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內(nèi)耗是因為欲望太多,太在乎結(jié)果
所謂輝煌的人生,不過是欲望的囚徒.——叔本華
?
在希臘神話中,潘多拉具有人身上的一切天賦,是一個完美的女人。
?
但她的缺點就是欲望太多,總想占有一切美好的東西。
?
但是,他的丈夫一再告誡他要小心天神送過來的盒子,因為里面的東西未必就是好的。
?
所以潘多拉一度非常地內(nèi)耗,她一方面渴望得到盒子里的好東西,一方面又害怕里面的壞東西。
?
然而潘多拉還是抵擋不住貪欲,她最終還是打開了魔盒,最終釀成了悲劇。
?
叔本華是一個頗有見解的哲學家,他在幾百年前就曾經(jīng)說過,人生的本質(zhì)就是欲望。
?
欲望滿足就感到快樂,欲望不得滿足就會痛苦。
?
人之所以會內(nèi)耗,就是因為精神一直處于一個欲望不得滿足的狀態(tài)。
?
理論上來說,只要不斷地滿足欲望,就不會有內(nèi)耗產(chǎn)生。
?
但問題在于,內(nèi)耗者的欲望往往都很大,他想要追求的是最完美的東西。
?
比方說,考試要考100分、考研只考985、相機要買最好的、工作要世界500強、工資要5個W、找對象只找一線城市有房有車的,等等等等。
?
在墨菲定律中,人越是想得到的東西,往往就越是不可能得到。
?
因為越是想得到的東西,往往越是小概率事件。
?
比方說,花兩塊錢買一張獎票,第二天就中1000萬大獎,很多人都想要這樣的結(jié)果。
?
然而,中獎這件事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可能買一萬次都中不了獎。
?
如果對買獎票抱有過高的期待,每天都幻想中彩票后,去哪里哪里旅游,可以怎么怎么著,最終必然會失望。
?
然后因為自己投入了大量金錢和時間,又看不到結(jié)果,沒能實現(xiàn)買獎票改變?nèi)松挠?,最后肯定會感到痛苦和?nèi)耗。
?
其他的事情也一樣,如果我們事事都要求完美,事事都只要最好的結(jié)果。
?
那這些事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是很難實現(xiàn)的。
?
如果我們把這些小概率的完美事件當作欲望,又對事情的結(jié)果抱有過高期待,每天都幻想實現(xiàn)了這些完美事件后的愉快人生,那么痛苦和內(nèi)耗就不可避免了。
?
所以,叔本華一再告誡我們,要盡量地減少我們的欲望,看淡事情的結(jié)果,不去過多關(guān)注事情的成效。
?
正如古語說,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正如森田正馬一再強調(diào),要竭盡全力爭取,然后順其自然等待。
?
那么內(nèi)耗自然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