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地位不容任何人威脅
四-2023年7月17日15:40:52
故事
軹縣人郭解,人稱關東大俠,也在遷徙關中的隊伍中。將軍衛(wèi)青替他求情“郭解家境貧寒,是否可以不往關中遷”皇帝說,郭解一介平民,他的權力能讓將軍替他求情,這說明他家并不貧寒。最后郭解家也要遷到關中
郭解一生因小事而殺人很多,皇帝聽說了,下令逮捕郭解并治罪,經(jīng)查,郭解殺人都在大赦天下之前。軹縣有個儒生陪著使者一塊坐,有客人贊譽郭解,儒生說‘郭解專門以奸邪犯公法,怎么能稱作賢呢’郭解門客聽到了,殺了這個儒生,割斷了他的舌頭。官員以這件事來責問郭解,郭解確實不知道是誰殺的,殺人者也找不到,沒人知道是誰。官員上奏說郭解無罪。
公孫弘議論到‘郭解,平民,因為任意行俠而操縱權力,因為小事殺人。郭解隨不知道誰殺的,這個罪比是郭解殺的還要重。應判個大逆不道’最后郭解被族滅。
自己
郭解和衛(wèi)青什么關系?郭是怎么找到衛(wèi)青的?衛(wèi)青為什么要替他說情?
郭為什么不想遷?這個好理解,背井離鄉(xiāng),失去了自己的根據(jù)地;到了關中人生地不熟,而且在皇帝跟前,很受約束。
皇帝怎么會聽說一個民間大俠殺人的事?難說不是衛(wèi)青政敵辦的。
公孫弘為什么說“不知誰殺的,比他本人殺的罪過還大”。說明這個人在民間的威望極高,不用說,只是聽說有人“侮蔑”郭解,就會替他殺人。如果哪天振臂一呼,還了得?這算是為皇權掃除民間的威脅。但是罪名是什么呢?總得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吧?
這個為郭解殺人的人是誰?如果真的是為了郭解,那么在郭解都要遭到滅族的時候,怎么還不出來替他解釋?有沒有可能根本就是嫁禍郭解呢?還偏偏殺儒生,殺皇帝的人,或者有皇帝背書的人。這更有點挑釁的意味在里邊。
自己+敖讓
只要是觸碰了核心利益,一定會想辦法除之后快。
游俠在民間和官府眼中是不同的。民間的游俠或者百姓認可的游俠可能是那些站在百姓的角度,為了體百姓伸張正義,對于官府的制度法律可以選擇不遵守。這其實是威脅到了政府的統(tǒng)治根基。這樣的游俠是需要有極高的道德的水準的,如果放任不管,社會很有可能變得更加混亂了。跟官府在一塊的,往往是地位更高,有更多資源的人,他們人少但可調動的資源多,對社會的影響更大。
從衛(wèi)青為人的角度分析了,可能衛(wèi)青早年間曾受到過郭解的恩惠,所以替他說情。
衛(wèi)青說情,門客殺人,分別從朝堂和民間兩個方面反映出了郭解的力量之大。很難不驚動漢武帝。
聯(lián)系
找出自己的核心利益所在?我可以在哪些方面發(fā)力?
關注自己,關注內在,不糾結,放開成長。
參考
章節(jié):118.?皇權、漢律與最終解釋權
書籍:讀史悟道-資治通鑒 卷壹
作者:敖讓
出版社:岳麓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