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皂的硬度和耐用度是不是一回事?

使用手工皂的時候,沒有人喜歡摸起來很軟,拿起來像一團泥一樣的皂吧?還有人反映說皂放在衛(wèi)生間里,表面很濕,很粘,軟化得厲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買來的時候皂也挺硬的呀,為啥就經(jīng)不起使用的考驗?zāi)兀课疑险n也講要從這些不同的方面來判斷手工皂的好壞,到底硬度和耐用度是不是一碼子事?
?
其實硬度指的是皂在沒使用時的堅硬程度,可以用INS值來判斷,每種油脂都有自己的INS值,越大,做皂越硬;而耐用度指的則是皂在水中使用時的耐用程度,或者叫做不易軟爛性,二者不應(yīng)混為一談。
?
還是那句老話,皂是要使用的,不是看的,使用皂必須要在水里用,所以硬度可以靠INS值大一些或者晾皂時間久一些,就能很好地顯示,但是下水后的耐用度主要跟皂的配方中油脂所包含的脂肪酸溶點有關(guān)。一般自來水的冷水溫度大概是攝氏25度左右,洗澡水溫度大約是攝氏38-40度,當皂里的脂肪酸溶點低于這個溫度就會逐漸溶化,所以在設(shè)計配方時,應(yīng)將整體的脂肪酸溶點考慮進去。
?
下面是油脂中的各種脂肪酸的溶點介紹:
月桂酸?攝氏44度
肉荳蔻酸?攝氏58度
棕櫚酸?攝氏63.5度
硬脂酸?攝氏72度
油酸?攝氏12度
棕櫚油酸?攝氏0.5度
蓖麻油酸?攝氏5.5度
亞麻油酸?攝氏-5度
次亞麻油酸?攝氏-11度
這就是說各種脂肪酸,在以上的這些溫度之上就會溶化。那些飽和脂肪酸,如上面前四個的月桂酸、肉荳蔻酸、棕櫚酸和硬脂酸的溶點較高,而不飽和脂肪酸,后四個的油酸、棕櫚油酸、蓖麻油酸、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的溶點較低。以油品的脂肪酸組成來說,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軟油則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因此在設(shè)計配方時,要有適當比例的軟、硬油比例,也就是要考慮到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搭配,才能兼顧肥皂在各方面的特性。
?
就耐用度來說,飽和脂肪酸起的作用很大,所以硬油在配方中要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你用純軟油或軟油比例過大做皂,可能還是要忍受容易軟爛的狀況。不過,一般皂師做皂時,并不需要去仔細研究算出配方的脂肪酸溶點,只要掌握住大原則就行了。
?
摘自公眾號:愛做手工皂。