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芽之旅》和魯迅有什么關(guān)系?
《鈴芽之旅》和魯迅有關(guān)系嗎?有關(guān)系嗎?
有。
先提點外話。我的感覺是,《鈴芽之旅》像《深海》,后者是追求自我,找到自我的方向;而前者,更像是放下過去,堅定向前。
關(guān)于兩塊要石,其實象征著過去,中間不斷找要石的過程,就是找過去的過程。等到草太消失的時候,就像是因為過去,放棄了現(xiàn)在。在之后,玲芽去找回草太的過程,其實象征了她過去現(xiàn)在都想抓。等到她不顧一切沖向過去的時候,就像是頓悟了一樣,在過去和現(xiàn)在中選擇了現(xiàn)在。這時,玲芽是“有動搖”的選擇了現(xiàn)在,等到和過去的自己談話的時候,就是拋棄過去的不愉快,真心向未來。最后,以“小日子”的被拯救,進一步說明了現(xiàn)實的重要性。和那些未來與現(xiàn)在對比的作品(比如《三體2》)不同,新海誠反倒抓住了日本觀眾的特點(無希望,慵懶(沒有故意說(防杠)))來解釋,來給人以力量。想在lex的解說視頻里一樣,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覺得“劇情稀爛”的。對于這種人,如果成為主流,反倒應該感到慶幸。這里面很多的劇情都要靠過去的前十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的劇情聯(lián)系+腦補才能想出來,如果那種人成為主流,反倒代表著我們這代年輕人以現(xiàn)實和未來為主,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說完了之后,再講講整部電影的線索:小玲芽和大玲芽。關(guān)于這一點,我恍惚有一種面對小魯迅和大魯迅的感覺。小魯迅和大魯迅之間,存在的是過去的回憶,最后還是把過去的小魯迅給放下了(當然,想對父親的愧疚仍然在),而小玲芽和大玲芽,也是這個關(guān)系,玲芽最后開始讓過去消逝,正是現(xiàn)實的草太給的動搖。就跟魯迅在《五猖會》里面講的“別的全部忘卻”但“只有背誦《鑒略》這一段,卻還分明如昨日”,沒有對父親但行為再說什么,只是記憶而已。
所以,我還找了一下,《鈴芽之旅》的背景,是2011年的仙臺地震。但是,最巧的是,日本魯迅的雕像,就在仙臺。

關(guān)于中間的在東京的一部分劇情,有相當一部分在河邊,“不巧”的是,日暮里車站,就在旁邊不到1.5公里的地方。

這說是巧合很難解釋啊。可能魯迅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寫作手法會用在當今的動畫電影上,還致敬了他。
剩下的,解析里都有,劇情也不多解釋了,就是講講特別的幾點。(感覺這部電影挺有特色的)隨便貼一個百度搜到的解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838653632275412&wfr=spider&for=pc
(現(xiàn)在提前讀高中,算是百忙之中休息一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