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 | 提高人生掌控力的14本書


這是一份樂觀生活的書單
給你帶來最實在的安全感——
有效努力的技能
面對人生困境的深度思考
1《具體生活》吳軍著

生活和生存,好像是兩種相悖的狀態(tài)。
為了過好的生活,我們希望努力的成果能盡快兌現(xiàn),但是偶爾急功近利和憂心忡忡會讓我們忘記怎樣讓工作服務于生活,怎樣平衡生存與生活的比例。
吳軍正是這兩方面的專家,他說:生活是具體的。在閱讀無數(shù)職場經(jīng)驗,工作技巧的書籍后,這本書像天平上的砝碼,撥平在忙碌中失衡的精神兩端。
他對生活的洞見和認知時常讓人覺得,好好生活靠得并不是速成,那些具體的興趣才是帶你擺脫復雜與糾結(jié)之事的良方。
在吳軍的講述中,看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如何互補,古典音樂與佳釀文化怎樣刺激感官,當抽象的品位與風范變成實際可操作的行動,生活的模樣和盤托出。
順遂與從容從來都是結(jié)伴出現(xiàn),老人常說,走得太快幸福就跟不上你,一口氣通讀本書后,我們獲得了對于生活更豐富的理解與更廣闊的視野,但這種快速閱讀又仿佛有悖作者的初衷,便吸引我再次從頭品嘗其中深意。
02《第3選擇:解決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美] 史蒂芬·柯維著

我的一個朋友昨天打來電話,說和新來的同事實在相處不來,沒有一個想法能達成一致,總在“到底是你的想法對還是我的想法對”上爭論不休,最后有感而發(fā):“真正讓你累的不是工作,而是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和工作方法?!?/p>
我建議他讀讀史蒂芬·柯維的《第3選擇:解決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
如果是第1 選擇是“聽你的”,第2選擇是“聽我的”,那么不論選擇哪一方,都要有一方做出妥協(xié)和犧牲。
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事沒有對錯之分,只有立場之別。
在這種情況下,作者認為第3選擇——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讓雙方都能從沖突中找到一條出路,才是最明智的。
說得再明白一點就是,沖突發(fā)生時,試著不要把“你”放在“我”的對面,而是把“你”和“我”放在一邊,把問題放到對面,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史蒂芬·柯維被稱為美國學界的“思想巨匠”,入選“影響美國歷史進程的25位人物”,是前總統(tǒng)克林頓倚重的顧問,世界500強中有75%的企業(yè)是他的受教者。
多年在沖突解決領域的研究和經(jīng)驗讓柯維相信,在妥協(xié)與沖突之外,每件事都存在第3選擇,每個人都有第3選擇的能力,而他總結(jié)出的這一心理模式“無論職場、戰(zhàn)場、會議室還是廚房都適用”。
03《戰(zhàn)略簡史:引領企業(yè)競爭的思想進化論》沃爾特·基希勒三世著

企業(yè)和人一樣,都會經(jīng)歷周期性成長。在一段時間的“高歌猛進”之后,不免會遭遇瓶頸期,甚至整個行業(yè)都會不約而同地陷入迷茫。
而最先“覺醒”的企業(yè)便有可能成為這一行業(yè)下個階段的“領頭羊”。
在美國商業(yè)作家及資深記者沃爾特看來,這股“覺醒之力”就隱藏在企業(yè)的戰(zhàn)略思想中。
在這本企業(yè)高層必備的案頭書中,沃爾特對麥肯錫、BCG、貝恩等知名的戰(zhàn)略咨詢公司在過去40 年間的戰(zhàn)略思考變化進行一一盤點,也討論了如波特、哈默和金偉燦等戰(zhàn)略知名學者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產(chǎn)生和進化。
今日世界正在從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邁向全面智能時代,人們不可避免地倚賴海量數(shù)據(jù)和大數(shù)據(jù)算法,很多企業(yè)忽視了戰(zhàn)略的意義和本質(zhì)。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濟進入下半場,同質(zhì)化競爭進入白熱化,越來越多高層開始將眼光放得長遠,以求可以從對未來的創(chuàng)想能力中找到解決當下困境的方法。
而這本書中提出的戰(zhàn)略思維,不管是對企業(yè),還是對個人都將充滿啟發(fā)。
04《梁冬說莊子:德充符 梁冬說莊子:大宗師》梁冬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遇到挫折打擊時,我們常常會向古人“尋求”幫助,期待得到一些穿越千年的“點撥”。在這其中,莊子的“點擊率”位居前列。
梁冬也愛讀莊子,更令人驚喜的是,他很善于將莊子他老人家“請到今天”。
“梁注莊子系列”的前三本里,梁冬分別解讀了“僅僅做個好人很危險”、“如何用小代價解決人生大難題”和“好的人生,就是把抱怨活成玩笑”三大人生智慧,輕松幽默,四兩撥千斤。
這兩本書中,莊子告訴我們,“智者向內(nèi)尋求力量”。
就像一個勇攀高峰的登山者,為了萬全之策,所以背負太多思慮,結(jié)果因為沉重的壓力反而沒有獲得登山的樂趣,甚至還可能半途而廢。
一個人如果能夠慢慢地發(fā)現(xiàn),他外在的相和他內(nèi)在的情只不過是一系列過往的習性造成的當下的錯覺、幻相的話,他也許可以將人生蛻變出一種嶄新的狀態(tài)。
在這個變化萬千的時代中,我們要學會繞過老師,向自然學習,打破對規(guī)則的迷戀,不受制于他人的眼光,才能做個有魅力有定力的人。
05《12堂魔力數(shù)學課》阿瑟·本杰明著

日本數(shù)學教育家米山國藏曾說,作為知識的數(shù)學,通常在出校門不到一兩年就忘掉了,然而那種銘刻于頭腦中的數(shù)學精神和數(shù)學思想方法,卻長期地在他們后來的生活和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這本書與其說是給大眾的數(shù)學課,不如說是遲來的思想邏輯課。
在美國哈維姆德學院的數(shù)學教授阿瑟·本杰明的眼中數(shù)學充滿了魅力:大自然中便可見斐波那契數(shù)列,《達·芬奇密碼》中蘊藏著黃金比例,冰激凌圓筒就是典型的排列組合,掌握了概率秘密就能在彩票和撲克牌中多一份勝算……
留心生活,便能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之美。
這本書不僅重新定義數(shù)學,更能讓你習得一份多維的思考方式。
06《狡猾的情感》埃亞爾·溫特著

做決策時,我們是不是經(jīng)常能聽到或是給出一句勸告:別太感情用事,沖動是魔鬼啊。
但沖動總是魔鬼嗎?憤怒、嫉妒、偏見這樣的主觀情感都會壞事兒嗎?
答案是,不一定哦。
決策研究領域、華盛頓大學終身教授埃亞爾·溫特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yōu)槭裁从星楦??如果情感總讓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在漫長的進化之路上,人類的情感為什么沒有被“淘汰”?
埃亞爾認為,情感并非進化中遺留下來的“毒余”,而是一種有效、復雜的工具,可以平衡和補充我們的理性面。
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適度生氣的狀態(tài)下,我們對爭議話題中的各種觀點究竟有無意義會有更加敏銳的分析能力。
理性和情感不是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在書中埃亞爾博弈論、心理學、進化論、行為經(jīng)濟學,用各種行為實驗告訴我們:適度的情感是可以讓我們的決策更加理性,重要的是學會掌控和利用自己的情感。
07《醒醒吧,老好人》托馬斯·德·昂桑布爾著

這書名,光看著就覺得震耳朵!
我們偶爾會陷入這樣的情緒怪圈,習慣性附和,從不發(fā)表相反意見,害怕做錯事,害怕給人留下壞印象,從而變得脆弱又敏感。
或許每個人身上都有老好人的一面。為了換取他人的認可、接納和表面的舒適而隱藏真實的自己。
這樣真的有用嗎?
本書作者師承世界級暢銷書《非暴力溝通》作者馬歇爾,他就曾經(jīng)是一位十足的“老好人”,在總結(jié)經(jīng)驗與案例之后,他認為,在尊重他人和尊重自我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才是最明智之舉。
長期忽略內(nèi)心的聲音和訴求對自己而言是一種情感暴力,身邊人疲于揣測自己真實心思,對他人而言又未嘗不是將暴力轉(zhuǎn)嫁他人。憋到內(nèi)傷不說,還導致溝通失敗。
友情提示:這本書里的每一個字都能穩(wěn)準狠地扎在“老好人”們的心上,醍醐灌頂,慎重閱讀。
08《猿猴的把戲:動物學家眼中的人類關系》[美] 達里奧·馬埃斯特里皮埃里著

從直立行走的那一刻起,人類便與猿猴分道揚鑣。在這本書里,我們處理人際關系時采用的策略,跟千萬年前猿猴的“把戲”如出一轍。
把兩只獼猴關在逼仄的籠子里,為防止爭斗它們會露牙和給對方理毛;兩個陌生人在電梯相遇,人類的化解方法則是閑聊和微笑。
獼猴猴王后宮佳麗三千,位高者憑借“裙帶關系”能獲得更多資源,底層的想要出人頭地,得搞點政治。
激吻示愛、酒席間觥籌交錯、新人避免被人排擠……
本以為自從與猿猴分支后,進化出了語言,孕育出了知識與文明,看完才發(fā)現(xiàn),人類只是“用文化和教養(yǎng)來美化和包裝自己原本玩得嫻熟的猿猴的把戲”而已。
著名靈長類學家達里奧通過研究動物,給我們提供了一種理解人性、讀懂人心的新角度。
他打通了實驗與生活之間的鏈接,驚嘆之余不禁讓阿信思考,經(jīng)歷千百年的進化,我們該改如何重新解讀自己。
09《掌控談話:解決問題的關鍵技能》克里斯·沃斯、塔爾·拉茲著

如何順利地與領導對話,討論一下升值加薪?
如何與同事高效溝通,暢通無阻?
如何與家人建立親密的關系,無話不談?
在有著FBI二十年職業(yè)生涯、世界著名談判專家克里斯·沃斯看來,我們在生活中的大部分溝通問題都是談判問題。
背后最核心的訴求就是:我想要。換言之,從對方身上有所得。
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分歧不可避免,懂得如何在這樣的條件下依然“有所得”,還不造成損害性后果,高超的談話能力至關重要。
在這本書里,作者通過FBI讓恐怖分子、毒販、冷血殺手就范的談判技巧,實踐展示在普通人身上如何奏效;還會指導讀者在日常生活和事業(yè)前途相關的重要談話中,如何取得主動控制權(quán)。
FBI談判領域的高手實戰(zhàn)檢驗過的談判精華,讓你可以通過掌控談話,擁有掌控生活的能力。
10《羅馬滅亡后的地中海世界》[日] 鹽野七生著

羅馬帝國一度是世界的文明典范,滅亡后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讓海盜肆虐,殺戮與征討不止。失去了“法”與“底線”的國度陷入了1000年的黑暗。
繼《羅馬人的故事》之后,鹽野奶奶對羅馬滅亡后地中海世界進行了別樣視角的解讀。
中世紀地中海生靈涂炭的狀態(tài),海盜需要負極大的責任,這也是作者選擇海盜作為這段歷史切入口的原因。圍繞著海盜展開的地中海歷史血腥混亂,鹽野奶奶卻沒有故意戲劇化,冷靜的講述方式讓這段歷史的魅力大增。
盛世之下的羅馬和平依靠的是領導人的策略,而從亂世到文明的絕地重生需要的又是另一種膽識,大國博弈,利益交織,讓這段不為人知的小眾歷史也驚心動魄。
看完后才知道,海盜視角的地中海歷史,因為資料稀缺,研究學者都少有接觸。鹽野奶奶卻敢于站在地中海中心地帶同時看向兩岸,讓歷史多角度呈現(xiàn)出鮮活完整的模樣,不禁又讓阿信確信,這是一套值得收藏的書。
11《贖罪》[英] 伊恩·麥克尤恩著

這本書被英國人列入“生命中最重要的書單”。
書中鋪陳的那些作惡與自罰,都源于人性的原罪,令人在閱讀時如坐針氈。
每個人都會犯錯,有些是轉(zhuǎn)念即忘的小錯,有些錯誤卻改變、甚至摧毀了他人的人生軌跡。這種罪像是西西弗斯的巨石,需要用一生背負與自贖。
《贖罪》無外乎也講述了這樣一個由于誤解、偏見、嫉妒,一念之下而做的惡,這種惡在動蕩的時代背景下催生出三段時代悲劇。
子女與家庭斷絕關系,戀人被迫分離失散,受害人嫁給強奸犯。
悔恨隨著時間如鉛塊般沉重,作惡的人用力彌補,讓命運重回正軌。
到這里故事仿佛走向套路,但是麥克尤恩在故事結(jié)尾用真相之外的真相為這場漫長的贖罪收尾。他打破幸福結(jié)局的美好想象,給了所有人真正的救贖。
人們難免犯錯,身陷不幸,麥克尤恩卻提供了一種可能的出口,給已定之罪轉(zhuǎn)機,讓命運之罰終結(jié)。這是讓我最為淚目的地方。
看本書之前不要看序言,也不要看改編電影,不然會被劇透。
12《老爸喬治的煩惱》馬克·哈登著

生活層層是坎,各有煩惱,你以為一個中產(chǎn)家庭的一家之主到了即將退休時就能安享晚年了嗎?
絕沒那么簡單。馬克·哈登把那支擅長描寫生活百態(tài)的筆對準了喬治。
喬治雖有自己“不聽不看不說”的知足秘訣,卻也抵擋不了來勢洶洶的中年危機:女兒二婚對象依舊是個混蛋;兒子交了男朋友;老友病逝了;妻子出軌了;而他怎么也不信自己得的僅僅是濕疹,癌癥的預感比什么都強烈……
生活重錘下原喬治說道,“有時候做狗也是一件值得羨慕的事?!钡亲鳛橹挟a(chǎn)階級的體面,他只有努力克制情緒,在失眠和跑步中死扛?!?/p>
這看起來是喬治一個人無解的煩惱,事實卻是,這場亂局中每個人都在其中糾纏,都有自己的業(yè)障因果。
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發(fā)展,到最后印證了書上那句:煩惱是天賜之物,意味可以認清生活的真相。
而這經(jīng)過探討與掙扎求得的真相,作者沒有給出任何解答,畢竟他們的自我探索與成長終歸是他們的,結(jié)尾巧妙的就像藥引,我們需要作出自己的選擇。
13《成年如謎》莎拉·安徒生著

工作后才發(fā)現(xiàn),成年人的難題太多了,長大和成年根本就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時間可以讓我們長大,但成年卻需要更多社會關系的歷練,但是不管如何努力習慣,用力成熟,內(nèi)心依然會有個小人在不斷地吐槽與自嘲,偶爾還會被暴擊。
就像這另成年人窒息的三連問:
“你有工作規(guī)劃了嗎?”
“你什么時候買房?”
“你什么時候結(jié)婚?要幾個孩子?”
這本書的作者莎拉把那些成年人經(jīng)常遇見的有點尷尬的生活難題,勾畫成四格或者兩格令人捧腹大笑的場景。
不得不佩服她對成年生活的捕捉能力,竟然能如此精準地與每一位讀者契合。
書里簡單又扎心的對話,意外帶給阿信一種正向的力量。原來用無畏的態(tài)度坦誠一次,面對難題大笑一次,也是成年生活重要的原動力。
即使,或許我們到了85歲也無法成年。
14《人體的故事:進化、健康與疾病》[美] 丹尼爾·利伯曼著

這是一個好的時代,人類壽命增長,醫(yī)療進步,更多的疫苗被研發(fā)出來,曾經(jīng)會危及生命的疾病已被攻克……這也是一個壞的時代,很多失配性疾病在流行程度和強度上出現(xiàn)了大爆發(fā),出現(xiàn)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接連幾位名人患癌去世的消息讓大家扼腕惋惜的同時也不斷追問:那些最有可能害死我們自己和所愛之人的疾病,我們該如何治療并治愈它們?
丹尼爾把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回溯到非洲的原始森林——在那里,人類從猿類分化出來并開始直立行走。尋根溯源,人類身體進化的故事里隱藏著問題的諸多線索。
他以進化的角度另辟蹊徑,詮釋人體健康與疾病的奧秘: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人體并沒有更加健康。我們代代進化的身體和我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并不相適應。
不過,從人體過去的故事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并應用到未來,更加了解身體,把控身體的節(jié)奏。這才是本書之于我們最大的意義。
泰普洛領導力簡介:
泰普洛領導力成立于2002年,以「喚醒組織潛力 賦能企業(yè)領導者」為使命,匯聚數(shù)位有國際化背景的資深顧問和實戰(zhàn)教練,依托CPI人才測評、人才盤點、企業(yè)定制化內(nèi)訓、高管教練、內(nèi)部私董會等業(yè)務組合拳,為企業(yè)提供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人才發(fā)展和領導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