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之后,vivo的首款折疊屏手機能接過高端大旗嗎?
手機高端局該怎么玩?
當各家都在對標蘋果,立下沖擊高端市場Flag時,有一個國產手機廠商已默默拿到了高端市場的入場券,它就是在高端破局上顯得格外“內斂”的vivo。

來自Counterpoint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底,在中國市場4000-5000元的價位段,vivo以24.1%的市占率位居第一。同時,在2021年Q4全球手機600美元-799美元價格段暢銷機型榜單中,vivo與iQOO雙雙入榜,單季銷量超百萬臺。
Counterpoint分析師總結道:“在過去一年,vivo在中高端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strong>
能夠取得如此成績,正好應了vivo創(chuàng)始人、CEO兼總裁沈煒反復提到的一句話:“埋頭種因,果自水到渠成”。堅持長期主義的vivo,已經(jīng)迎來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
vivo的高端模型
叫好又賣座,vivo X系列毫無疑問是近年來國產手機高端局的一匹黑馬,這一結論不僅來自于高端市場的市占率,最重要的是vivo做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其難度不亞于當年雷軍將銷量下滑的小米逆襲回全球TOP3。
眾所周知,早期的vivo X系列主打輕薄、偏時尚定位,而如今X系列則初步站上了高端旗艦市場,而且影像旗艦的標簽深入人心,回顧近10年的手機發(fā)展史,相信你找不出第二家。

如果硬要去對比的話,那么也只有華為P系列跟vivo X系列,在節(jié)奏上可以找尋到些許的共性,前者由早期的君子如蘭輕薄商務范,逐步轉型為高端影像旗艦,后者由輕薄時尚定位,成功邁入到高端旗艦市場,并且兩家都是推動移動影像發(fā)展的前行者。
回歸主題,vivo的高端模型到底是什么?
看似不可說的秘密,實際vivo早就給了答案,就是影像、設計、系統(tǒng)、性能四條長賽道同時發(fā)力的結果。
影像長賽道上,vivo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6、7年前vivo就在相機算法上猛下功夫。
2017年開始,vivo在深圳、臺北、東京、圣地亞哥等全球多地建立了7個影像研發(fā)中心,相關團隊規(guī)模超過1000人,并與索尼三星展開了深度合作。
2019年,自研影像芯片V1正式立項,研發(fā)團隊超300人。
2021年,牽手百年影像品牌蔡司,成立聯(lián)合影像實驗室,并快速將蔡司光學技術應用于產品當中。
由此你會發(fā)現(xiàn),vivo憑借多年的持續(xù)投入,已經(jīng)建立起了從硬件、到軟件、到技術創(chuàng)新、到品牌賦能、到芯片立體化的移動影像系統(tǒng),并在夜景、人像、防抖領域站上了制高點。在這一賽道上,vivo的戰(zhàn)略與當年牽手徠卡后的華為,以夜景與長焦為主攻點,提出計算攝影概念,持續(xù)深耕的戰(zhàn)略不謀而合。

從產品線來看,vivo從X30系列開始,便進入了火箭升級模式,潛望式長焦、微云臺、蔡司光學、自研V1芯片,每一代產品都給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體驗。而這則離不開早期埋頭種因的堅持。
設計長賽道上,在筆者看來,vivo的堅持成就了兩件事。
第一,自X50系列帶來了云階設計與橙色素皮后,這些設計ID已連續(xù)三代得到傳承,成功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了v式視覺錘。

同時在CMF上,vivo產品經(jīng)理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盡情地去詮釋高端,從而就有了vivo X70 Pro+這樣的產品,從色彩到材質到工藝,每一處細節(jié)都散發(fā)著高端的氣息,愛馬仕橙配陶瓷天窗,那種視覺上的沖擊力,拿捏得剛剛好。

另外,其子品牌iQOO在設計ID的傳承上亦是如此,傳奇與賽道的設計,也已成為其品牌的標簽,頗受酷客的追捧。
接著看UI交互,國產手機被吐槽最多的就是“UI土氣”,vivo的Funtouch曾經(jīng)也被吐槽,然而2020年vivo帶來了全新的OriginOS,并于2021年快速迭代,全面升級到了OriginOS Ocean。
關于最新的原系統(tǒng),我的結論很簡單,雖然其功能不一定比友商豐富,但從高級感與交互體驗上來說,稱得上第一梯隊,相較于FuntouchOS,有著天地之別。

系統(tǒng)長賽道,OriginOS的發(fā)布,便是vivo開啟系統(tǒng)長賽道的原點。
vivo高級副總施玉堅表示,OriginOS將從設計、流暢、便捷上做出改變,從而滿足用戶對視覺、功能和體驗的追求。
設計方面,回歸自然、純粹和本心,強調簡單、高級、創(chuàng)造力;流暢方面,引入了新的度量標準,即尊重自然規(guī)律、人的心流和腦流,打造三位一體、以人為本的流暢體驗;便捷方面,重構人機交互模式,高效地滿足用戶最基本的需求,讓消費者的高頻剛需功能變得更簡單和易用。
可見,在系統(tǒng)層面,vivo依舊堅持設計驅動與用戶導向。
最后是性能長賽道,vivo副總裁周圍表示:“我們要讓相同配置的產品,做到更高的性能,更好地體驗?!?/strong>
那么如何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呢?
這就離不開深度的系統(tǒng)底層優(yōu)化與調教,為此,vivo基于計算、存儲、顯示等方面能力,設計了高實時計算、智慧調度計算和高速追截三大引擎,力求將手機性能做到極致。
也正因為在性能層面的深耕,iQOO成為首個KPL安卓比賽專用機,在此之前,這個位置一直由iPhone獨享。同時,vivo還拿下首個全場景持久流暢體驗泰爾五星證書,這些無疑都是對vivo在性能長賽道中取得成績的認可。
以上四點,在同一個時間節(jié)點并發(fā),便是vivo高端破局的密碼,也是vivo堅持「長期主義」的必然結果。
總結一句話,高端突破是一場馬拉松,沒有捷徑,只有靠厚積薄發(fā)和穩(wěn)扎穩(wěn)打,才能出線。
最不會吹牛的實力派
“vivo在技術上很有實力,但它就是不吹,讓人干著急”不少行業(yè)人士這樣形容vivo。
確實,相對于別家高調秀肌肉,vivo更偏“內斂”,其在研發(fā)費用、人員投入方面均不輸友商,2019年vivo的研發(fā)經(jīng)費就在百億,并先后在全球10個城市布局研發(fā)網(wǎng)絡(包含5G通訊、人工智能、影像、芯片等),以及7個全球制造中心,同時在創(chuàng)新與研發(fā)體系上也有著一套成熟的方法論。
上面提到的四大長賽道之所以可以實現(xiàn)突破,就是得益于不設上限的研發(fā)投入,以及vivo自創(chuàng)的研發(fā)體系“鐵三角”:產品規(guī)劃、技術規(guī)劃、技術預研。
產品規(guī)劃,問自己想要什么?
技術規(guī)劃,看用戶想要什么?vivo如何去實現(xiàn)?
前兩個規(guī)劃進行握手,得出未來12~36個月要做的技術清單。
技術預研,將握手后的技術清單進行落地。
V1芯片就是這套體系下的產品,2019年立項,經(jīng)過24個月后被應用于vivo X70系列,以此類推,V2也進入了落地倒計時,而V3也進入研發(fā)階段。

同時,vivo在2021年初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給產品規(guī)劃和技術規(guī)劃樹立「技術燈塔」,致力于解決前置36個月的產品技術方向的預判、新產品形態(tài)跟蹤研究、國內外行業(yè)前沿技術掃描、芯片等領域的技術布局等。
說到底,這套研發(fā)體系的核心還是基于對用戶洞察,它核心的使命就是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洞察用戶到底喜歡什么?想要什么樣的東西或功能?這也是為什么這些年vivo很少走彎路的原因:一切工作都將以用戶為核心展開,無論任何時候,競爭導向、成本導向、參數(shù)導向、效率導向等一定不能凌駕于用戶導向之上。

“唯參數(shù)論、唯技術論都太片面,技術永遠在進步,參數(shù)永遠在變化,不變的唯有人們對美的追求,對成就和愉悅的追求,對自我意義的追求。就vivo而言,我們不應拘泥于比拼參數(shù),本質上,科技不是為了讓人們更好的享受科技,而是更好的享受生活。”沈煒在今年年會上這樣詮釋了vivo的產品觀。
而這也是vivo不愛吹牛皮的原因,堅持長期主義,保持平常心,不受短期誘惑與外界壓力影響,做正確的事情,把正確的事做正確,用產品去說話。
2022高調開局
在4000元~5000元檔奪得桂冠的vivo,將在今年全面上沖6000元+市場!
下個月,vivo X系列將迎來兩名新成員:「vivo X Note」與「vivo X Fold」,根據(jù)爆料信息來看,前者是一款2K三星7英寸大屏旗艦,擁有5000萬四攝;后者則是vivo首款折疊屏旗艦,采用了8英寸120Hz內屏,搭配UTG玻璃蓋板,其鉸鏈來自于蘋果供應鏈廠商,工藝上加入了多重航天材料,單鉸鏈成本就超1200元,同時據(jù)了解該機將成為首款內外雙屏下指紋的折疊屏手機,并將3D廣域指紋加入其中,擁有多項首發(fā)技術。

據(jù)了解,以上兩款新系列,將是vivo以自主創(chuàng)新驅動產業(yè)鏈創(chuàng)新的巔峰之作,很有可能成為繼華為Mate系列之后,在設計、硬件技術、以及產品體驗層面全面達到高端水準的國產手機。
從其命名的策略來看,相信這兩款產品也將成為直接PK三星S22 Ultra與Galaxy Z Fold的機型,值得期待。
2022,國產真正的高端之戰(zhàn)即將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