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往往是自主引導的謊言沒有實際意義,像成功基本都是偶然導致
調研往往是自主引導的謊言,沒有實際意義,就像成功基本都是偶然導致
2022-06-12
昨天說到篩選機制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之前我很反對的一個事件——調研。我并不是反對調研本身,畢竟調研是有作用的,但是當時可口可樂的調研事故,讓我對于調研有了特別的認知,畢竟很多人說的和能去做的事完全不一樣的。另外就是篩選的機制問題,這里面也包含了篩選的隱瞞,很多調研都是自主引導的謊言,沒有任何意義,僅僅只是去找事做和花錢罷了,這是思維的偏見所引起的。
思維偏見有時候讓我們去相信所謂的調查,也是一個調查統(tǒng)計的結果,游泳運動員身材都很好,這個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但你不進行那個全過程的考察的話,你就會得出一個很片面的、甚至是顛倒是非的一個結論出來。比如說,有一個很有名的調查就是這樣的,網上也有很多類似的兩性雞湯文:“經常過正常的夫妻生活的人,身體比較健康?!边@里面的邏輯是因為他健康。不健康的人怎么過法,早就更不健康了,已經沒有機會被調查了。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把因果關系倒轉,倒果為因。就像是超女的時候,大家擠超女;團購的時候,一堆團購網站;互聯網興起的時候,人人張口閉口互聯網加;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但“一將功成萬骨枯”,你看見了那么一兩個好的,你沒看見九萬多個不好的,九十多萬個不好的。當年的百團大戰(zhàn),你還記得幾個呢?
關鍵是,現在你去采訪這一些成功的人,你問他,“你是怎么成功的?”他告訴你說,“我堅持夢想,我勤奮,我每天練習?!焙孟衲阏J為,因為這些原因就可以成功了。但是你也許再去調查,如果你有機會去調查那些不成功的人,他說,“你為什么不成功呢?”他說,“因為我努力,因為我勤奮,因為我……”

因為說的前半段可能跟那個成功的人一模一樣,但是后半段,也不一定是后半段,在最關鍵的那一點上,他不一樣,完全就不一樣了,只是他們自己,不管成功的還是失敗的,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哪一點?
尤其是成功者,他有個成功者的邏輯,就是成功里頭有很多很多節(jié)點,借用昆德拉的話說,一個事件它是由六個偶然性。第一個偶然性出現了,由于這個偶然性你又偶然地認識了一個人,由于偶然地認識了一個人碰到了一件事情,又偶然地又碰到了一件事情,連續(xù)六個鏈條之后,最后那個事情就成了。你想想,就六分之一乘以六分之一乘以六分之一,就那么乘下去,最后得出來那個很低的概率,最后他成了,就成了百分之百了。他講出來,所有的東西都是合情合理了。

就好像說,這個馬云,很小的時候在西湖邊拉著外國人,那個念英語,其實我們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很辛酸的歷史,但是我不成功,所以我就沒法講,我的辛酸的歷史。
辛酸誰沒有,不要亂比,不一定誰是“小強”。辛酸之所以叫辛酸,那是因為你成功了,只有你成功了,你才有資格說那是辛酸。
你讓他們在走一下當時的路,又有幾個能成功的呢?最怕的是他們只是隨便說說,而你以為為真!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