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必看】假如把你的emo挖出來看看

?
00:35
?- 沒有所謂“正確面對所有emo的通用方法”
- “一個人感覺合腳的鞋會夾痛另一個人的腳”(榮格《尋找靈魂的現(xiàn)代人》)。沒有通用的生活秘訣。
?
01:52
?- 【感性emo】【內傾情感】生活中偏好感性的人,平時很容易觸動情緒,設身處地的和他人共情,因此經(jīng)常需要花時間去梳理自己的感受,去分辨自己內心真正認可的到底是什么。
?
04:46
?- 【理性emo】【內傾思維】在生活中偏好理性的人平時都很理智冷靜,往往能夠精確地對事情做出分析,避免陷入太多主觀的偏見。
- 但是在一些創(chuàng)傷和壓力的情境下,“積極理性”所有的那種冷靜都可能會變成“消極理性”的一種絕望的冷漠,這往往是因為在他們的環(huán)境當中,缺乏真正理解他們的情感互動,讓他們難以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尊重,感受到自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反而因為感受而受到了很多的傷害。他們會因此開始對情感世界原來越抗拒和排斥,轉而投入理性的懷抱,將情感徹底地封鎖。他們通過邏輯和分析會去理解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去理解這個混亂的世界,去找到自己受傷的原因,以此來獲得一點自己的身份和價值感,擁有一點存在的證明,感受到一點點的安全。
- 而在分析后為了避免再次受傷,為了維持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能夠不被痛苦影響的這種超然感,會對自己做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叫做“剝離”,把容易受傷的情感部分像割肉一樣一點點地割下來、拋棄掉,只留下麻木的理性部分。因為只要感受不到的東西,就無法帶來傷害。
- 理性告訴他們,去相信、去依賴人,是一種不合理的、容易失控的行為。這種剝離會讓他們陷入深深的孤獨,因為當他們用理性向內審視的時候,他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一切似乎都缺乏意義和價值,沒有動力。從客觀來看,他們并不是不知道自己需要積極的視角,但是他們又在自我分析中得出結論說,維持現(xiàn)狀,才是最安全最合理的選擇。因為只有保持無所謂,才可以去面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痛苦,才不會因為失去而難過。但是最最令人心碎的竟然是這種信念竟然能帶給他們一點安全感和慰藉,讓他們破碎的心感到更加的舒服一點。
每個人都是兩者都有,我也是這樣,但我個人更多情境下傾向于后者些,因此理性emo部分寫得多。
媒介形式給思維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看視頻和字幕和看成段的文字帶給頭腦的思考和感受也是大大不同的,筆記還可以細細品味~感謝刷刷超專業(yè)的水準和超強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總能說到很底層、很精準的位置,共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