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碩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復習經(jīng)驗分享
2023年南京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碩考研經(jīng)驗貼
一、關于擇校和定專業(yè)
1. 選擇該院校該專業(yè)考研的原因
我本身是跨專業(yè)考研,考專碩的難度相對低。南大文博的招生人數(shù)還是挺多的(2022年27人)。
加上我對文物與博物館有興趣,南大文博的學科排名靠前,于是報考了南大文博專業(yè)。
?
南大文博的特點有:
(1)考試內(nèi)容注重考古學、古建筑、古書畫的知識,題型以三者為主,也會考文物學和博物館學的題目。南大沒有研究博物館學的老師,不開設博物館學課程,因此教學與考古學學碩沒有很大差異。
(2)從2021年開始,題型為10道論述題,不排除之后有變的可能。
(3)題目的可選擇性大,2021年為20選10題作答,2022年為15選10題作答。
(4)學制為三年。
(5)不提供住宿。
?
2.?該院校的報錄比和考研難度
南大往年報錄比情況如下:
年份
報名人數(shù)
錄取人數(shù)
復試分數(shù)線
2022
212
27
346
2021
135
35
325
2020
127
17
365
2019
122
23
345
2018
133
19
360
2017
110
24
370
?
南大的報錄比在6:1到8:1左右。從2021年開始,南大文博不再提供住宿,因此招生人數(shù)比之前有所增加。
南大文博一直以來是自命題。復試的分數(shù)線并不高,是因為2021年以來題型有變,不再考名詞解釋,變成10道論述題,每題30分,共300分,對考生來說是全新的題型,不擅長寫論述題的同學不容易拿分。同時,南大改卷基本不會壓分。
相比較而言,南大文博是比較好考的,它沒有卷上天的分數(shù)線,只要你愿意背書,學會答題,就可以獲得不錯的分數(shù)。
?
?
二、初試經(jīng)驗
1.?公共課
(1)政治
我的政治和英語復習思路都是,把選擇題做好分數(shù)就不會太低。
我從7月開始看徐濤老師的網(wǎng)課,刷1000題。12月時做肖八+肖四的選擇,背肖四大題。
我是在11-12月集中刷選擇題的,借此保持手感,選擇題最后拿了40+。
?
(2)英語
我在9月背完了英語單詞,之后每天做完型和閱讀保持手感,12月開始背作文模板。
如果英語基礎不太好,背單詞是最有用的方法。
一般在吃飯時,我會看美劇保持語感,對于做長篇閱讀有很大幫助。這里推薦《老友記》。
?
2.?專業(yè)課
我在6月時開始專業(yè)課的學習,9月開始專業(yè)課的背誦。
我的筆記沒有自己整理,是在網(wǎng)上購買的,結合了書本和真題劃出重點背誦。
?
(1)考古學
是南大文博考研的重中之重??脊艑W的內(nèi)容很多,是最要下功夫?qū)W習和背誦的。
?
參考書目:
①《中國考古通論》(張之恒 南京大學出版社):最基礎的、需要通讀的書。介紹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明代的考古學,內(nèi)容涉及考古學的方方面面。其中舊石器時代部分可以略讀,重點在新時期時代及其以后。
②《考古學概論》(《考古學概論》編寫組 高等教育出版社):作為《中國考古通論》的輔助,重點在于學習考古學方法,培養(yǎng)考古學思維。
③《中國考古學大辭典》(王巍 上海辭書出版社):是考古學學碩的參考書目,很厚,涉及內(nèi)容很多,作為前兩本書的輔助。
?
考試重點:
①朝代:夏商周,漢代,六朝,明代
②區(qū)域: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南京地區(qū)
③內(nèi)容:城址,墓葬,石窟寺,瓷器,考古學方法
?
(2)古建筑
古建筑是南大文博考研的重點之一,剛剛接觸時會覺得它的門檻高,一旦弄清概念,學起來會容易很多。
我在八月時,借助筆記弄清了古建筑的基礎名詞,之后結合《中國古建筑名詞圖解辭典》學習和背誦,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
參考書目:
①《中國古建筑名詞圖解辭典》(李劍平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這本書涉及的古建筑內(nèi)容很全面,插圖也很詳盡。它以名詞解釋的形式介紹了古建筑中的構件,其長度和專業(yè)性可以撐起一道論述題的作答。
②《中國古代建筑史》(劉敦楨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以朝代順序介紹中國古建筑,更具概括性,可以作為上一本書的輔助。
?
考試重點:
①大木作為主
②小木作:平棊,平闇,天花,藻井
③古建筑書籍
?
(3)古書畫
古書畫是南大文博考研的重點之一。它的內(nèi)容不多,學起來較前兩者更容易。
?
參考書目:
①《中國書畫鑒定綱要》(楊休 南京大學出版社):書中的介紹清晰,插圖豐富。這是一本2020年出版的很新的書,加之楊休老師是南大的老師,南大近年的古書畫真題大多圍繞這一本書展開。對我來說,這是一本可以直接拿著背誦的書。
?
考試重點:
①筆法
②書畫鑒定
③書畫作偽
④書畫裝裱
⑤書畫用紙
?
(4)博物館學
博物館學直接背筆記即可。南大有幾年沒有考博物館學的題,去年有了重新考博物館學的趨勢,但不會考得太深和太偏。
?
考試重點:
①結合考古學考博物館學知識:如?;韬顕z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
②策展人制度:結合南京博物院的策展人制度
③虛擬博物館、數(shù)字博物館、博物館數(shù)字化、博物館信息化、智慧博物館
?
(5)文物學
文物學的考查內(nèi)容比較簡單,如果時間不夠的話,不需要看書,直接背筆記即可。
?
參考書目:
①《文物學》(李曉東 學苑出版社)
②《文物學概論》(《文物學概論》編寫組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考試重點:
①關系題:如文物學與考古學的關系
②文物鑒定
③文物的價值與作用
④文化遺產(chǎn)
?
(6)答題技巧
我從11月開始做真題,在做題的過程中,一方面鞏固記憶,一方面掌握考試重點,一方面了解答題方式和套路:
①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會重復考,例如東晉時期的墓葬特征,所以要認真做真題,特別是重復出現(xiàn)的真題。重復不意味著不會再考,而是說明這個知識點很重要。
②在答題時要分點答題,用總分總格式作答。如果今年還是十道論述題的形式,要把握好時間,平均每一題15-20分鐘寫完,字數(shù)在400-500字左右。
③南大題目的綜合性強,需要發(fā)散性的思維和概括性的回答,這就要求對知識構架有所把握。又因為考察的知識點較大,所以不會考很偏的、很碎的知識點,在背誦時就無需記憶每一個細節(jié)。加上題目的選擇空間很大,可以選做自己有把握的題,因此在我看來,南大的試題又難又容易。
?
(7)背誦技巧
越到學習后期,越會對知識框架和考試重點有明晰的認識。當能夠把知識串聯(lián)起來的時候,說明對專業(yè)課的掌握已經(jīng)到位了。
我在9-11月進行第一輪的背誦,12月背誦第二輪。背到第二輪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有些知識其實一輪后已經(jīng)印在了你的腦海里,即使一時想不起來,它也會在潛意識里,第二輪的背誦發(fā)揮著激活和鞏固的作用。所以不要在背書時氣餒,背過的知識都會進腦子。
如果有時間,你可以進行第三輪的背誦。如果時間不夠了,結合真題背誦重點即可。大家如果在考研復習過程中有困難的話,也不妨報一個輔導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對一輔導課程,針對性強,上課時間可以靈活協(xié)商,課下還可以免費答疑解惑,對考研初復試應試備考這塊的幫助是非常明顯的。
?
(8)專業(yè)課的時間規(guī)劃
6-7月,讀參考書,熟悉專業(yè)課內(nèi)容。
8月,結合筆記學習專業(yè)課知識。
9-10月,一輪背誦。
11月,二輪背誦,寫真題,整理考試重點和專題。
12月,二到三輪背誦,了解熱點時事,如近幾年的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
?
三、復試經(jīng)驗
2022年33人進復試,錄取27人,錄取比例為1:1.2。
復試由筆試和面試組成,各150分,最終排名由初試和復試的分數(shù)相加決定。
?
2022年采用了線上復試的形式,筆試在上午進行,面試在下午進行。
筆試的時間為2小時,考察范圍為考古學、博物館學和文物學,題目比較基礎,比起初試更具綜合性。
面試每個人時長6分鐘,分為思想政治、英語口語和專業(yè)課三部分,每部分各兩分鐘。我抽到的思想政治題涉及考研政治中的時政,英語涉及專業(yè)有關的簡單知識,專業(yè)課的問題比較籠統(tǒng),需要概括性地回答。
如果老師的表現(xiàn)冷漠,說明這是他們的面試策略,不要太過緊張。
南大復試不會壓分的,可能每個人都會緊張吧,一些覺得自己面試完蛋了的同學分數(shù)意外的高。
?
?
最后有一點專業(yè)課之外的建議:
備考時要注意勞逸結合,找到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不要跟著別人盲目地卷。
另,許多同學在備考的時候健康會出問題,因此記得作息規(guī)律,不要熬夜,不要久坐,注意休息。
?
祝愿你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績!
?
?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允許,不可轉(zhuǎn)載?。?/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