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航母的艦島,為何不緊貼右舷邊緣,而是故意留出一段空間?

某緊湊型新艦島吊裝到位后,有人從縱軸方向觀察。說怎么這艦島并不是想象中緊貼著右舷外飄的邊緣安裝。而是距離右側邊緣還有四五米的距離。這樣就顯得新艦島的位置在全船橫軸上明顯更“居中”一些。這樣豈不是和超日王號航母一樣,艦島幾乎位于全艦重心的中部,極大的擠占了左側可以操作艦載機的空間。而且艦島右側留下的剩余空間過大,幾乎可以開過去幾輛坦克或者重型卡車了。不過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超日王號本身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幾乎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超日王號本身是4萬噸的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的第4艘,也是最后一艘改造而來。載機巡洋艦本身就按照巡洋艦的標準,維持一個又大又笨重的大型艦島。而左側的原飛行甲板本身就很窄小,只能操作最原始的輕型垂直起降戰(zhàn)機。

而后來改造成中型滑躍航母期間。超日王號的左舷是大幅度擴大了的。因此原先的全艦橫向配平已經(jīng)改變。在艦島本身無法整體向右移動的大前提下,也只能在艦島右側額外加寬一段外飄,來配平左側飛行甲板增大后增加的重量。新的緊湊型艦島是安裝在全新的大型平板載機艦艇上,基本和目前全球已經(jīng)存在的8萬噸級以上的平板彈射型載機大艦的艦島安裝位置大同小異。完全不至于出現(xiàn)壓縮其左側的飛行甲板有效操作面積;像超日王號航母一樣,在艦島右側留下的區(qū)域又過大的問題。如果今后有觀察機會,會發(fā)現(xiàn)新船新艦島右側的預留區(qū)域,與尼米茲級和福特級對比其實是差不了多少。也就是都符合8萬噸級以上大型載機大艦對該區(qū)域的特殊尺寸和位置的先天要求。說到這里可能仍然存在疑惑。

這就是艦島左側基本都是永久停機區(qū)。屬于寸土寸金。那么為何不把艦島向右側外飄結構的邊緣盡量的靠右,這樣起碼可以為永久停機區(qū),多出4米左右的寬度。這樣永久停機區(qū)的飛機距離降落斜角甲板的安全距離會更大。調度起來富??臻g也更大。其實這個原理設計人員自然都懂。卻沒有按照這種想法來實施,自然有其內在的道理。第一。大艦的艦島其實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結構重量也很大的突出結構。艦島上既有艦長等航海指揮員,也有航空指揮室和大量的資深飛行員長期在里面。因此艦島的安裝必須牢固,同時減少橫搖幅度。而航母的外飄其實是水平三角結構。越到邊緣越薄弱、強度越小。對動輒數(shù)百上千噸的艦島來說。太靠近邊緣安裝是不安全的,長期結構強度也不達標。反倒是在外飄的中部再稍微靠右的位置安裝最合理。

第二,常規(guī)動力大艦有吸氣和排煙通道。其總體直徑也較大,很難直接全部集中到右側外飄的極限邊緣,也需要在外飄結構的中部通過,這樣艦島的相對系統(tǒng)必須與之對齊。第三,這個艦島右側4米左右的通道非常寶貴,用途很大。其首先是前后甲板人員往來的安全通道。也是中部甲板的避險通道。因為艦島左側是密集的艦載機整備和起降區(qū)域。人員在哪里走動是很危險的。而從艦島右側人員來往會安全的多。更重要的是,這里也是前后兩個主升降機之間,大量牽引車、消防消洗車的來往和停放的主通道??梢苑奖愕恼{配。不用去左側和艦載機爭奪寶貴的甲板空間。因此這個通道非常重要,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