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Hello,大家好,我是宇智波帶土,又見面了,這次我來講一下職場中常見的問題與相應的解決方案。
一.懈怠
懈怠是一種在我們的學習和工作中常常出現(xiàn)的行為,有的人也許會因此而自我批評,導致陷入無限的焦慮和自責中;有的人也許會破罐子破摔,徹底放棄自我治療。
無論是上面的哪種情形,如果我們不采用合適的方法來應對,都會導致你做事越來越散漫,人越來越頹廢。幸運的是,破除自己的懈怠狀態(tài)也沒那么難,只要你能做到下面三點就可以了。
(一).在懈怠還沒發(fā)生時,制定一個讓自己更樂意動手,并有足夠彈性的計劃。
(二).當堅持一段時間后想松懈時,可以利用外部約束讓自己更能夠堅持下去。
(三).當你實在沒忍不住墮落了,也沒必要苛求自己,進行自我諒解,跳出“放縱到后悔,再到更嚴重的放縱”惡性循環(huán)。
你可以想象一個你最近或正在懈怠的情形,試著從以下3個視角來思考,使自己避免再次陷入“那又如何”的惡性循環(huán)。?
1.我感覺如何?花一點時間關(guān)注并描述自己此刻的感覺,現(xiàn)在情緒如何?注意一下那種感覺是不是自我責備,如果是的話,你對自己說了什么?自知的視角讓你看清自己的感受,而且不會急于逃避。?
2.其他人也會這樣嗎?懈怠是人性的組成部分,并不意味著你本身有問題。你可以想象你尊敬、關(guān)心的其他人也在經(jīng)歷同樣的情況,這個視角會讓自我批評和自我懷疑的聲音變得不那么尖銳。
3.我會跟朋友說什么?想一想,如果你的好朋友經(jīng)歷了同樣的情況,你會怎么安慰他?你會說哪些鼓勵的話?你會如何鼓勵他繼續(xù)追求自己的目標?這個視角會為你指明重歸正途之路。
二.迷茫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迷茫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是社會普遍的問題。當你發(fā)現(xiàn),大家都和你一樣的毛病,是不是感覺好一點?
其次,應對迷茫,有三個層次的選擇,由易到難分別是:
第一層次:與迷茫為伍。我們要從一些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培養(yǎng)良好習慣,重塑底層系統(tǒng)。
第二層次:與迷茫作戰(zhàn)。我們可以做一些不管未來做什么,永遠都有用、從而也絕對不會錯的事情,讓自己從身體到思維,全方位提升技能。
第三層次:與迷茫再見。我們要找到困擾自己的終極問題是什么,想明白自己未來的路到底要怎么,打破迷茫的死循環(huán),一次性解決根本問題。
三.懷才不遇
對于在職場中有懷才不遇感的朋友,我們要極度坦誠地面對自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要總是給自己找借口。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大多數(shù)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這種對自我的坦誠認知,就是老子說的知其雄,守其雌,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智慧。
對于對手,我們要學會敬佩你的對手,你會前程遠大的。不要總是覺得,別人的成就都是僥幸、好爹帶來的,別人身上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不要記恨你的對手,而是要向他學習,你會前程遠大的。
任何機會都不是等來的,都需要你去尋找、創(chuàng)造,就算是伯樂,也只能等你準備好后,推你一把。你可能有很多不順、挫折,但是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可憐自己。顧影自憐是會上癮的,何況這么做完全沒用。與其在那里哭哭啼啼,還不如甩開膀子干起來。
有些人的格局很小,是因為他們總是把眼光聚焦在周圍人身上,怎么超過同班同學、同事。但總是關(guān)注他們,你就難免會有一些小情緒,會用一些小手段,就被他們鎖死了。如果有出息一點,你就該對標行業(yè)里最優(yōu)秀的那批人,因為求上得中,求中得下,你對標的是周圍的一般人,那你只能得到一個一般結(jié)果。
不要對自己太過于縱容,五年后你還能領(lǐng)先同齡人么?我們經(jīng)常說要優(yōu)于過去的自己,但這是不夠的,因為人和人的競爭不是看你是不是優(yōu)于過去的自己,而是要看你是不是優(yōu)于同齡人,你才會有更多機會。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周圍的人身上,要考慮五年后怎么優(yōu)于同齡人,所以不要對自己太過放縱,常想長遠目標。
學習的根本心態(tài),就是禪宗的空杯心態(tài),就是喬布斯說的 Stay Foolish,明白自己有很多地方不夠好,所以才要以謙卑的心態(tài)向這個世界學習。認識到自己的愚蠢,這個世界就會豁然開朗。做到這一點很難,但做到了會受益無窮。
人就是特別好也行,特別壞也行,或者有什么棱角也行,最怕的就是毫無特點。大多數(shù)人都是這種,希望所有人都喜歡自己,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毫無缺點,但最終自己活得特別累,而且還沒有任何特點。而且這種人尤其希望,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樣。
任何人做事都沒有一帆風順和輕而易舉,即使在你看來,他舉重若輕。比如韓寒會寫小說,會開賽車,拍個電影能拿十幾億票房,看起來好像也不太難,他只是運氣好。任何人都沒有隨隨便便成功,背后的努力和用心,只是你看不到而已。有這個功夫調(diào)侃別人只是運氣好,不如花時間想想,如果你要實現(xiàn)這種高度,應該做些什么。什么時候改變都不晚,只不過邊際收益相差很大,越早越好。
四.休息
當工作一定時長后,我們會依據(jù)身體狀況和環(huán)境狀況在某個不固定的時間點進入疲憊狀態(tài),也就是到了我們無法繼續(xù)高效工作的時候。這時我們不能強迫自己繼續(xù)工作,但是也不能感覺累了就立馬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休息,我們要學習一些調(diào)整自己狀態(tài)、隨時隨地能放松身心的小技巧。
這里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恢復精力。
1.打盹
在特別疲憊時我們會打瞌睡,此時我們不如直接打個盹。在家中、辦公室、車上小憩都可以幫助我們恢復精力,可以定一個鬧鐘,休息 10 分鐘即可,注意不要進入深度睡眠。
2.做眼保健操
剛進入學齡期時,學校會教我們做眼保健操,它也確實對我們抵抗疲勞有幫助。不少上班族長期坐在辦公室里一動不動,面對電腦辦公,不僅對我們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造成影響,而且對我們眼睛的傷害也非常大。因此,每隔幾個小時我們可以做一次眼保健操,從而緩解眼睛的疲勞。當閉著眼睛做眼部運動時,我們的大腦也可以趁機得到休息。
3.拍打按摩
上班族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坐在電腦前完成一天的工作的。長此以往,大部分人即便沒有身體的疾病,也會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時常會感覺頸椎或是腰椎疼痛,血液流通也會變得緩慢。因此我們可以采用拍打按摩法,以緩解身體上的不適感。
比如,每工作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就休息幾分鐘,去接杯水,在辦公室走一圈,拍打一下自己的胳膊、腿,按摩一下肩膀和頸椎,從而加快血液循環(huán),讓大腦更快獲得營養(yǎng)的供給,不讓大腦進入缺氧狀態(tài)。這樣就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緩解疲勞。
4.進行冥想
冥想是為了讓大腦得到片刻的放松,我們只需要在辦公室中閉上眼睛想象一些自己喜歡的靜謐場景,如茂密的深林、蔚藍色的大海,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放一首輕音樂,讓自己處于一個輕松的狀態(tài)。冥想 5 分鐘就可以達到熟睡 1 個小時的效果,有助于我們集中思緒。定期冥想還可以放空大腦,增加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我們做事情時大腦更加清晰,得到靈感的青睞。
5.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減慢心跳的速度,減少神經(jīng)張力,降低血壓。當我們感覺緊張或壓力很大時,做深呼吸可以幫我們緩解緊張感,疲憊時做深呼吸也可以喚起我們的活力。有規(guī)律地深呼吸更是一種保健身體的方式,每天做10~15分鐘深呼吸練習,讓空氣充滿我們的胸部和腹部,再慢慢地呼出,建議每分鐘呼吸 12 ~ 16 次。
6.向遠處眺望
當我們感覺眼睛不舒服、無法集中精力時,可以眺望遠處。我們只需離開辦公桌,來到任意一個窗口,憑窗遠眺。遠方的景色會減少我們的不適感,讓我們緊繃的神經(jīng)得到放松,還可以借此憧憬美好的未來,振奮精神。
現(xiàn)在不少職場人士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午睡的好習慣,午睡確實能幫助我們調(diào)整狀態(tài),恢復精力。下班后我們也需要適當?shù)匦菹?,晚飯前的一個小時,是我們休息的黃金時間。特別是當我們必須熬夜加班時,此時我們更需要休息。
著名的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就有晚飯前休息的習慣,他每天工作 16個小時以上,有時候晚上累了也會在床上進行工作。當我們在辦公室待了 8 個小時后,精力當然大不如晨起時了,在下班花費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乘坐擁擠的地鐵、公共汽車回家后,更是會覺得自己的“電量”消失殆盡了。
晚飯之前的一段時間,我們還沒有徹底從白天工作的疲勞狀態(tài)中逃離出來,相對來說,是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間,因此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白天正常工作時間和晚上增值時間的連接點。
在這段時間里不要再去做緊張的腦力勞動了 , 可以小睡一會兒、散散步、聽聽音樂,或是做一些簡單的不會花費太多體力的家務勞動,這樣可以使精力慢慢得以恢復。注意 , 不要玩游戲、看電視劇,這可能會使我們“廢寢忘食”,浪費了時間還不自知。
五.跳槽
當我們在職場中有跳槽的想法時,首先要思考,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讓我們開始想要不要跳槽?我們想要跳槽,一般都是因為一種情況:職場現(xiàn)狀和期待之間出現(xiàn)了落差。如果你只看見了自己對現(xiàn)狀的不滿,卻沒有意識到你有了期待,你就有可能被現(xiàn)狀所困。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想跳槽,是因為覺得自己工資太低了。工資低就是表層現(xiàn)狀,你對高薪的渴望就是期待。如果只是抱怨自己工資低,你可能每天就想著辭職,只會去看那些高薪的工作。但這個時候,你可以去分析,自己現(xiàn)在的能力和薪酬匹配嗎?你期望的工資是多少?這個數(shù)字是否合理,你需要做什么能拿到這個工資?
當辭職的念頭出現(xiàn)在你腦海里,不要著急。一定要先想明白,到底是發(fā)生了什么讓你想要離開?這個問題通過跳槽一定能解決嗎?你對跳槽之后的期待是什么?想清楚這些問題,你才不會盲目跳槽。
(一).不想跳槽:如何在現(xiàn)狀中尋求新突破?
當你仔細權(quán)衡利弊后,卻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不跳槽時,學會如何在現(xiàn)狀中尋求新的突破就至關(guān)重要。
下面有3個建議:
1.看見原地的價值
首先,你要能看到當下工作給你帶來的一些價值。因為只有看見并承認眼前的價值,你才能夠更好地啟動自己,去鍛煉培養(yǎng)自身能力??匆娧矍暗膬r值,不僅在肯定這份工作,也在肯定你自己。
怎么才能看到這些價值呢?我們有三個評判維度:錢、情感收益、發(fā)展空間。馬云曾說,員工想離職無非是錢給少了,或者心受委屈了。所以,你不妨從這三個維度來評估當下公司帶給自己的價值,找到工作的閃光點。畢竟如果總是思慮想而不得的東西,很容易每天都陷在焦慮的情緒中。
2.掃描能力結(jié)構(gòu)
我們留在原公司,并不意味著停留在原地。假設下一階段你希望自己抵達新的目標,那么我們需要做什么?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去掃描自己的能力結(jié)構(gòu)。
首先清楚達到目標所需的要求,據(jù)此去評估自己當下所積累到的能力,個人優(yōu)勢和潛能,目前的盲區(qū)和短板。通過對自身的認識去尋找突破口,再評估當下有什么機會可以給你帶來一些新的突破。
3.付出實際行動
當我們設立了長遠的目標后,行動的難度也隨之提高。這時我們可以試著把目標拆解,聚焦到小的行動上。行動帶給你的反饋可以更好地激活你的狀態(tài),讓你保持不斷向前的狀態(tài)。
(二).選擇跳槽:如何面對新領(lǐng)域?
如你做出了跳槽這個決定,一定是希望自己能夠越跳越好,在新的領(lǐng)域謀求更大的發(fā)展。所以,在面對新領(lǐng)域的時候,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1.實踐可能的自我
每個人都有很多可能的自我,比如說,并不是現(xiàn)在是銷售,就意味著一直要做銷售。其實我們有很多空間和跑道去發(fā)展,比如你喜歡畫畫,喜歡和別人聊天,或者大家都信任你,等等。
我們可以試著把這些平時很容易忽視的優(yōu)點或興趣點,逐步地放到生活里延長發(fā)展,畢竟有時候我們選擇跳到新的領(lǐng)域、學習新的東西,也是為了不斷拓寬自己的能力邊界。
2.創(chuàng)建著陸的跑道
作為一個小白,進入一個全新的領(lǐng)域,沒有能力和資源就特別容易放棄。他們往往因為在實踐的過程中缺少資源或而中途夭折,就像你學會了起飛,卻沒有跑道供你降落。所以,我們需要給自己鋪設一些著陸的跑道,以得到更好的支持。那么,怎樣才能鋪設這樣的跑道呢?
(1)加入圈子
進入一個新的領(lǐng)域,你要學會找到一群合適的人,加入領(lǐng)域內(nèi)的圈子。他們更能理解新人耕耘的不易,能給你更專業(yè)的指導。當你遇到困難時,他們也能給予你更多可靠的支持,這就是同儕的力量。
(2)為自己找個師傅
一個好的師傅,能夠系統(tǒng)的引領(lǐng)你入門,幫你看清自己的成長軌跡。讓你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少走許多彎路。當我們進入到一個陌生領(lǐng)域,遭遇失敗、挫折是必然的。這個過程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但能力是需要慢慢通過經(jīng)驗積累來的。有了圈子,有了師傅,他們可以幫助你穩(wěn)定信念、飛速成長。
3.保持燃料的供給
假如把跳槽比喻成一次飛機起飛,不僅你需要飛得高,還得飛得長遠。你需要始終保持著自己燃料的供給,這個燃料,就是你的工作動力。
首先,你需要清楚自己的動力來源,是什么促使你決定跳槽,決定來做這件事情?也許是你小時候喜歡畫畫,卻迫于學業(yè)而放棄了;也許是你從小就喜歡在講臺上發(fā)言,喜歡分享,卻沒有合適的舞臺讓你去表達……我們可以盡可能的讓去回溯生命里的相關(guān)經(jīng)驗,找到自己的動力驅(qū)動來源。同時,當我們不停地去思考為什么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這些思考可能會帶來我們更多新的意義和價值,這些就是我們得以不斷高飛的燃料。
好的,以上就是這次的內(nèi)容,感謝大家的閱讀!大家在職場中還遇到了哪些問題,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一起探討解決方案。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贊、關(guān)注并轉(zhuǎn)發(fā),感謝支持。我是宇智波帶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