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更新招股書:2022年月活用戶約3640萬,營收同比增長超36%
"2022年的經調整凈虧損大幅收窄。"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chuàng)
作者|Stone Jin
據IPO早知道消息,運動科技平臺Keep于3月28日更新招股書,繼續(xù)推進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高盛和中金公司擔任聯(lián)席保薦人。
成立于2014年的Keep作為一個以創(chuàng)新為基礎、快速增長并以交付為導向的平臺,現已開發(fā)了覆蓋用戶的整個健身生命周期的健身解決方案,從規(guī)劃健身目標和訪問健身課程,到選擇健身裝備和健康食品,以及追蹤體重和心率等測量數據。
2020年至2022年,Keep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分別約為2970萬、3440萬和3640萬。2022年,Keep的月活躍用戶在平臺總共記錄約21億次鍛煉次數。
根據灼識咨詢的報告,按2022年月活躍用戶和用戶完成的鍛煉次數計算,Keep是中國最大的線上健身平臺。
具體來看Keep的三大業(yè)務模塊:
其一、線上健身內容。根據灼識咨詢的報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按所提供健身課程總數計算,Keep已開發(fā)出中國最大的錄播課庫。截至2022年12月31日,Keep平臺上約有21,200節(jié)錄播課,涵蓋各種健身類別和難度,以幫助用戶根據其健身經驗和偏好實現不同的健身目標。同時,作為將直播引入中國健身行業(yè)的先行者,Keep的直播內容現已涵蓋室內騎行、舞蹈健身、減脂、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拳擊和瑜伽等健身類別。2022年,Keep平臺上提供了超過9,100節(jié)直播課,每月約760節(jié)。
其二、智能健身設備。迄今為止,Keep推出的智能健身設備包括跑步機、動感單車、手環(huán)及體重秤等。其中,按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累計單車銷售商品交易總量計算,Keep智能單車的銷量排名中國第一。
其三、配套運動產品。迄今為止,Keep推出的運動產品包括瑜伽墊、啞鈴、運動服、護具和其他健身配件。根據灼識咨詢的報告,按商品交易總量計算,Keep是2022年中國最大的瑜伽墊品牌,市場份額為18.3%。同時,Keep亦提供代餐、健身零食和營養(yǎng)補充品等健康食品產品,為用戶提供將鍛煉和飲食相結合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這里需要指出的一點是,Keep的三條業(yè)務線相輔相成,從而打造出一體化的業(yè)務模式,覆蓋用戶的整個健身生命周期——線上健身內容為自有品牌產品帶來流量,因為用戶傾向于購買智能健身設備和配套運動產品,如健身裝備、服飾和食品,以提升他們在鍛煉中的表現和體驗。同時,Keep的自有品牌產品則將流量再次引向線上健身內容。2020年至2022年,Keep運動產品的會員滲透率分別為41.2%、51.8%和45.1%。
2020年至2022年,Keep平臺的平均月度訂閱會員分別為191萬、328萬和362萬;每名月活用戶收入則分別為37.2元、47.1元、60.8元,均呈持續(xù)上升趨勢。2020年至2022年,Keep平臺的會員滲透率分別為6.4%、9.5%和10.0%,而2022年國內整個行業(yè)的平均值為5.8%。
財務數據方面。2020年至2022年,Keep的營收分別為11.07億元、16.20億元和22.12億元。
其中,在保持36.6%的營收同比增速的情況下,Keep于2022年的經調整凈虧損已從2021年的8.27億元收窄至6.67億元。
成立至今,Keep已獲得GGV紀源資本、軟銀、五源資本、騰訊、時代資本、BAI資本、高盛、Ventech China、高瓴、Coatue等知名機構的投資。IPO前,GGV紀源資本持有Keep 14.73%的股份,為最大機構投資方;GGV紀源資本合伙人李浩軍擔任Keep非執(zhí)行董事。
Keep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研發(fā),以提升技術能力并推動產品創(chuàng)新;開發(fā)并多元化健身內容;品牌宣傳與推廣;以及用作一般企業(yè)用途及營運資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