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名家王金寶去世,姜昆親自悼念前輩,兩人曾合作《五官爭功》
5月13日,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發(fā)布訃告,稱文工團的著名相聲演員、中國廣播藝術團著名表演藝術家王金寶老先生,因病治療無效去世,享年85歲。

曲藝相聲界代表人員姜昆親自露面悼念王金寶前輩,說深深地痛悼王金寶老師,王老師為相聲世界作出的貢獻,人們不會忘記,他與馬季先生的合作,深深地記在了新相聲創(chuàng)作的功績簿上,王金寶老師千古。

說到王金寶這個名字,一些不熟悉相聲事業(yè)的網友可能會有些陌生,畢竟如今的相聲的流行范圍,可能僅僅是在德云社、青曲社等這些年輕社團,對于一些相聲老前輩,許多人還是沒怎么關注的。
但我覺得只要是看過王金寶老師的照片的人,肯定都會對這個“精瘦”的老頭有一些印象的。
這位老先生曾經在春晚的舞臺上,與馬季等人合說了一個群口相聲《五官爭功》,直接紅遍了大江南北,時至今日,這段節(jié)目依然是相聲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

而王金寶老師,就是在相聲里面表演的“鼻子”。
如今再翻看這段視頻,真的是頗有感慨,那時候的馮鞏還是個小伙子,表演風格還很稚嫩天真,在一眾老相聲藝術家中,還是站得比較靠后,笑得比較青澀的。


如今這段相聲作品中的幾位藝術家陸續(xù)離開了我們,年輕的馮鞏也成了獨當一面的表演藝術家,上了這么多年春晚,說了那么多次想觀眾了,不知道馮鞏會不會懷念和老前輩們一起上臺的日子。
除了《五官爭功》,王金寶老師還創(chuàng)作了《一仆二主》《高原彩虹》等優(yōu)秀的曲藝作品,可以說是早年間的文藝鋪路人,那時候王金寶和馬季同為相聲表演者,年紀相差又不大,可謂是亦師亦友,馬季名氣大,但說相聲的時候總會想著王金寶,而王金寶屬于“無師自通”的那一類人,并沒有真正地拜師哪位前輩,自己琢磨出一派的風格。

一開始王金寶還和姜昆合作了好久,但姜昆紅了,王金寶卻沒怎么紅起來,后來王金寶為馬季創(chuàng)作相聲本子,兩人一起在舞臺上表演《五官爭功》,之后也陸陸續(xù)續(xù)合作過好幾次,馬季的機靈,搭配王金寶的“蔫壞”,在當年也是舞臺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可惜如此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就這樣離開了我們,真的是令人遺憾和心痛。
印象中,相聲界這兩年走了太多我們熟悉的老藝人了,看著、聽著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消失在舞臺上,真心會讓人感慨相聲行業(yè)的沒落。

好像在這些老藝術家之后,相聲行業(yè)就很少再出現幾位家喻戶曉的領頭人了。
如今的姜昆算是那個時代的老人,而新一代的年輕相聲演員里,可能就是“非主流”的德云社了。
但德云社這些年也走了下坡路,相聲越來越沒什么意思,包括親兒子郭麒麟和“一哥”岳云鵬在內的演員,都很少創(chuàng)作出新作品,綜藝和電影反而上了太多,就好像連郭德綱這些人都看出相聲行業(yè)是虛假繁榮了,準備在最后這點油燈燃盡前盡量多經營幾年買賣。

再加上大環(huán)境下,小劇場演出的困難,電視上又沒有合適的舞臺表演,春晚一年就一次,能上的只有那么幾個人,相聲演員又不能學歌手出專輯,導致了整個行業(yè)都有些迷茫。
當然,更重要的,我覺得還是如今的相聲從業(yè)者,少了太多的“血性”。
記得以前的老前輩,包括王金寶老師在內,創(chuàng)作的相聲,那都是針砭時弊,話里都帶著刀子,去抨擊和諷刺社會現狀,敢于把矛頭刺向黑暗,《五官爭功》這樣笑中有故事的作品,真的非常有生命力,什么時候看都能有感悟。
而早期的德云社,也是敢說敢演,只要是有不平事,相聲段子里就能出現相應的段子,那時候的相聲是真的有意思。
如今的相聲,好像分成了兩派,主流的相聲負責歌功頌德,非主流的相聲負責下三路的葷段子,諷刺社會的事情,變成了脫口秀的事情了,這樣的相聲,怎么能活得長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