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籠》被錘抄襲?網(wǎng)友怒懟:怕不是魔怔了

文/泡泡國漫漫研社 郭嘉掉線了

在鴿了一年后,國內(nèi)著名的“劃水公司”藝畫開天終于開播《靈籠》,并于近日達成200萬追番成就,可喜可賀的同時也夾雜著不和諧的聲音,他信誓旦旦地說:角色形象抄襲!

就是這個披著紅袍手持大鐵錘背著三級包的黑武士。

樓主表示這個形象抄襲了戰(zhàn)錘40k里的機械神教軍。為了繼續(xù)佐證自己的觀點,又放出一張正面示意圖,可以說很“貼心”了。

emm...捫心自問,這像嗎?當然不像!
不過小編看彈幕里也有許多這樣的觀點,這種質(zhì)疑態(tài)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定檔PV上映那天,也就是3月份。
樓主隨后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概念抄襲!

言下之意就是:藝畫在機械神教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魔改,雖然最終形象不一樣,但撞衫了就是抄襲...
聽到這句話的張靈玉瑟瑟發(fā)抖...

(左 君麻呂 右 張靈玉)
那么,究竟有沒有抄襲呢?怎么來區(qū)分呢?
雖然在法律層面,難以對抄襲行為進行實質(zhì)性的認定,不過如果一部作品,找別人的作品圖來參考(劃重點),且最終相似度極高,或動態(tài)疊加的吻合度極高,這是抄襲。
何謂動態(tài)疊加?
比如有網(wǎng)友指出《博人傳》動畫第23集,涉嫌對《美國隊長2》的部分打斗場景抄襲,并進行了重疊比較。

有網(wǎng)友表示,判定是否抄襲不能光從角色形象上來看。比如君麻呂和張靈玉,二者比較相似,但也只能說明畫師間所喜好或者說所習慣的人物風格較相像或者是可能同一家公司出品。
應(yīng)該綜合來比較,比如人物的相關(guān)設(shè)定即人物的語言、性格、動作、喜好習慣、所處作品的環(huán)境、專有臺詞或口頭禪等等假定是否抄襲。比如一個人物如果長得像,但是以上大不一樣或基本感覺都不一樣,那就不算抄襲,但是如果說長得像,以上說到的都一樣或者基本都一樣,那么一般就算是抄襲了。

《心靈之窗》抄襲《秒速五厘米》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對于樓主概念抄襲的說法,沿用一位網(wǎng)友的說法作為回應(yīng):全世界的版權(quán)法都是思想和表達二分法,既要保護原創(chuàng)者的利益但是也不能壟斷思想阻礙思想的傳播,思想也傾向于交流,而且人的大腦構(gòu)造都一樣,思想撞車是非常正常的,也沒有完全憑空想象沒有運用前人成果的東西。所以判定抄襲的時候達到多少相似度才能算抄襲是重要的標準。如果思想都被壟斷了后果很容易想象的吧。比如電視直播電視晚會這樣大家習以為常的模式,以某些反抄襲者的標準,這也全都算抄襲了,但是顯然沒有人會這樣認為。比如原子彈,德國人最先提出了理論,美國第一個制造成功,以某些反抄襲者的理論,我國勒緊褲腰帶研制出來的科學家要算品德低下的惡人了。
我想,說到這里,大家心里自有一桿秤。如果真要實捶,咱們可以擺事實,講道理,而不是為黑而黑,章口就來。

?
更何況,罵人真的是有點LOW,在沒有更多的資料下臆斷真的是有點“魔怔”了。

?不過,國人版權(quán)意識的增強還是值得肯定的。目前樓主帖子已經(jīng)被刪。
最后,希望《靈籠:INCARNATION》能如約播完,別再鴿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