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智
?“是故說名大觀行師,亦復名為大哀愍者”。稱佛陀為大觀行師,這是表佛陀內(nèi)證的智慧;稱佛陀為大哀愍者,這是表佛陀度眾生的慈悲,佛陀是悲智雙運的。“能燒煩惱分別薪盡”,煩惱梵文是?kle?a,就是雜染,阿賴耶識雜染種子的雜染,分別造成的雜染。這里把雜染分別比喻成薪,就是柴火。佛陀以他的大悲心,可以把眾生心中的雜染分別——這堆柴火都燒盡,就是滅凡夫的分別,得菩薩的無分別。
?
“普入一切眾生心中,遍一切處,具一切智,永離一切分別事相?!?/strong>
佛陀融入一切眾生的心中。佛陀遍一切處,就是佛陀無所不在;佛陀具一切智,就是佛陀能夠知一切的法。
“永離一切分別事相”,佛陀遠離了一切的分別的事和相?!笆隆钡蔫笪?kriyā,詞根就是k?,虛妄分別的k?,所以“事”就是把似毛的影,誤執(zhí)為心外的毛的那個誤執(zhí)為?!跋唷钡蔫笪膌ak?a?a,就是外相,近義詞就是nimitta,就是由于分別而誤以為心外有事物的相。
正因為佛陀遠離了這一切的分別的事和相,所以佛陀才無處不在,具一切智,能夠融入一切眾生的心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