàn),一面談判,經(jīng)過幾個月的醞釀,這支30余萬的黃巾軍,另加隨軍男女老幼眷屬100余萬人,最終接受了曹操的收編。曹操從中選拔精銳十余萬號青州兵,家眷及其攜帶的農(nóng)具作為基本勞動力和生產(chǎn)資料,由曹操設置屯田,組織生產(chǎn),為軍隊作戰(zhàn)提供后方供應基地,由此,青州兵成為了曹操獨立擁有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這支由黃巾軍所組成的青州兵,最終成為曹軍勢力并發(fā)展壯大的基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時代,一段斗智斗勇的大戲正浩浩蕩蕩的拉開序幕。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研究員 趙凱

趙凱:黃金起義雖然沒有把東漢王朝給推翻了,但它對東漢王朝老大帝國的打擊是非常非常大的,那么后來東漢的滅亡,三國這種情況出現(xiàn),都和黃巾起義有直接或者的關系。

黃巾起義之后,這一個經(jīng)歷了400余年的漢王朝徹底滑入了亂世的泥沼之中,朝政日亂,海內(nèi)困虛,面對這樣一個氣數(shù)已盡的大漢王國,一批批亂世梟雄橫刀立馬,闖入了了歷史舞臺,220年,這個曾在世界古代史上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輝煌的東方第一大帝國—大漢王朝,隨著它的最后一位國君漢獻帝被迫走下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大漢王朝最終走到了盡頭。


中國通史紀錄片29《黃巾起義》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正蓝旗| 柞水县| 九龙县| 揭东县| 昌图县| 望城县| 芦溪县| 武汉市| 阳曲县| 观塘区| 德钦县| 师宗县| 闸北区| 无棣县| 本溪市| 乌拉特前旗| 睢宁县| 敦化市| 东阿县| 九寨沟县| 敖汉旗| 洮南市| 无棣县| 洱源县| 镇平县| 邢台县| 城步| 大化| 静海县| 壤塘县| 潍坊市| 灵武市| 靖宇县| 金寨县| 札达县| 清河县| 新晃| 呼伦贝尔市| 观塘区| 石阡县|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