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楊森傳》之四:誰跟孫瀟做交易
抖音評論區(qū)另外一個高概率的問題是問:在畢業(yè)實驗之前,暗地里跟孫瀟交易,想扶孫瀟上位的那個老人到底是誰?為什么沒給正臉?最后也沒揭曉。
?
B站評論區(qū)也有人問:那個人為什么幫助孫瀟上位呢?
?
咱就說,無論是誰,但凡心里不瞎,也都知道他孫瀟是個什么層次,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扶這個孫瀟呢,這不是自討苦吃自掘墳墓嗎?如果僅僅就是孫瀟聲稱可以幫助找出黑衣人原型,就他孫瀟那個水準,也不值得相信吧,怎么就促成了這么一樁交易呢?利益點在哪里?
?
這人到底是誰,可以通過視頻原文對話找線索:
?
線索一,楊森是隔門偷聽到了這次對話的,原文道,他躡手躡腳地來到走廊盡頭的那個辦公室里,可見,對話當時發(fā)生并不是在校長辦公室,因為校長辦公室在頂層走廊正中,即便是見不得人的交易,校長也沒必要去別人辦公室談話,大可以大大方方在自己的地盤,所以先排除鮑書堂;
?
線索二,原文說辦公桌后面是一張老年人面孔,那就排除了承建、崔木蘭這兩個年輕人;
?
線索三,原文說那個老人在一張碩大的、兩米多寬的辦公桌后面,可見這人的職位并不是普通教師,應該是在師資力量里規(guī)格很高的人;
?
線索四,原文說,內定孫瀟可以做畢業(yè)試驗主席,是老人本身的主觀愿望,是他先找到的孫瀟,而非孫瀟先找到他,那么,能有這個信息渠道而且這么快就下手的人,一定是校園之內的人,不可能是監(jiān)委會五人組里二號三號四號那老三位外聘的人。這樣一排除就知道是誰了吧;
?
線索五,老人說了,我當時就看好你孫瀟這股沖勁兒,當時是什么時候,必然是在這之前,那在這之前體驗過孫瀟的沖勁兒的,是什么場合?最有嫌疑的就是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辯論會。這五個線索疊加在一起,可以推斷出那老人是誰了吧?
?
那么下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內定孫瀟這么個貨色,內定楊森不香嗎?內定羅曉丹和瘋八以及司馬蘭蘭也都沒問題吧?可內定的選項那么多,為什么偏偏是孫瀟?
?
要想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得理解這片土地上的老年人、或者說長輩們的一貫心理:我們多多少少都有體驗,長輩們、父母們、師長們、領導們,最最喜歡的是什么樣的孩子?聽話的、可控的、令行禁止的、讓干嘛就干嘛讓不干嘛就不干嘛的,可控的孩子讓長輩更省心,而且,更容易被長輩利用,因為成本低啊,可以四兩撥千斤啊。
?
而楊森也好,瘋八也罷,以及羅曉丹和司馬,雖然都是很出色的學生,但也都是明顯有反骨的人,反骨都長在臉上了,都支出來了,所以這些角色肯定不是長輩能喜歡的,最起碼不是畢業(yè)實驗這種場合能喜歡的。那么日常里誰表現(xiàn)最突出地乖呢?
?
那自然是孫瀟啊,給你個舞臺,都不用鼓動你慫恿你,他蹦著高要當炮灰,一次又一次主動投身于偉大的炮灰事業(yè),上了沙灘自覺撲倒,給后面的新浪踩著肩膀上去。所以明眼人也都看得清孫瀟的這種炮灰宿命和炮灰體質,現(xiàn)在又需要有人當炮灰了,千年炮灰你就上吧,這是你的天職啊。
?
為什么要安插一個可控的炮灰呢,這個不難理解,因為畢業(yè)實驗是個反天的存在,是推翻了過去很多既有規(guī)則的,這是長輩們最害怕的東西,都穩(wěn)定了那么多年的東西被外力推翻了,他們肯定要努力維持回原狀,始終讓自己處在最穩(wěn)定、最可控、最熟悉最親切的環(huán)境里,因為這片土地上的人最最害怕的就是改變?,F(xiàn)在的年輕人都如此,何況老年人群體。所以為了能盡快恢復原有生態(tài),安插一個最可控的炮灰是最佳選擇,能控一個是一個。
?
包括畢業(yè)試驗總控安插白冰,也是這個道理,因為白冰都聽話四年了,老好孩子老炮灰了,不用你用誰呢。
?
看完了孫瀟的悲劇,回頭再去品品水滸傳里的鐵牛,就知道為啥宋江喜歡鐵牛了吧,可控,讓干嘛就干嘛,不想留你了,讓你喝毒酒,自覺就把毒酒給干了。聽話的孩子最省心。
?
平行道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一樣,不要以為長輩喜歡你,是因為你出色,只不過是因為你可控、你老實,你好欺負,你就是個從內到外如假包換的軟柿子,你很容易就會被向下兼容,而已。
?
回到畢業(yè)實驗里,有了一新一老倆炮灰,首先就穩(wěn)了。
?
其他不可控的地方就只能哪里鼓包敲哪里了,其他老幾位領導都是錘子,留著玩打地鼠的,自己不好出手的,還有校外的人出手,所以明面上各個都是老師,其實各個都是錘子,是為了對付學生,而不是為了成全學生的。
?
事實證明,準備一堆錘子很有必要,無論上層對于不可控的學生還是對于黑衣人的擔憂,其實都是有道理的,對吧,他毛根雷和楊森,倆人,最后把校園鬧得是天翻地覆不亦樂乎,反骨和反骨的雙重登臺是老前輩們最害怕看到的一幕。
?
但,必然就是必然。誰讓你們的炮灰都折了呢,一陰一陽之謂道,炮灰不中用,炮彈打沒了,輪也輪到反骨仔上臺了。
?
所以有點猜到為什么畢業(yè)試驗被提前關閉了吧,其他試點院校的內定炮灰也都被用完了,場面紛紛失控了,只能強制關機,再演化下去就是全面系統(tǒng)崩潰。當然最后還是全面崩潰了,上面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不過這也是常態(tài),就像馬書生說的,你再牛再有實力,你做不到我們需要你的時候一打電話你就能瞬間出現(xiàn),更多時候需要的是自強,是自救。
?
那么,話說到這里,也就捎帶腳回答了另外一個問題——校方為什么非要找到黑衣人不可?
其實不是因為要挖出黑衣人干掉黑衣人,正相反,他們太需要在畢業(yè)實驗這種東西里讓黑衣人替自己去干臟活兒了,我們做長輩的不方便出手的時候,可以指派黑衣人去干。所以某些制度,看似是層層選拔人才、挖掘人才,其實在層層選拔什么、挖掘什么,我就不明侃了吧。
?
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