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版的t34坦克,可最后敗給了豹豹,德軍VK 3002(DB)
同志們,在1943年夏季,庫爾斯克最為激烈的坦克戰(zhàn)中,德軍除了虎式坦克以外,首次投入了新式中型坦克“豹式”在這之前,考慮到之前所有的戰(zhàn)斗經驗,發(fā)現(xiàn)自身的坦克實力不足,應該改變后來的局勢,曼恩公司的豹式坦克設計變是其中之一,與此同時,奔馳公司也設計了另外一款類似的坦克,如果合適,將來也可以進入德軍裝甲部隊里服役,這個設計便是VK3002DB

VK3002項目于1941年冬季開始進行研發(fā)設計,另外其中一些項目隨后獲得批準,到那時,一些德國設計公司已經具備了某些特點的且有發(fā)展前途的坦克備選方案,但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隨著時間的變化 這些設計的開發(fā)被認為是不符合實際的,(因為那會設計,以及改造的坦克什么樣的都有),沒個統(tǒng)一規(guī)格,因此,在蘇德戰(zhàn)爭初期累計的經驗,德軍也與蘇聯(lián)的T34/76與KV坦克交手之后,因此決定放棄現(xiàn)有的項目,轉而創(chuàng)建新的項目(因為當時除了改造的突擊炮以外,123號坦克(3號初期)已經過時了,而四號坦克也換了長炮,雖然火力加強,但是四號坦克的火力提升也達到極限了,改不動了)。

在戰(zhàn)爭開始初期,蘇軍的t34坦克與KV坦克,自從德軍與它們交手之后德軍感覺到非常棘手,不但火力強大,而且都具有較厚的護甲和傾斜角度,炮炮打不穿,除了地面的88炮和天上飛的斯圖卡以外很難對付,這也讓蘇軍這兩款坦克能在當時幾乎免疫德軍所有的反坦克能力。

在上報給總部后,結果德國軍方對蘇軍的這兩款坦克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對t34坦克,這也導致了軍方下達了制造類似這種坦克的設計命令,1941年11月中旬,奔馳,和曼恩公司接受了這項命令,兩個項目名稱都被命名為VK3002,以便看兩家公司誰最后能夠拿出確定的產品。

根據基本設計的要求是,新坦克戰(zhàn)斗質量為30噸,裝甲厚度為40毫米,帶有傾斜角度,發(fā)動機功率不超過700馬力,坦克的速度能夠達到55km每小時的公路速度,為了提高越野能力,懸掛能夠使用寬履帶,在主要火力方面,坦克裝備一門長75火炮,用來直擊對方坦克。

有前途發(fā)展的坦克該項目設計持續(xù)了好幾個月 奔馳公司完成了其版本的樣車,在他們設計的原型車中,奔馳公司的設計師們使用了一些大部分不符合德軍坦克的特征,除了坦克的角度以外(這個沒法改,是必須設計的。)剩下的特征就如同和T/34坦克一樣,從外形上看,它就是一個放大版的,德軍血統(tǒng)的t34坦克

當時的斜面設計不但節(jié)省資源,也能增強坦克的防護力,但坦克的布局不符合德軍坦克的特點,因此有必要尋找新的替換方案。奔馳公司設計的方案幾乎就是翻版的t34,四個大直徑的負重輪,帶有彈簧懸架,發(fā)動機為奔馳MB507柴油機,沒錯,發(fā)動機也是柴油的。炮盾也為一個多邊形,武器為KWK42 75毫米坦克炮,炮口初速1120米每秒,發(fā)射次口徑穿甲彈在一公里可以擊穿150毫米的裝甲。輔助武器為兩挺MG34機槍。車組成員為5人,車輛長度為6米,寬3.2米,高2.69米,最大重量為34噸,設計上極速為56km每小時,航程195公里。

雖然第一種的樣車已經設計完畢,并且當時做了一個大號模型,用來展示車體的整體布局,軍方看到后研究了這個車型,但是最后,德三的領導人小胡子不喜歡這種設計。雖然小胡子一直很滿意奔馳的產品,不過這種設計小胡子不喜歡,但當時的公司與德三的軍工業(yè)發(fā)展是分不開的,希特勒依舊需要奔馳來完成產品,因此還得需要奔馳給德軍設計新項目。

而德國軍方更傾向曼恩公司的設計,VK3002M不像奔馳的產品,它看起來更加成功和有希望,專家們認為這種設計更加現(xiàn)代化并且有很大的改造潛力,更符合他們的技術需求,此外,這輛坦克看起來也不是蘇聯(lián)坦克的仿制品了。

最后根據規(guī)定,奔馳公司也開始組裝原型車,然而當時兩家公司的原裝配備讓不同意見的軍方左右為難,是選擇奔馳的?還是選擇曼恩的?在這尷尬的情況下,軍方組建了一個委員會,讓他們倆家公司比賽,看看誰最后獲勝。

然而委員會做出了最后決定,奔馳公司設計的VK3002DB無效,由于在設計布局上幾乎與t34一模一樣,被認為不符合德軍建設,而VK3002M獲得了冠軍,隨后建議進行大規(guī)模建設發(fā)展,(設計簡單實用的坦克,不行,設計讓后勤無比快樂的坦克,行。),可憐的的奔馳公司甚至最后連一輛原型車都沒組裝完畢,奔馳的領導人認為軍方的決定是不公平的,當然軍方也給他們機會改進坦克,主要改進是發(fā)動機和行走部分。

主要改進是放棄柴油機,建議給坦克尾部安裝一個化油器,底盤被重新設計,使用8個大直徑負重輪互相交錯(后勤,MMP,聽見沒),每組輪子都有單獨的扭桿,其他的設計保持不變,可是從新改進的設計再一次被曼恩公司的設計給打壓下去了,最后奔馳公司的設計被迫停止,從而轉到了其他設計上。

在1942年5月中旬軍方做出決定,曼恩公司進一步發(fā)展VK3002M的設計,這項軍方的命令也導致了豹豹坦克的出現(xiàn),豹豹成功的通過了部分測試,最后成為了德軍的主力坦克。然而在1943年初,小胡子不顧軍方與公司的勸阻,迫不及待的把新坦克投入戰(zhàn)場使用來扭轉攻勢,然而當初的測試還沒有徹底的實驗完畢,結果就直接匆忙的派向戰(zhàn)場,其結局可想而知。

在庫爾斯克戰(zhàn)場上,最早一批的豹式坦克表現(xiàn)的非常糟糕,這批豹豹沒有完成全部測試實驗就被小胡子派上戰(zhàn)場,結果有很多因非戰(zhàn)斗損失的豹式坦克,有一位軍官說到:我們收到了嶄新的200輛豹式坦克,但不要被它的外表騙了,使用起來效果很差 ,尤其是機械問題,看樣子就像是一個半成品,這些200輛坦克,就有131輛坦克處于待修狀態(tài),幾乎每天都有壞掉的豹豹,坦克成員著急也沒用,還有31輛完全報廢,最后只有38輛勉強參加了戰(zhàn)斗,這些豹式坦克問題也很多,比如在極速下,發(fā)動機會起火,爬坡的時候更是如此,發(fā)動機的聲響與濃煙都很大,坦克在快速轉彎時橡膠圈容易脫落,豹式的75炮無法與4號,PAK40的炮彈通用,彈藥補給存在問題,不過唯一不錯的地方是它的正面裝甲,和它的長長的75炮,使我們打退了蘇軍的數次行動。

雖說豹式坦克最初的表現(xiàn)并不好,庫爾斯克戰(zhàn)役結束后,根據軍方上報出來的毛病以后,對豹式坦克從新評估改進,在解決了絕大部分問題之后,豹式坦克的作戰(zhàn)能力也明顯提高了,并一直使用到德軍投降,直到二戰(zhàn)結束,法國人也裝備了一些豹式坦克,甚至豹式的一些布局還影響到了AXM50的身上


最后祝福同志們平安夜快樂,一生平安,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