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巴碑 【元】趙孟頫.撰
大元敕賜龍興寺大覺普慈廣照無上帝師之碑
集賢學(xué)士資德大夫臣趙孟頫奉敕撰并書篆
皇帝即位之元年,有詔:金剛上師膽巴,賜謚大覺普慈廣照無上帝師,敕臣孟頫為文并書,刻石大都□□寺。五年,真定路龍興寺僧迭瓦八奏:師本住其寺,乞刻石寺中。復(fù)敕臣孟頫為文並書。臣孟頫預(yù)議,賜謚大覺以言乎師之體,普慈以言乎師之用,廣照以言慧光之所照臨,無上以言為帝者師。既奏,有旨:於義甚當(dāng)。
謹(jǐn)按:師所生之地曰突甘斯旦麻,童子出家,事聖師綽理哲哇為弟子,受名膽巴。梵言膽巴,華言微妙。先受秘密戒法,繼遊西天竺國,遍參高僧,受經(jīng)律論。繇是深入法海,博采道要,顯密兩融,空實(shí)兼照,獨(dú)立三界,示眾標(biāo)的。 至元七年,與帝師巴思八俱至中國。帝師者,乃聖師之昆弟子也。帝師告歸西蕃,以教門之事屬之於師,始於五臺山建立道場,行秘密呪法,作諸佛事,祠祭摩訶伽剌。持戒甚嚴(yán),晝夜不懈,屢彰神異,赫然流聞。自是德業(yè)隆盛,人天歸敬。武宗皇帝、皇伯晉王及今皇帝、皇太后皆從受戒法,下至諸王將相貴人,委重寶為施,身執(zhí)弟子禮,不可勝紀(jì)。
龍興寺建於隋世,寺有金銅大悲菩薩像。五代時,契丹入鎮(zhèn)州,縱火焚寺,像毀於火,周人取其銅以鑄錢。宋太祖伐河?xùn)|,像已毀,為之歎息。僧可傳言,寺有復(fù)興之讖。於是為降詔復(fù)造,其像高七十三尺,建大閣三重以覆之。旁翼之以兩樓,壯麗奇?zhèn)?,世未有也。繇是龍興遂為河朔名寺。方營閣有美木,自五臺山頰龍河流出,計(jì)其長短小大多寡之?dāng)?shù),與閣材盡合,詔取以賜,僧惠演為之記。
師始來東土,寺講主僧宣微大師普整、雄辯大師永安等,即禮請師為首住持。元貞元年正月,師忽謂眾僧曰:“將有聖人興起山門。”即為梵書奏徽仁裕聖皇太后,奉今皇帝為大功德主,主其寺。復(fù)謂眾僧曰:“汝等繼今,可日講《妙法蓮華經(jīng)》,孰復(fù)相代,無有已時。用召集神靈擁護(hù)聖躬,受無量福。香華果餌之費(fèi),皆度我私財(cái)?!鼻翌A(yù)言聖德有受命之符。
至大元年,東宮既建,以舊邸田五十頃賜寺為常住業(yè)。師之所言,至此皆驗(yàn)。大德七年,師在上都彌陀院入般涅槃,現(xiàn)五色寶光,獲舍利無數(shù)?;试唤y(tǒng)天下,西蕃上師至中國不絕,操行謹(jǐn)嚴(yán),具智慧神通,無如師者。臣孟頫為之頌曰:
師從無始劫,學(xué)道不退轉(zhuǎn)。
十方諸如來,一一所受記。
來世必成佛,住娑婆世界。
演說無量義,身為帝王師。
度脫一切眾,黃金為宮殿。
七寶妙莊嚴(yán),種種諸珍異。
供養(yǎng)無不備,建立大道場。
邪魔及外道,破滅無蹤跡。
法力所護(hù)持,國土保安靜。
皇帝皇太后,壽命等天地。
王宮諸眷屬,下至於含生。
歸依法力故,皆證佛菩提。
成就眾善果,獲無量福德。
臣作如是言,傳布於十方。
下及未來世,贊歎不可盡。
延祐三年□月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