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10°C該吃它,爽滑鮮嫩,補腎益氣!

這兩天,全國很多地區(qū)氣溫驟降,上海一下子降了10℃,編輯部的眾人感覺一秒由夏入冬。各位讀者也請及時加衣保暖。
這樣的天氣,吃點高蛋白的食物有助于保存身體熱量。要是再有點湯水,那真是極好的。今天臺臺就教大家一道這樣的菜——虎頭雞。

虎頭雞是魯菜中的一道民間傳統(tǒng)美食,很多山東家庭都會在重大的日子里用“一雞、二魚、三涼菜”的順序給貴客上菜。而這打頭陣的“一雞”就是虎頭雞。

雞肉和雞蛋都有較高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能補腎益氣,味道又很鮮美。雞在以前物資不充沛的年代又不是經常能吃到的,拿來招待客人確實是最合適的。虎頭雞先炸后蒸/燉,成品形似虎頭而得名。因為是一道魯菜中的私房菜,因此在不同的地方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做法。今天臺臺教大家一種比較家常的做法,簡單又好味哦。

雞腿切塊,大蔥、姜切絲。

加入5g鹽、3g味精、10g黃酒,在碗中抓捏出汁,過篩成蔥姜汁。

蔥姜汁中加入生抽、老抽、花椒粉,倒入雞塊拌勻,腌制10分鐘。?

雞蛋加入1g鹽,打勻備用。準備一碗面粉,雞塊拍一層薄粉。

起油鍋,控制油溫在5成左右,雞塊裹上蛋液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

切一些蔥姜絲,放在雞塊上。加入5g鹽、3g味精、10g黃酒、糖,倒入熱水至2/3處。

上汽蒸20分鐘,出鍋前撒上香菜末即成。

成菜入口鮮嫩爽滑,有油香的同時又不膩口。有的做法會特地選擇土雞,讓雞肉充滿嚼勁?;蚴窃谧詈蟀咽S嘤突ㄆ踩ィ尶诟懈忧逅?。這道菜有一個技巧點是“拍粉拖蛋”,雞塊要拍上薄粉再裹蛋液下鍋炸,炸出的雞塊金黃香脆。粉千萬不能裹太厚或是加水,這樣再蒸就會變成黏口的面糊糊,影響口感。

先炸后蒸的做法和松肉一樣,因此虎頭雞也叫做松雞。成菜中不僅雞肉酥爛醇香,湯也十分鮮香味美,因此在蒸/燉時搭配一些蔬菜、粉條等也是絕妙。虎頭雞的名氣不算大,但也是很多山東人的集體回憶。你的心中有什么地方美食是特別想安利的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給大家。
?
文?| 芋頭
圖?| 鐘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