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即將面臨無水可放的窘境,武漢、重慶依然以高溫燒烤模式為主
三峽即將面臨無水可放的窘境,武漢、重慶依然以高溫燒烤模式為主

昨天,武漢東西湖下了一場大雨,給干旱中的城市帶去了一絲絲清涼。這是武漢入秋以來的第一場雨,實在是太難得了。
這次下雨可能不是人工增雨的結果,據有關媒體報道,武漢并未進行過類似的活動。不過,武漢城市圈的其他地區(qū),倒是進行了大量的人工增雨活動。
之前我一直說,武漢沒有必要進行人工增雨。一個是水汽不足,條件不具備。再一個就是:武漢是以城市為主的,下不下雨不要緊,高溫天氣扛一扛就過去了。武漢周邊的廣大農村地區(qū),是湖北省農業(yè)生產的重點區(qū)域,也是武漢的糧倉與菜籃子,如果不進行人工增雨,造成的損失就大了。

畢竟大氣中的水汽是有限的,雨水下到了武漢,則意味著城市圈的農村地區(qū)分得的水汽就少了,對于人工增雨的效果是不利的。所以,我也一直在呼吁,武漢要發(fā)揚風格,一切以農業(yè)生產為中心。
盡管武漢城市圈已經出現了降水,緩解了旱情,但干旱依然在持續(xù)。根據國家氣象臺的高溫預報,從17日8點到8月18日8點,長江流域依然是一片紅色。尤其是成都、重慶、武漢、長沙、南昌、杭州等城市,更是火燒火燎,紅得發(fā)黑!而降水卻是繞著這些地方進行的。尤其是成都、重慶和貴陽之間的廣大區(qū)域,未來24小時之內幾乎沒有降水,讓燒烤模式顯得尤為嚴重。

最近,重慶的一些河流已經出現了斷流。其實也不僅僅是重慶,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也沒好到哪里去。尤其是江西,撫河、信江等大型河流,都已經瀕于斷流。特別是撫河,每秒流量不到20立方米,最小的時候不到10立方米,幾乎就是斷流了。江西九江湖口的水位嚴重偏低,即將突破10米大關,形勢異常嚴峻。據了解,應急部門的專家已經趕赴江西,指導江西進行抗旱。

湖南洞庭湖也已經提前進入枯水期,面積不足1000平方公里。不過,相比于江西鄱陽湖,洞庭湖的情況略微要好一些。目前,洞庭湖進入長江的徑流量依然有3820立方米每秒,而鄱陽湖只有1530立方米每秒,只相當于洞庭湖的40%!江西那么大一個省,給長江貢獻的水量居然不到湖南的一半,由此可見江西境內的干旱有多嚴重!信江和撫河都是江西排前三的河流,加起來的徑流量都不到80立方米每秒,與小河無異。江西的徑流量,主要還是靠贛江才能撐得起來!
從這些數據也可以看出,江西大旱跟宜昌三峽沒有多大的關聯。很多江西人硬是要將鍋甩給宜昌三峽,恨不得將三峽大壩拆了才開心,不知道這些人是出于嫉妒,還是出于其他什么心理。
漢口的水位也在持續(xù)走低!8月17日早上7點,漢口的水位降到了16.9米,跌破17米大關,創(chuàng)歷史同期最低記錄!漢口的徑流量只有16700立方米每秒,比近期最高值下降了至少1500立方米每秒。

重慶也沒好到哪里去,寸灘的水位一直在163米到165米之間徘徊。據網友爆料,重慶嘉陵江已經見底了,露出了大片大片的河床。重慶的水位是三峽水位的晴雨表,重慶水位高,三峽水位就一定會高。重慶水位低,三峽水位肯定也低。
最近兩天,三峽水庫一直都沒怎么加大下泄流量,因為上游來水實在是太少了。長江干流重慶寸灘的徑流量只有10600立方米每秒,烏江武隆也只有514立方米每秒。重慶到宜昌三峽大壩之間的其他支流,徑流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江西撫河都快斷流了,其他小河流的情況只會更加糟糕。

在上游來水量不增加的情況下,宜昌三峽大壩是不敢加大下泄流量的,因為三峽的水位也只有147.21米了,離145米大關只有2米多一點點。最低的時候,已經只有1米多一點點了。也就是說,現在的三峽,差不多陷入了無水可放的窘境,最多能做大上游來多少,三峽放多少。不截留上游來水,偶爾根據實際情況加大下泄流量,就算是非常不錯了。

有人說,三峽不是還有147米水深嗎,為什么不放水呢?這些人可能小學沒畢業(yè),不知道水位就是水面的海拔,不是水深。如果三峽還有147米的水深,那就太好了,就算再干旱一個月,下游地區(qū)也不愁沒水喝!(2022年8月17日于邯鄲)

#武漢頭條##宜昌頭條##重慶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