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客》:出蜀中,行洛陽,塵土飛揚處,懸崖而勒馬

有人耗損大把年華,拼命狂奔在蜿蜒不平的泥濘之上,可依然迎來的是眼前的懸崖峭壁,是不公,是詫異,情緒堆積的一刻,坍塌了萬丈豪情,熱血難耐冷卻,陡然認清實情,藍天透出澄澈,白云空載俊逸。
《天涯客》到了55章,溫客行跟隨周子舒,離開了寫滿安樂無憂畢生難忘的蜀中之地,開始規(guī)劃路線策馬揚鞭向著洛陽迸進。
過去的日子,有心酸苦楚,有歡聲笑語,總留著惦記,日光曬上窗牖,到了告別昨日,周子舒和溫客行也可以揮一揮衣袖,不再扭捏地掛在嘴上念念不忘,那些不去輕易說出的,層層鋪在心底,勾勒出悠遠的意境。
“東都過處,繁華已老”,當年金杯玉翹,樓臺粉倚,周子舒眼見著盛景憑欄,少年志氣,皆成泡影,他摸出腰間一壺酒,搖晃來去,平生寄予沉醉,一壺濁酒喜相逢,如果不是這晃晃蕩蕩的灑脫,又怎么遇到今生知己,想想,這人生,其實虧也不虧。

有語道“話不投機半句多”,又言道“好漢不吃眼前虧”,周子舒在對付膩膩歪歪的溫客行時,可是深諳其道的,本來世間投緣者就甚少,很多不過是逢場作戲,表面功夫做得足,有時也對規(guī)避麻煩,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要一片赤誠獻溝渠,不要坦誠對小人,云里霧里,真假難辨時,倒不如退避三舍坐觀虎斗,要不然,張成嶺的席位,是那么容易得來的嗎?
每次,面對周子舒和溫客行的唇槍舌戰(zhàn),拳腳過招的難解難分,張成嶺都想找退路,他既在局中,又在局外的地位,讓他游刃有余在溫周慷慨擠出的縫隙里,只要周子舒嚴陣以待訓練他功夫,溫客行一定在身邊打勸。
溫客行寬松的教育,讓周子舒怒火直冒,可張成嶺每每都可躲過劫數(shù),成嶺原本是個不會變通的孩子,可在溫周身邊呆久了,許是受了溫客行的點撥,他于四面楚歌里,也學會了圓滑處世,圓滑在外,至誠打底,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笑傲江湖》里,高深莫測的獨孤九劍,優(yōu)在“無招勝有招”上。
而張成嶺小小年紀,也悟出“凡是能救命的招式,都是好的”這般道理,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要拘泥于行式,讓人猜到,就好比被人捏住把柄,捏住把柄,就好比周身大穴暴露,暴露弱點給心懷不軌之人,不是太危險了嗎?
古語說得好,“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意外之災,即使是再精妙,沒有預料到的,還是有逃生的希望,可若是存心不善,故意置人于險境,那就再無可幫可助可立的支點。
周子舒建立天窗效力朝廷,出于的是一腔宏圖偉愿和忠心俠義,雖然后來事與愿違如暗渡寒江,但他是無意中鑄成錯棋,他盡忠職守卻自認愧對四季莊出生入死的兄弟們,他懂懸崖勒馬,也知為時雖晚亦未晚,一番悔悟力,清洗了揚塵。
圖片:來自《天涯客》 作者:pri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