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其詭異!偽裝成死去的姐姐,才能活下去的游戲。(瑪莎已死)〖游戲不止〗

雖然現(xiàn)在發(fā)有點晚了,但最近春促打折應(yīng)該會有人玩了過來搜解析吧。借著這個機會我想說一下另一層暗線:游戲很可能是在暗示隆美爾的家庭。
劇情的發(fā)生時間是在1944年7.17到7.26。這段時間正好是著名的施陶芬貝格刺殺元首的發(fā)生時間。這件事促使元首搞了內(nèi)部清洗,隆美爾就是被誣陷服毒自殺的。隆美爾除了自己的家庭,實際上外面還是有一個私生女的。他也很愛這個女兒,把自己的財產(chǎn)都留給了她。隆美爾死后這個女兒也是搬到了家里和她的“哥哥”以及隆美爾的正房一起生活直到2000年去世。
帶著這段背景再去看游戲的劇情。主角一家媽媽是意大利人,爸爸是純純的德國軍官,并且不是靠nc上來的投機派,很可能是參加過一戰(zhàn)的老兵(木偶戲里女主出生的戲份父親的角色是一身戎裝)。軍中威望極高,愛自己的家人。這都和隆美爾的經(jīng)歷很像。
游戲后期出現(xiàn)的“審問”戲看似是“游擊隊”在審訊,但其實沒有邏輯。第一,這游戲是意大利人做的,游擊隊在意大利人心里是不可能這么殘酷的,尤其還虐待女孩,從制作的角度上看不會這樣。第二,游擊隊審訊肯定要情報,但從臺詞來看他們好像更像是在審判,一直在逼女主做偽證說他父親干了什么壞事。在女主扛不住無奈承認后,他們才斃了父親。游擊隊抓了個德軍大官,隨便就能斃,為啥要虐待一個女孩先來承認罪行呢?第三,看裝束的剪影,飛碟盔更像是報紙經(jīng)常提到的英聯(lián)邦軍隊,但問題是如果正規(guī)軍已經(jīng)攻入,也是沒必要搞審訊這一套啊。抓了直接送回部隊就好。
把這個疑點還有施陶芬貝格刺殺失?。ㄓ螒驁蠹?zhí)峒埃┐饋恚芨杏X到好像來審問,以及槍斃主角父親的,是蓋世太保。他們懷疑主角父親有參與相關(guān)活動,就開始嚴刑逼供。主角父親被冤枉不招,他們就抓了女主做威脅。女主因為種種原因吧,就做了偽證,這也能解釋為啥審問者會問主角父親是不是在“內(nèi)部從事活動”。得到這個回答后就把父親就地正法,劃到施陶芬貝格案里去了。
同時主角母親的死也很蹊蹺。隨著開槍擊殺母親,外面一聲爆炸,家門口的小教堂被炸毀了。游戲里沒有明說,但下意識肯定都覺得是盟軍轟炸機干的。但問題是周遭就炸了這個教堂,別的地方連個彈坑都沒有?;剡^頭來看up漏講的一段關(guān)于墓地守門人的事。那個老頭的家人被德國人殺了,他痛恨主角一家人,要實施報復(fù)。而主角一家有把尸體放小教堂的習慣,女主從審訊蘇醒后父親的尸體也是不見的。所以很可能是父親被槍斃后,母親給父親收了尸準備下葬,這時候懷恨已久的墓地看門人出現(xiàn),用炸彈做了襲擊,炸毀了小教堂,也炸死了母親。所以女主所謂的分x埋x,很可能是從被炸毀的小教堂里扒拉出來的母親遺骸。精神錯亂導(dǎo)致女主以為是自己干的。
這游戲因為大部分的情節(jié)都是女主的腦內(nèi)幻想。所以看到的展示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比如審訊女主的士兵是英軍形象,這很可能就是她遭受創(chuàng)傷所帶來的錯誤記憶。同樣游戲結(jié)局的鏡中自述也是在給玩家提供思考路線。母親是什么人,父親是什么,瑪莎到底存在不存在,審視自己的“我”到底是茱莉亞還是瑪莎。甚至連那個親切的奶媽是不是真的女主都在懷疑。總而言之吧,這個游戲除非你對心理學感興趣,不然真的容易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