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道德的宗旨準則雜談
????
重視道德修養(yǎng),是中華道德的精髓,它集中體現(xiàn)了人的主體性,人是道德的本體。道德作為一種社會規(guī)范,首先是每個人的規(guī)范;提升整個社會道德水準,首先提升每個道德主體的素質(zhì)。在全社會進行道德教化或建設(shè),其實效取決于每個人道德自覺與自律的程度。而每個人的道德自覺與自律,主要是通過自身不斷修煉而成的。中國道德教化的著眼點在于引導(dǎo)每個人提高道德修養(yǎng)的意識和實踐的水平?!洞髮W》
講:”自天子以至麻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墓胖两?,我們都在討論道德。做人要道德,做事要道德,那么,“道德”一詞究竟是何含義?為什么要遵守道德呢?今天,我們給大家講講,古代對于道德一詞的解釋!

中國古代道德的宗旨:一是修已成人,二是修己安人,三是修己善群。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三是修己善群。修身,是為了使自己真正融于和利于群體,”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修身之道,就是做人之道。”修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手段?!毙奚怼笨蛇_”自我完善”,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進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鬃诱f:”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曾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孟子論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wèi)靈公》)”意謂一一個人為了行善或追求個人的
在中國古代”修養(yǎng)論"中,蘊涵著歷代思想家對”修身”、”成人”過程規(guī)律性的思考。如《大學》之中”八目”?!备裎铩⒅轮?、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