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鑣更取南極道,峻北山河惘作詩?!薄跞娮髌妨慕Y(jié)(不含中考后)

詩氣的流失在上篇已經(jīng)交代了。
就這樣作結(jié)...

上冊
自習即事
黑窗白桿藍簾遮,
自習喧聲笑語和。
學業(yè)不暇亦微倦,
到晚忽懷楚辭歌。
老君齋
聞道老君齋,
聽經(jīng)自明才。
三徑入祠下,
五鼓復出來。
但欲尋去事,
驕榮安在哉!
唯解橋頭憶,
座友總開懷。
感詩
炙酒蕭寒日,
冷鐵蝕殘檐。
捐身豈足道!
感激將欲言。
懷古
揮手辭溪云,
賁勇百萬兵。
曙色橋頭下,
擊鼓且鴉鳴。
寫于數(shù)學輔導書,斷斷續(xù)續(xù)的
江南冬風似刀裁,
葉下天空一片白。
坐橋平水蒼山色,
空懷舊案誰語哉。
玉斧功成真不忝。(地盤)
金瓶說破惜無傳。(《金瓶說破》——圖書館人借)
記得平明朝山色,
指點到今只青苔。
寫于科學高效
江南冬意渾似秋,
遲云暗淡映窗頭。
忽然葉下梧桐樹,
翻起素波接天流。
百步馳吟一光景,
拖刀抱酒未說愁。
最怕待人人不俱,
犬嘯權(quán)當聽語流!
下冊
期末考后,春氣雄壯,悠游而作
持酒眈眈,
各帶刀環(huán)。
乘舟好去,
直下黑山。
洋洋一班,
故樽誰還?
積血流淚,
以志建安。
偶句
(不知道怎么又是巴山楚水的,可能是有一半血脈的問題吧。)
殷勤湘水彎,
萬里巴山暮。
懷歸人不答,
乘船忽將去。
寫于語文試卷
連山生青翳,暮景回烏云。
北望多雄氣,慷慨激人懷。
聞君去已久,欲追不可待。
怎么說(?)
九下的慷慨反而是求仁自得仁地達到了。
可是......
(“峻北山河”本來是指從小學前一路沿河走去漸行漸遠卻不變的龍崗山的余脈,在陰陰的東北天空下有逶迤跌宕之勢。每望此山千波之前則多感慨。平生多好:天陰,山蒼,澤廣?;蛳臅冞t暮,冬夜將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